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 汶川地震十周年 上海中医系统首支医疗队讲述救治故事
  • 汶川地震十周年 上海中医系统首支医疗队讲述救治故事

    时间:2018-05-02 15:34:57  来源:东方网  作者:刘轶琳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5月1日报道:十年前的那个五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震惊中国,震痛后的国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日前,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举的文化沙龙活动暨医院医德医风讲坛上,部分当初参加抗震救灾的医务人员来到现场,回顾当年的救治经历。

    无一例死亡、无一例截肢,无一例切口感染

    2008年5月18日,岳阳医院派出了一支由骨伤科赵庆、汤伟忠,麻醉科刘敏和手术室护士倪本贤组成的5人医疗队,他们是上海市中医系统赴四川抗震救灾的第一支医疗队,主要的工作地点是四川省骨科医院、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在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他们只用了两天时间,紧急开设了40张床位的“救灾”应急病区,共收治35名危重伤员。医疗队克服了医护人员人手紧、专业骨科人员缺、专业设备不齐备等诸多困难,把一个从无到有的应急病区迅速正常的运转起来。

    岳阳医院医疗队接诊的大多是从重灾区转下来的危重伤员,急需安排骨折内固定手术等,缺少手术需要的内固定器材,医疗队就用从上海带去的一些简单的内固定器械,先完成紧急伤员的手术,内固定到位后,手术全面铺开。队员们回忆,在三天时间里,他们共进行了18台次手术。基本上是早上8:30进入手术室,到晚上7、8点钟出来,最晚的一天完成手术已是深夜11点了。

    “晚上想泡杯茶喝,可是茶还没喝,人就躺着睡着了,”赵庆说,为挽救伤员生命,尽早解除病痛,虽然很累,但大家觉得值。医疗队在成都期间,先后救治灾区伤员近千人,完成手术40余台,处置危重伤员42人。并与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合作,开展了震灾救治中医药特色疗法干预的研究,联合制定了《震灾救治中医特色疗法运用指南》,取得了积极的疗效和良好的影响,所救治的病人中无一例死亡、无一例截肢,手术病人未发生一例切口感染。

    中医药发挥神奇作用保住右足

    “我负责的18床是被绵竹送来的病人,第一次查房时发现她讲一口东北口音。原来她是哈尔滨人,随父母支内来到绵竹,在东方电气集团工作,这位女伤员是12日地震当时在躲避时,被厂房掉下的楼板砸到了双足,造成左胫腓骨粉碎性骨折,右足第2-4足趾缺失,第1、5趾骨粉碎性骨折变形。”。赵庆说,“我们为她组织了专门的专家会诊,会诊意见是跖跗关节截肢术。但病人和家属坚决反对截肢,我们便提出了用中药内服外用尝试一下,外用的是朱红软膏纱条,内服我们带去的岳阳医院院皮肤科专用于感染性伤口的中药经验方。”一周后再次会诊,伤员跖骨上的创面肉芽新鲜,已经符合了手术条件,这意味着,她的右足保住了!中医药在抗震救灾中也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19日余震发生的那一晚,当队员们为搬运伤员忙得满头大汗的时候,意外的发现汤伟忠主任却一点汗都没有。赵庆回忆说:“我一摸他的身上,滚烫滚烫的,发烧生病了?周围的医生护士都劝他去休息,但被他拒绝了。”半夜1点多,病人都被搬在医院的开阔地上。汤伟忠也终于被队员强制性的按在一张陪护床上,吃下药,不一会儿他就睡着了。

    救灾那一年,樊民还在长征医院的一名医生,在他的印象里,志愿者中下至6岁儿童上至90岁的老奶奶,无一例外为灾区人民奉献着爱心,最难忘记可敬可爱的便是马奶奶。在家中缺煤缺粮的情况下,她仍坚持想方设法为医务人员送来可口的饭菜。“有一天马奶奶说,明天不能再给我们做饭了,因为家里的煤不够用了。我们连连说,没关系没关系!我们有干粮!”可是第二天,马奶奶的饭菜还是端到了大家的面前。原来,周围的街坊邻居听说马奶奶在为医务人员做饭,便纷纷将自己家里的煤送到马奶奶家。不仅如此,随后的日子里,街坊邻居们不断往马奶奶家送米送菜,“感谢你们来帮助我们!”朴实的言语令人动容。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