•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 上海边检总站全力迎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上海边检总站全力迎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时间:2018-06-20 22:15:13  来源:中新网上海  作者:

    中新网上海新闻6月17日电(王蒙 李婷 陈静)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各项筹备工作也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

    为切实做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边防检查和安保工作,上海边检总站近日召开了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边检和安保工作推进会,围绕入境口岸管控、重要贵宾边检礼遇、口岸顺畅通关等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同时在上海口岸的各个边检执勤现场开展了“迎进口博览会,创文明示范窗口,树上海服务品牌”倡议动员活动,全力擦亮出入境通关“国门名片”,全力以赴为进口博览会提供高效的出入境通关服务和保障。

    在服务通关中,不忘初心服务出入境旅客

    翻开历史的尘封,上海边检总站的前身是1952年华东军政委员会在上海组建的“上海边防检查站”,从成立到现在,先后历经公安部队、解放军、武警、公安等多次体制变革。

    1998年,为适应改革开放需要,根据国务院的批复文件,上海边检总站正式成立,从武警边防现役部队转制为人民警察队伍,隶属公安部垂直领导,实现了职业化改革。

    1998年至2017年,上海边检总站共检查出入境人员4.1亿人次,检查出入境交通运输工具310万架(艘、列)次。2017年,上海口岸出入境人员达 4375 万人次,是1998 年的11 倍。浦东国际机场口岸出入境人员已连续 15年位列全国空港口岸第一;上海邮轮口岸出入境人员首次突破 400万大关,稳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上海港成为全球首个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4000万标准箱的港口。

    在这张耀眼的成绩单背后,是上海边检总站坚持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深化工作理念转变和定式养成,不断提升工作效能,不断改善边检通关“大环境”,不断提升精细化水平。

    1998年以来,上海边检总站在机场口岸设立“中国公民入境通道”,大幅提升中国公民通关效率,极大地增强了中国公民的荣誉感;实行“打前站”邮轮验放模式,实现旅客“零等待”入境;在海港口岸增设办证点,方便船舶公司、代理人员就近办理边检手续,实现边检通关“零等候”。同时,上海边检总站先后研发了网上预约办证系统、临时登轮证件自助打印系统、“出入境记录凭证自助打印”等自助服务终端,为广大出入境人员提供了更为全面丰富的边检通关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公安部和国家移民管理局出入境便民利民措施的推行,上海边检总站主动向科技要警力,深入推进“智慧边检”建设,在上海口岸共建设150余条自助通关通道,实现了出入境人员“拍拍证、刷刷脸、按按指纹”就可以自助办理出入境边防检查手续,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欢迎,进一步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据统计,2018年以来,浦东国际机场口岸使用边检自助通关出入境的旅客日均超过3万人次。而在6月12日,浦东国际机场举办的“IATA白金机场”、“上海品牌”双认证发布会上,上海边检总站也以推出边检自助通关服务成为“上海品牌”的参与者、见证者和实践者。

    此外,考虑到参加此次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外国参展商数量庞大,届时不少参展商将是首次来华,上海边检总站特别加强“百人外语志愿服务队”的培训,将为广大出入境旅客提供政策咨询、通关帮扶等多种志愿服务。

    在国门守望中,兢兢业业守护“国家大门”

    作为展示中国风范、中国形象的“国门名片”,上海边检总站也是一道无形的国门屏障,而守护国门安全始终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对此,上海边检总站紧紧围绕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大局,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守对党忠诚、严守国门的誓言,践行服务人民、顺畅通关的使命,积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聚焦国际反恐、海外追逃、打击非法移民等边检领域热点,依法加强出入境边防检查工作,坚决为祖国守护好“大门”,确保了上海口岸的安全和稳定。

    上海边检总站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八方来宾的安全顺畅通关保驾护航,为国家大事盛事贡献力量,先后圆满完成APEC峰会、奥运会、世博会、G20峰会等重大赛事、会议、活动的边检安保任务,查获各类违法违规案件近万起……

    诚然,上海边检总站用坚定不移的忠诚之心和无畏无悔的辛勤汗水守护国门安全,铸牢国门防线,同样也离不开科技强警这双“现代化翅膀”。近年来,上海边检总站转变理念,深化改革创新,主动适应人工智能的新时代,大力提升科技防控能力,加强部门协作和资源共享,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将前台查验和后台核查无缝串联,强化关口前移、源头防范、精确预警、信息共享,有效提升了口岸管控水平。

    如今,上海边检总站在口岸执勤现场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证件真伪鉴别设备,各类伪造的证件都会在它面前显出原形;人身检查有了全息3D安检,利用毫米波的反射作用,对人体表面与所藏匿的物品区别成像,能检测出金属、塑料、陶瓷、橡胶、纸张及粉末等;700余个“鹰眼”覆盖了上海口岸所有的边检执勤岗位,整个上海航行水域情况尽收眼底;便携式船舶梯口管理系统,能对二代身份证、含电子芯片长期登轮证及含二维码身份信息证件的真伪作出识别。

    在深化改革中,全力以赴助力“五个中心”建设

    步入新时代,从东海之滨的洋山深水港到吴淞口的炮台湾国际邮轮码头,再到全国最繁忙的浦东国际机场口岸……上海口岸每天迎送着11万人次出入境旅客。上海边检总站紧紧围绕长三角协同发展、“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建设等重大战略,主动谋划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政策新措施。

    在政策方面,上海边检总站始终坚持先行先试,在全国率先试行 24 小时直接过境旅客免办边检手续政策,有力提升上海航空枢纽港的国际竞争力。先后积极推动 48小时、72小时、144 小时符合条件的外国人过境免签政策率先在上海落地,过境免签时间不断延长,适用口岸类型更加全面,人员停留区域不断扩大,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积极贡献力量。主动参与和推动上海邮轮经济发展,在全国率先开展邮轮检查改革试点,简化外籍邮轮出入港手续和船员临时入境手续,推出对随原邮轮返回的中国内地居民免盖入境验讫章、“邮轮便捷通关条码”等新举措新制度,实现中国籍旅客入境3秒通关,打造邮轮通关“上海速度”。

    下一步,上海边检总站将立足长三角区域警务一体化,扎实做好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环沪安保圈的边检安保工作。同时继续推动科技应用与边检服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擦亮“服务之窗”,展示“国门名片”。一方面,继续优化邮轮查验流程,争取率先实行“非接触、不停留、无感知”通关模式,为全国邮轮边检通关管理提供“上海方案”。另一方面,根据空港口岸业务发展需要,将公务机、货机有关业务申报工作纳入“上海单一窗口边检许可服务平台”中,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需求。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