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 从《品德与社会》到《道德与法治》 小一生的课堂有什么变化
  • 从《品德与社会》到《道德与法治》 小一生的课堂有什么变化

    时间:2018-05-24 16:25:09  来源:解放网  作者:杨青霞

    原标题:小一生的课堂发生了什么变化?

    适存小学学生在“让我自己来整理”公开课上踊跃讨论

    长宁区适存小学一堂《道德与法治》的公开课上,一(1)班的孩子们聚精会神地盯着大屏幕观看一则短视频。视频里,一间干净整洁的房间里,玩具和闹钟等物品整齐地摆放在应有的地方。

    这堂课就叫“让我自己来整理”,是《道德与法治》全国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第11课。适存小学叶菲老师正在为孩子们授课,通过观看视频、图片、道具等多元化的方式,激发孩子整理的欲望。

    新课程

    一堂“整理课”隐含大用意

    去年9月1日开始,教育部统编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在全国所有地区初始年级投入使用。义务教育阶段原品德课调整为《道德与法治》,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治教育、国家主权意识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主题内容,并专门设置了中国梦、总体国家安全观等专题。

    在适存小学的这堂公开课上,叶菲老师准备了很多小道具,有文具用品、图书、玩具等,它们被老师称为“小伙伴”。

    “这些小伙伴的家在哪里呢?”叶菲老师提问后,孩子们进行了分组讨论。“铅笔应放在铅笔盒和笔筒里”,“字典应放在书桌上”,“玩具应放在玩具箱”……讨论中,孩子们十分踊跃。几分钟后,讨论完毕,每个小组根据讨论结果,动手将“小伙伴”送回家。

    一名男孩将一本书拿起,开心地放进了书包,几个女孩手拿着娃娃放进了玩具箱内,还有孩子分别将文具用品、玩具、图书归类整理到书桌、玩具箱、书柜中。

    课堂临近尾声,叶老师给孩子们布置了作业,给每人发放“点赞表”,只要孩子们每天坚持整理自己的房间,就能在“点赞表”上点赞,坚持一周就能换一个“整理小达人”印章。“这样的方式不仅能让孩子每天坚持整理自己的东西,还考验了孩子们的诚实度。”

    “让我自己来整理”从不同的情境辨析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通过实践体验,学习整理生活用品的基本方法,体验自我管理的成就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背后还隐含了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是尽家庭责任的体现。”叶老师说道。

      让手中的小风车动起来

    建青实验学校的程诗卉老师手拿着一把伞,走到学生面前,轻轻地将伞打开,然后收起。而孩子们在这一拉一收的过程中,感受到有一阵风传来。每个孩子的手中都有着一个小风车,老师通过刚才的小实验让孩子们自己思考,如何能让手中的小风车转动起来。

    程诗卉老师带给小一生的,是一堂《风儿轻轻吹》。课堂中老师也用了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孩子自己思考问题,通过动一动、想一想的方式来寻找答案。几分钟的小组讨论后。一名男孩举手告诉老师,“我可以用垫板让小风车转动起来”。男生一只手拿着小风车,另一只手拿着垫板用力地煽动,可能角度和力度问题小风车只是微微地动了动,老师手把手地将小男孩的姿势重新调整后,小风车快速转动起来。

    其他孩子看完,也跟着小男孩的动作,用垫板煽动小风车。此时课堂上几十个小风车飞快地旋转。另一名男孩还想到了用跑步的方式让手中的小风车转动。

    程老师的课和叶老师的课一样,都是通过实践体验,从看一看、说一说、听一听、做一做等四个方面进行。课堂中老师不断地引导孩子,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发现和观察,思考问题,寻找方式和答案。

    新理念

    用评价促进孩子更好地学习

    如何把握新教材?老师们都是刚接触新版《道德与法治》,除了书本,没有案列和材料可参考。

    上海市小学品德与社会特级教师、长宁区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季晓军领衔的市级团队,从2017年4月开始聚焦“对品社课程标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不熟悉”、“新教材的目标、内容、结构特征不了解”等课程实施中的现实问题,对《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等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

    “《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综合性德育课程,将培养具有爱心、责任心和法治观念,具有良好品德,文明行为习惯的儿童作为课程目标,因此不能也无法通过一场考试给学生打分定性。”季晓军老师说:“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实施评价,应充分重视增值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多主体评价,教师应更关注描述性语言评价,用评价来促进孩子更好地学习。”

    在未使用《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之前,上海使用的是《品德与社会》课本。建青实验学校教研组教师在研读《上海市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理解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将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和谐统一与个性化、差异性的发展作为评价的出发点,贯穿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建青实验学校《道德与法治》教研组组长朱艳表示:“评价不能仅在学习结束后进行,必须伴随于教学全过程,既要有总结性评价,更要注重过程性评价。与学生行为规范评定、少先队员争章活动、校外实践、特色课程融合。而评价也是通过多种方式,比如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家长评、甚至是校外实践课程,让社区人员来评。”

      “教材”逐渐转化为“学材”

    通过不到一年的时间,老师们逐渐发现,《道德与法治》课程更关注学生当下的生活,引导学生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道德与法治》主张让儿童通过在情境问题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逐步提升辨别美丑、分清是非的能力。让学生在情境中,“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用自己的身心去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分享、互动、争论、合作中建构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形成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

    比如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更为关注有效活动的设计,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展认知能力,增强情感体验,实现意志选择和实践感悟。再如教材观的转变:教师不再仅仅是教材的忠实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创造者,“教材”在教师的眼里逐渐转化为“学材”,成为学生的学习资源和引导学生活动的线索。还有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由过去“静态地听”转变为“动态地学”。

    《道德与法治》呈现和引领新的学习方式,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更加深入地、有意识地渗透在各个主题活动之中,引领儿童形成习惯动脑动手,培养儿童的思辨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