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 行人过街专用绿灯亮相上海后,“人车矛盾”完美解决了吗?
  • 行人过街专用绿灯亮相上海后,“人车矛盾”完美解决了吗?

    时间:2018-05-22 15:13:53  来源:上海大调研  作者:

    原标题:行人过街专用绿灯亮相上海后,“人车矛盾”完美解决了吗?

    在人流车流密集的路口,车主和行人常常各有怨言。

    本文图片均来自微信公号“上海大调研”

    车主说:路口行人绿灯时,自己虽按照法律可以右转弯,但络绎不绝的行人却让车根本无法动弹。特别是随着公安交警部门对于车辆不让行行人这一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大,只能常常感叹“没法开车”。

    而对行人来说:有时右转车辆过多,等一波车过去了,灯也变红了……这样人与车的矛盾是否“无解”?

    上海公安交警部门经多方走访调研,试点推出了一个“人车分离”的办法,目前在11个路口设置交叉口行人过街专用相位信号灯:即行人绿灯亮起时,路口四面车辆全部停止,行人可直行或斜线穿越路口;一旦行人红灯亮起,路口车辆依序通行,行人则不得再通过路口。

    具体是怎样试行的?这样的做法对行人和车辆是否都提高了通行安全和效率?有没有衍生出新的问题?

    跟一般路口的信号灯运行方式不同,南京西路、常德路路口在原来两个机动车信号灯相位的基础上,新设置了一个行人过街专用相位。以前是“人随车动”――同向的行人信号灯跟着机动车的信号走;现在是让行人和机动车在各自独立的时间段内通行,避免人流和机动车流的交织。

    让人车“分离”通行,真的消除人车冲突了吗?变化还是有的。

    如今经过南京西路、常德路路口的市民发觉,以前常见的转弯车辆与行人冲突的场景并未出现。地上多了两条对角式斑马线,以前行人到达路口斜对面需要走“L型”路线,过两个路口的斑马线,现在只要沿对角斑马线一次过街就能实现。

    有市民认为通行效率提高了。

    “虽然现在过马路等红灯的时间变长了,但过马路比以前安心很多,不用再想着会跟转弯的机动车发生冲突。”在南京西路上班的白领陈小姐感觉这一路口的行人通行秩序明显改善。

    位于浦东八佰伴附近的张杨路、南泉北路路口,因路口靠近商业中心,人流密度大,行人和车辆冲突严重,原先人与车的通行效率都较低。公安交警部门在此设置了行人过街专用相位,并漆画了对角线式横道线,行人和车辆通行完全分开互不干扰,行人过街时不必担心车辆碰撞,还能沿对角线通行,比起过去需要两次穿越马路,效率提升了不少。

    不过,也有市民认为并不方便。

    市民严先生说,“交叉口行人过街专用相位”虽然看起来行人可以从“四面八方”过马路更加方便,但原本一个信号灯周期就可以过马路,现在变成了两个信号灯周期,其实延长行人等候时间,“对于原本需要两次过街到达马路斜对面的行人来说,耗时与之前相当;但只需直接到达马路对面的行人来说,耗时其实翻了一倍。”

    一些驾驶员也表示,“人车矛盾”的关键还是守法问题,希望交通管理部门加大对行人、非机动车违法的管理力度,“这才是根本之策。”

    交警部门通过调研也意识到,这个专用信号灯并非每个路口都适用。

    当路口行人过街流量远低于机动车流量时,因为信号周期延长了,行人红灯等待时间更久了,机动车有效通行时间降低了,路口整体通行能力降低。

    交警部门介绍,设置交叉口行人过街专用相位需要具备一定条件:“一般设置在行人密集、过街需求大的商业区域(应为平交路口),且高峰时段路口原有流量未达饱和状态,路口并无其他方式的行人过街设施。”

    公安交警部门表示,将继续对设置路口的通行状况进行相关数据采集和分析,借智慧交通之力进一步优化信号灯配时,并合理地进行推广应用。

    【11个设置专用信号灯的路口】

    已在淮海中路、黄陂南路,南京东路、河南中路,徐家汇路、重庆南路,张杨路、南泉北路4个路口设置,近日又新增了南京西路、常德路,仙霞路、遵义路,天山路、娄山关路,控江路、双辽支路,控江路、双阳路,曲阳路、赤峰路,曲阳路、玉田路口等路口。

    公安交警部门也提醒广大行人:在通过路口时应当严格遵守行人信号灯,共同维护有序文明的交通环境!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