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 第十届陆家嘴论坛今早开幕 看看大咖们都说了啥?
  • 第十届陆家嘴论坛今早开幕 看看大咖们都说了啥?

    时间:2018-06-14 22:01:18  来源:东方网  作者:

    原标题:第十届陆家嘴论坛今早开幕,看看大咖们都说了啥?

    据上海发布,今明两天,全球财经界精英汇聚浦江之畔,探讨“迈入新时代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在今天上午的开幕式暨全体大会上,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发表主旨演讲,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致欢迎辞。

    他们提出哪些重要的论点?快往下看↓

    上海市委书记

    李强

    上海具有强大的金融基因

    金融是上海发展变化中最活跃的因素、最引人注目的标识,上海这座城市具有强大的金融基因,上海发展金融具有独特的禀赋优势。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今天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建设强大的金融体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打造与我国经济实力、与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这个重大的使命和任务,历史性地落在了上海的肩上。

    改革开放始终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不竭动力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中央交给上海的光荣使命,是重要的国家战略,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入蹄疾步稳、全面发力的新阶段。“沪港通”、“债券通”、黄金国际板、原油期货等相继启动运行,“沪伦通”将开通,国内首家金融法院在上海设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全球中央对手方协会等国际金融组织先后落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不断打开新局面。与改革开放相伴而生并从中汲取不竭的动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展现出广阔前景。

    加快推进新时代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正在掀起澎湃热潮。上海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中央的决策部署,迅速行动,提出了六个方面扩大金融开放、争取先行先试的具体举措,并正在推进相关项目落地。国家扩大开放的政策举措,对海内外金融机构来说,是重大的发展机遇,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来说,必定注入蓬勃的发展活力。上海愿与海内外的有识之士一道,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大潮中,乘势而进,奋发作为,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一是着力打造扩大金融开放的新高地,二是着力构筑金融改革创新的新平台,三是着力形成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新能级,四是着力构建金融良性发展的新生态。

    深化长三角地区金融合作,推动区域金融改革创新

    上海将在长三角地区深化金融合作,推动区域金融改革创新,实实在在抓好几件重点事项:

    ①推动上海期货交易所与浙江自贸试验区合作建设油品交割基地,加强期现对接,共同建设多层次油品交易市场;

    ②推动上海证券交易所服务基地建设,搭建企业上市服务咨询平台,支持优质创新型企业在沪上市;

    ③支持长三角地区发债主体来上海发行债券,支持设立各类产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

    ④围绕全国首个信用建设区域合作示范区的目标,推进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和开发利用,建立重点领域跨区域联合奖惩机制,加快建设“信用长三角”。

    我们将通过三省一市的共同努力,打造功能互补、优势叠加、特色鲜明的长三角金融集聚生态圈,并以此助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易纲

    继续支持上海金融在对外开放方面先行先试

    人民银行一直高度重视和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下一步人民银行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采取有效措施,继续支持上海在金融对外开放方面先行先试:

    ①坚持市场驱动的原则,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支持上海创新和试点人民币跨境业务和产品,发挥好大宗商品人民币定价结算功能。

    ②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支持上海先行先试外汇管理改革,拓展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账户功能,推进资本项目管理便利化和可兑换;

    ③进一步健全金融市场和金融服务。今后将在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交易的便利程度和效率、法制和市场环境、交易的托管清算等基础设施方面加强建设,进一步发挥上海的市场功能,使上海成为全球的金融中心和市场中心;

    ④未来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主线是按照国民待遇原则逐步放开股比限制和业务牌照限制。鉴于上海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许多外资银行、证券、保险、投行机构在考虑未来全球布局时,都把上海作为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重点;

    ⑤继续引领金融科技发展方面,上海也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

    金融业如何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金融业应如何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可从3个视角来看:

    ①金融机构要考虑覆盖小微企业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用不同的金融服务适应小微企业的发展;

    ②让正规金融成为小微企业融资的主力军,民间融资是重要补充,使得小微企业融资加权平均成本下降一些;

    ③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内在动力,调动金融机构的积极性,让他们更积极主动地为小微企业贷款、服务。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

    郭树清

    及早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防止生成系统性金融危机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接领导和指挥下,我们展开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一系列战役。在工作实践中,有以下几个方面体会较深。

    ①底线思维,防患未然,把可能的风险和挑战想得更深入一些;

    ②稳定大局,逐步加严,充分考虑机构和市场的承受能力;

    ③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④区别对待,分类施策,根据不同领域、不同市场的金融风险情况,采取差异化、个性化的办法;

    ⑤抓住时机,攻坚克难,勇于直面问题,敢于碰硬、善于碰硬,把握时机,主动出手,及时消除隐患。

    ⑥标本兼治,依法规范;

    ⑦回归本源,服务实体;

    ⑧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⑨党的领导和群众路线。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必须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金融改革发展正确方向,并服从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着力解决一些领域滞后的问题

    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征程上,需要着力解决一些领域滞后的问题,加强薄弱环节。当前需要优先考虑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加快企业结构调整,建立健全企业、银行、政府各方责任共当和损失分担机制;

    ②妥善处理企业债务违约问题;

    ③大力推进信用建设;

    ④努力解决违法成本过低问题;

    ⑤合理把握金融创新和风险防范的平衡;

    ⑥加强机构投资者队伍建设,持续培育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理念。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

    应勇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

    陆家嘴论坛是上海学习借鉴国际经验、增进金融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见证和推动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不断向前。上海金融中心的开放度不断扩大,已成为外资金融机构在我国的主要集聚地。上海金融中心的功能不断完善,已成为全球金融市场体系最为完备的城市之一。上海金融中心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股票、期货、外汇、黄金等金融要素市场交易量位居世界前列。

    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当前正处在最后的冲刺阶段

    我们要率先落实、加快落实、全面落实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提出的一系列对外开放重大举措,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续写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新篇章,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要着力探索金融改革开放的“上海经验”,着力扩大金融市场体系的“上海影响”,着力打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上海品牌”,着力形成金融生态环境的“上海范本”。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

    方星海

    加快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

    不断提高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

    证监会加快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不断提高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已陆续发布了试点创新企业股票或存托凭证发行交易、上市监管、信息披露以及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等配套制度规则,正式启动了试点工作。推出存托凭证这一新的证券品种是我国资本市场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创新。不断完善沪深港通规则制度,扩大标的股票范围和每日额度,沪深港通业务规模持续稳定增长。今年以来,期货市场对外开放迈出实质性步伐,原油、铁矿石期货顺利引入境外交易者,交易量和持仓量稳步提升。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紧密相连,金融业的持续扩大开放将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现在是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在上海形成万商云集局面的大好时机。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