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 汉代"化妆盒"长啥样? 珍贵漆器入藏上博 有助研究雕漆起源
  • 汉代"化妆盒"长啥样? 珍贵漆器入藏上博 有助研究雕漆起源

    时间:2018-06-13 16:23:05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钟菡

    原标题:珍贵漆器入藏上博,有助研究雕漆起源 汉代“化妆盒”长啥样?

    剔犀云纹圆盒。(资料)

    “李汝宽家族捐赠漆器仪式”昨天在上海博物馆举行。华人收藏家李汝宽的长子李经泽携家人向上海博物馆捐赠的漆器是拳头大小的一件“剔犀云纹圆盒”。

    这是一件汉代至三国时期的漆盒,也是目前所知存世最早的雕漆实物之一。它早年曾在日本、中国香港等地展出,著录于日本东京松涛美术馆1991年出版的 《中国的漆工艺》、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1993年出版的《中国漆艺二千年》等书。故宫博物院漆器专家夏更起在《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元明漆器》导言中也引用了这件漆器,认为“从其造型、漆色、纹样及银扣等方面看,很具汉代特征。”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表示,这件圆盒虽小,但在漆器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对探讨雕漆的起源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这件漆盒的收藏经历可谓一波三折。李经泽介绍,这件漆盒是古代女性化妆用的,一套四件,或装粉,或装胭脂,一起盛放在妆奁里面。在唐代、宋代发现的妆奁文物中,也有类似的四件漆盒。50年前,李经泽在香港先后买了两件这样的漆盒,之后又在纽约买了两件,正好凑成一套,卖给他的是同一个人。但遗憾的是,纽约购买的两件漆盒在乘坐飞机时丢失,至今未能找到,另外一件则在家中遗失。他苦笑着说,好在能给这剩下的最后一件漆盒找个好地方,让它能有个好归宿。

    这件漆盒用于支持上博即将举办的中国历代漆器艺术展,以补充展览中某些门类早期展品不足。今年11月,上海博物馆将举办《千文万华:中国历代漆器艺术展》,选取上海博物馆藏历代漆器200余件,并借展国内其他几家博物馆的若干重要漆器藏品,分门别类加以展示。李氏家族于2001年捐赠的“明永乐戗金八宝纹律师戒行经第一卷经板”,也将在今年漆器展览中展出。

    李氏家族曾多次向上博无偿捐赠文物。最近的一次在今年3月,李氏家族运回两批西域艺毯共计90件,为上博的文物收藏增添了一个新门类。

    中国是漆器的发源地,早在7000年前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就有漆器出土。漆器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又一重大贡献,以其品类之多、工艺之精、用途之广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史中的鸿篇巨作。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