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 世界技能大赛给上海带来了什么? "当工人,越来越有吸引力"
  • 世界技能大赛给上海带来了什么? "当工人,越来越有吸引力"

    时间:2018-06-14 22:06:15  来源:东方网  作者:

    原标题:“当工人,越来越有吸引力”

    东方网6月14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世赛上海首位金牌选手杨山巍和世赛形象大使王军在接受本报记者现场专访时,几乎给出了相同的答案―――“当工人,越来越有吸引力!”

    他们的感受,源自于技能真实的魅力所在,它可以让一位普通人事业得以进步、社会地位感得以提升,人生价值得以完全释放。

      杨山巍:真正有了成就感

    “学技能,真的可以走出一条不一般的路。”杨山巍感触地表示。在现场,他穿着的还是那套熟悉的44届中国代表队队服,不过身份已经从“选手”变为了“参观者”。

    2017年10月19日晚,年仅20岁的杨山巍身披国旗,在阿联酋阿布扎比登上了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的冠军领奖台,体会到了为国争光的荣耀感。

    2年前,他的同学罗良在第43届世赛中摘得银牌,不仅成为当时上汽集团技术中心最年轻的钣金技师,更成为中专毕业生落户上海的第一人。

    走出赛场的杨山巍,与罗良一样落户上海,入职上汽集团,成为一名样板车技师。“两扇车门之间的间隙,有时会出现上下不一致的情况,有些地方的工人觉得只要不影响使用就不要紧,但在我们这里就是不行,相差0.1毫米都不行。

    最让他有成就感的,还是看到一名新时代职业工人的能量在何处,“我现在可以运用自己的能力指导一条生产线的工艺水平。原来,一名工人发挥的能量并不仅是自身,他甚至可以影响和带动生产技术的更新升级。”

    王军:高技能人才未来很抢手

    “上海,已经开始布局2021年世赛选手的培养。”王军告诉记者,让他这位“顶尖工人”近年来感触较深的是,伴随着技能大赛热度不断提升,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转变对工人的传统印象。

    工人,就是“大老粗”,就是待遇低的群体代表?王军表示,这些年来,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少,而崇尚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氛围则开始升温。

    王军表示,当工人会越来越有吸引力,高技能人才未来一定是“抢手货”,“中国制造业要成为中国的创造力,要依靠每一位工人,每个人一点点的积极改变,继而形成递增效应。”

    王军认为,技术工人在自己的岗位上一定能创造出“舞台效应”,“年轻人就是要有激情,有劳动的激情、有创造的激情,只有技能才能产生价值,才能推动社会发展。”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