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 以为招不到是名额少 其实原因是没有指标
  • 以为招不到是名额少 其实原因是没有指标

    时间:2018-03-11 12:05:11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

        “我看2017年全国计划招收研究生84.4万人,实际只招了80.5万人。”上海代表团8日举行分组会议,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丁仲礼对于计划报告中的这项内容提出疑问。他说,现在很多大学,包括我们学校,都觉得研究生名额太少了,不解渴,结果到了年底一看,总名额竟然还有富余,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进行再分配?

        “有人说,我们的研究生数量超过美国会造成‘人才泡沫’,我觉得这个说法值得商榷。”丁仲礼说,发展高新技术需要大量的人才,人才只有达到了一定数量,才能做到大浪淘沙,从中筛选出顶尖人才。现在研究生指标都被卡死了,很多新兴的高精尖专业招不到足够多的研究生,怎么培养出领军人才?

        全国人大代表、复旦大学教授丁光宏在审查计划报告时也谈到了研究生招生的问题。在他看来,现在的研究生招生计划不是按照市场和社会的需求,而是按照各高校的导师规模,按比例分配,加上招生指标不可调配,造成了现在有些专业没法招到足够的学生。

        “一些长线专业经过长时间发展,拥有大量导师人才,占据了比较多的名额,但不一定有那么多的学生愿意报考。而一些新兴的、社会需求比较大的高新技术产业想要取得快速发展,按现行办法,却没有那么多名额可以招生。”因此,丁光宏建议,研究生招生一定要与国家发展相适应,教育部可以加强宏观调控,压缩部分如长线专业、优势专业的计划招生水平,为急需的紧缺专业提供更多名额。同时,也应给高校一定的招生自主权。(王闲乐)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