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 上海市交通学校这位老师 被他的学生们叫作“上海阿爸”
  • 上海市交通学校这位老师 被他的学生们叫作“上海阿爸”

    时间:2018-03-05 15:58:32  来源:东方网  作者:张锐杰

    原标题:他是学生们的“上海阿爸”

    从1995年考入上海市交通学校以后,朱列在校园里一留就是二十余年。从一名普通的学生干部,到参与援疆建设的教师,朱列始终把“学习”作为自己的信条。无论在哪里,他总把学生当朋友看待,为学生排忧解难,在援疆建设期间,不少学生更是亲切地称朱列为他们的“上海阿爸”。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八批省市优秀援疆干部人才、喀什地区优秀援疆教师……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朱列的心里只有一件事:把自身所学所得留给更多的学生。

    教学相长实现自我突破

    2002年,作为上海市交通学校的学生会干部,年轻的朱列选择了留校任教。刚毕业的他,从最基础的教辅工作起步,到如今已经是汽车工程系教师、副主任。从一名职高毕业生,到接连读下本科、硕士研究生,考取教师证,学习是朱列时刻都没有放下的事情:在援疆建设期间,为了能更好地与学生交流,他学习了维语;在企业实习期间,他发现不少品牌汽车的维修材料只有英语编写,又自我突击了英语。“我经常和学生们说,学习不仅要在课堂上学习,更要在课堂外学习,要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让学生对汽车内部有更直观的感受,朱列曾将自己的轿车拆卸,让学生们一起研究车内的零部件。“当时有些学生还担心车子拆了无法还原,但是我告诉他们,只要胆大心细就不用担心了。”朱列告诉劳动报记者,这一小小的创新举动,受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学生们看到老师把自己的车拆开,他们就更加用心,也就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013年6月,对于朱列来说是职业生涯的转折点,得知学校有职业教育援疆任务后,朱列主动报名,希望能够承担责任。“当时我也没有想很多,因为我的爱人参与过援疆工作,她的经历对我有很大触动。”最终,经过层层筛选,当年8月,朱列作为援疆团队的一员,来到喀什地区莎车县第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从事职业教育汽修专业建设、师资培养、指导学生就业创业等工作。

    参加职业教育援疆工作以后,朱列更加积极带领专业教师和学生投入到职业教育的“教与学”过程中,不仅启动了维汉双语校本教材的编写和维汉双语教学,修订和完善了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让当地有了适合少数民族地区使用的教学内容和授课计划,而他自己,也在这一过程中,与学生继续“教学相长”,掌握了一些维语的日常会话。

    “虽然不能用维吾尔语给学生上课,但是一些日常的维语问候,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朱列坦言,几句简单的问候,让学生和他之间越来越亲近,甚至愿意找他倾诉学习生活上的烦恼。

    为新疆学生留下宝贵财富

    朱列和援疆团队一同,在莎车县创造了许多当地职业教育的“第一次”:他带领的莎车县职业教育团队首次承办了自治区汽修职业技能大赛,多次承办喀什地区汽修职业技能大赛。不仅如此,在朱列的带领下,莎车县第二职校有4名学生代表新疆参加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汽车运用与维修赛项目,这也是汽修国赛上第一次有了新疆维吾尔族选手的身影。2016年的国赛上,又第一次有了来自新疆的国家级裁判员。他带教产生的多名技师和汽修国家级裁判员人选,均被授予“喀什地区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当我带着几名选手去北京参赛的时候,很多选手都很激动地和我说,他们祖祖辈辈都没有离开过莎车县,如今能来到北京十分激动。”学生的一番话,让朱列认识到,他们的教育,给学生播下了一颗种子,对当地的发展来说,“我们像是输血,而这些学生未来却能够为当地造血。”

    随着原定一年半的援疆期越来越近,朱列却迟迟没有打定回家的主意:“这里需要我,我也要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在朱列纠结的期间,他申请的自治区级课题成功立项,这也让他下定了决心:再干一年半,为当地、为自己的学生留下更多,不仅要教学,更要把别处的先进理念留在当地。

    为了能够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师资团队,朱列主持推进了“青蓝工程”,在学历、专业、技能、管理等方面悉心教导维族青年教师,使他们逐渐成为学校管理和专业的骨干。为了能够给学生留下足以谋生的技能和手段,打通学生就业的“最后一公里”,朱列将自己2013年就着手准备的汽车专业毕业生就业、创业孵化项目方案付诸实践。2014年4月,学校汽车服务创业培训中心建成,由汽修专业老师指导三年级创业学生进行就业创业前的孵化指导。“老师们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成了‘老板们的老师’。”

    据朱列回忆,2014年6月,朱列孵化指导的第一家由学生创业的汽车美容、保养、快修连锁店―――老船长汽车维护中心开张运营。维护中心的“老板”维族小伙艾尔西丁,正是朱列援疆期间扶持创业所选出的4名先行者之一。刚开张那会,生意比预期糟糕很多,三个月时已入不敷出。但是朱列没有放弃,每周都要和徒弟见两三次,从宣传、与顾客沟通到经营之道,无一不倾囊相授。终于,维护中心慢慢走上正轨,如今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门店。同时,汽车维护中心和学校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招收学校毕业生6人开始工作,并成为学校校外实训基地。“结合当地特点,在当地政府就业民生工程的扶持下,连锁经营汽车美容和快修店生命力很强,这一模式带动了许多学生创业,至今已经初步形成各地区各县各乡镇连锁经营的框架。”

    向世界技能大赛发起冲刺

    2016年,朱列的两次援疆期满,回到学校担任汽车工程部教师、副主任的岗位。任务更加繁重的他,一刻也没有闲着,他时刻关注远在新疆的学生们,多次推动上海和新疆当地职业教育方面的资源共享。与此同时,他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向世界技能大赛发起冲刺。

    作为四十五届世界技能大赛汽车技术项目上海集训基地,上海交通学校对于此次参赛也有很高期望。作为学校系里分管此次参赛的负责人,朱列的首要任务自然就是学校参赛选手的培养。为此,他牺牲了休息时间,每天都与30多名教练团队一起,共同“打磨”参赛学生的技术。“我们早做准备,希望能有更大的收获。因为对于职教来说,大赛就相当于我们的‘高考’。”

    即将参加选拔的孙煜辰,就曾经上过朱列的课。据他回忆,朱老师不仅在课堂上讲解细致,面对学生课后的问题,朱老师也利用课余时间带着他实验验证,这激发了孙煜辰的学习热情,让他最终脱颖而出,成为代表学校参加世赛选拔赛的14名选手之一。

    在朱列的教学理念中,他始终认为学生最好的状态就是主动学习,而他自己就是这样实践的:毕业实习期间,在企业实习的朱列发现,很多国外品牌汽车的维修手册只有英语等外语,这对于故障的维修其实是一个困难。“很多操作强的师傅可能英语基础不好,而外语基础好的往往实践又有所欠缺。”就这样,自身强项并不是英语的他,开始了有计划的自学,每天看一些英文资料成了他每日的必修课。

    在援疆的三年期间,朱列更是利用业余时间,对自己之前编写的《图解英汉汽车技术词典》进行了更新修改,去年7月份,该词典第三版正式出版。“在我援疆期间认识到,学好一门语言有助于沟通,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希望这本实用的辞典让我们的汽车维修和相关教学能够对接上国际标准。”

    一心扑在学生身上的朱列,在谈到家人时有些愧疚。“在我去援疆的那些日子,妻子实在太累了。家里有7个老人需要她关心照顾,刚上幼儿园的孩子要她一个人带,这期间她生病开刀,我也只能回来陪她几天。”如今,回到上海的朱列,希望能将亏欠妻儿的一千多个日夜一点点弥补,“虽然少关心了孩子三年,但是我不后悔,援疆精神是舍小家,为大家,这段经历就是我给孩子树立的榜样。”

    记者手记

    传播知识 传承精神

    记者与朱列聊天时,对两个场景印象深刻。

    一是在谈到自己的教学时,朱列总是热情洋溢,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二是从始至终,朱列始终将对学校、对教师的感激挂在嘴边。从1995年考入上海市交通学校至今,朱列在校园里度过了二十多个年头,其感情不可谓不深。能让朱列坚持至今的原因,除了对教学的热爱,更多的则是来自身边榜样的力量。“比如我当年还是学生时,来学校讲座的陶巍老师,在我就业后也给予了我很多的帮助。在我援疆期间,在他的引荐和上汽通用汽车的支持下,新疆喀什地区引进了上汽通用汽车青年教育课程(AYEC)项目。比如朱建柳老师,是我攻读硕士研究生学校的导师,她教我把上海职业教育的理念和方式方法运用到喀什地区。”朱列坦言,正是在一位又一位老师的指导和学校的帮助下,他才能获得成长。如今,朱列执教过的学生也有一些开始在学校任教,走上了传承之路。

    常说教师为学生传播知识火种,对于朱列来说同样如此,这份传递给学生的火种里,有智慧的光辉,更有对学生的一片热忱。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