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 沪市民健康素养10年提升近两成 很多方面健康知识仍不足
  • 沪市民健康素养10年提升近两成 很多方面健康知识仍不足

    时间:2018-03-30 15:57:38  来源:东方网  作者:李蓓

    据《劳动报》报道,昨天,记者从第30个爱国卫生月暨第28届上海市健康教育周上获悉,上海市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08年的6.97%上升至2017年的25.36%,10年时间提升了18.39%。

    尽管上海市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明显,但从调查结果看,市民很多方面的健康知识仍显不足。2017年,市健康促进中心调查显示,在基本医疗方面,只有24.2%的居民能够准确描述肝脏为有解毒功能、能分泌胆汁的人体重要消化器官;44.3%的居民知道“OTC”标识为非处方药,不用医生开处方就可以购买;只有46.5%的居民了解全国统一免费卫生热线号码;47.8%的居民知道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且居民可以免费享受的服务。

    在慢性病防治方面,仅有24.2%的居民了解吃大豆食品对身体健康、心血管疾病有好处;56.5%的居民知道运动对健康的好处;58.8%的居民知道高血压患者需定期自测血压;68.1%的居民知道慢性病患者不能擅自调整治疗方案。

    在预防传染病方面,38.2%的居民能够正确应对自身咳嗽、打喷嚏的情况,知道使用手帕、纸巾或胳膊肘弯处捂住口鼻;61.2%的居民知道国家免费提供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病人;72.2%的居民知道乙肝是通过性行为、输血或者母婴传播给他人。

    在科学健康观方面,45.8%的居民知道母乳喂养能让婴儿少生病;68.9%的居民了解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68.3%的居民知道缺碘会影响智力和生长发育;77.4%的居民意识到健康体检发现的问题和疾病,即使没有症状,也要尽快采取措施。

    在健康信息素养方面,48.6%的居民知道选购包装食品时要注意包装袋上生产日期、保质期、营养成分表和生产厂家等信息;59.4%的居民能够通过阅读相关材料计算体质指数。

    本市各家医疗机构推进和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也是促使上海市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的重要环节之一。2017年9月至11月市健康促进中心对全市148家二、三级医疗机构的门诊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调查评估。评估结果显示,2017年门诊健康教育的综合活跃指数为8.04(总分为10),较2016年的7.14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