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 雇主初七想开工,外来劳务工习惯十五回 怎么办?
  • 雇主初七想开工,外来劳务工习惯十五回 怎么办?

    时间:2018-03-01 15:36:59  来源:东方网  作者:徐巍;高睿;陆燕婷

    东方网2月28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正月初七,是今年春节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然而在这一天沪上不少服务业、建筑业的外来劳务工们依然在假期当中,过完正月十五元宵节才会返回到工作岗位上。外来劳务工正月十六才开工的习惯和法定节假日正月初七就开工之间九天的“时间差”,给申城不少家庭、企业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劳动报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晚归”的外来劳务工大多是平时一整年在上海辛劳、远离家人,而且劳动合同又没有明确规定返工的时间,因此于情于法都说得过去。然而,他们的“悠长假期”又的确给雇主们带来了现实影响。劳动法专家表示,对于这种情况,企业、雇主适宜采用“情感呼唤+经济激励+契约锁定”等组合手段,吸引他们尽早返岗。

    家政美发建筑等行业开工较晚

    劳动报记者调查发现,服务业中的家政、美容美发、餐饮和建筑业等行当,普遍无法在正月初七法定工作日正常开工。

    记者来到汶水路上的“升华家政”,表示需要寻找一位烧饭、做家务的钟点工阿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春节返乡等因素,目前家政人员比较紧张,而刚刚回沪的工作人员已经安排了工作,如果需要还要再等上一两天。“这片区域有一千多个家政阿姨,钟点工就有五六百人。但春节返乡等因素,已过了初十,目前仅有约三分之一的家政阿姨正常到岗。完全恢复都要等到正月十五以后,元宵后雇主的选择余地更大一些。”

    在美容美发店集中的长宁区新泾镇,记者发现多数知名品牌门店已陆续复工,如京世沙龙的复工时间最早,为2月22日年初七;文峰的复工时间为2月25日年初十;永琪则为2月26日年十一。不过,个别门店职工向记者表示,店面虽然已恢复营业,但全员尚未就位,部分路途较远的职工仍在返沪途中,也有少数职工申请过完元宵再返岗就位。而一些个体户或小型私人理发店,在复工时间上依然比较“潇洒”。如泉口路上一间门店,玻璃门上给出的复工时间直接指向了3月5日,那时已是年十八了。

    以往春节期间依然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这几年开始也变得静悄悄。“自从2010年上海世博会建设高峰之后,建筑工地过年加班加点的数量就呈直线下降。”沪上一位建筑业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一些像混凝土浇筑、大型隧道盾构掘进等无法暂停的工作,以及抢险维修以外,大部分能停的建筑工地都停下来了。“今年集团下面的几个重点工程也都停工了,现在春节不加班已经成为了常态。”上海建工集团有关人士说。

    劳动报记者了解到,不仅仅是上海建工,像隧道股份、中交三航等大型施工企业在上海的施工项目也纷纷停工。因为建筑工地停工、建筑工人放假,不少施工企业的管理部门也要到正月十五以后才上班。

    传统习俗、行业特点和职业更换导致晚开工

    法定是正月初七上班,为何家政、美容美发和建筑业等外来劳务工们要到正月十六才能开工?风俗和行业特点成为了最重要的原因,而买票难和更换职业也是其中缘由。

    对于常年在外打工的外来劳务工们,春节往往是他们最看重的日子,也几乎是他们一年到头唯一可以集中休假的日子。

    “回家过年是传统的风俗习惯,家政人员、特别是‘一老(居家养老)、一小(母婴)’类的家政人员一般都是40多岁的女性,又多来自农村,对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有着浓厚的风俗情感。二来,这个年龄段的家政人员多‘上有老、下有小’,平时在沪打工,回到家又是‘中流砥柱’,买、汰、烧,春节也是其在家最忙碌的时节。三是一年忙到头,回一趟家确实不易,因此,不少家政人员选择过完正月十五、过完春节才离乡回沪找寻新的机会。”上海姆爱母婴创始人杨小明说,行业特殊性造成大量家政人员长期两地分居,只有过年才能回家陪陪孩子,对过年团圆的渴望更加剧,因此回家放个长假的现象在家政行业比较普遍。

    据一项不完全统计,上海建筑业劳务工以40-55岁之间的男性占据绝大多数,他们对待春节的态度和家政保姆相当。“如果硬要把他们留在上海,他们有可能心思也不在工地上,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所以,从安全生产的角度,让他们安安心心地过完整个年也是必须的。”一建筑工地负责人说。

    而中国传统正月里有不剃头的习俗,以及随着市民节日出游成为常态、美容美发消费的时间大幅提前,这也让美容美发行业在春节后迎来一年中最大的淡季。发型师Kevin坦言,春节期间由于客户都在“吃喝玩乐”,实在没什么生意。“谁大年初一会来理发?”Kevin笑着说,有一年他们试了下春节值班,结果年初一到年初五,就来了两位客户,后面就没再办春节营业了。

    正月十五回上海,大交通购票也会更加便捷一点。负责洗头按摩的Tina,来自贵州,每年回家的绿皮车,要坐将近16个小时左右。“回趟家不容易,工作也没多大损失,反正淡季。”尽管火车票不像飞机票那般,不同时段及班次的票价幅度变化极大,但面对节前节后大规模的返乡回沪人群,能否顺利购得一张车票,便成了问题。“16个小时,如果是硬座,甚至是站票,那就痛苦极了,晚一些错峰回来,买张软座、硬卧,还是比较稳当的。”她说。

    回沪较晚,也由于部分职工打算节后寻找新的工作岗位。“比如我们一些一线的发型师或总监,既有技术,又有经验,在行业内还是蛮‘吃香’的,有些回来并不急于复工,而是看看有没有待遇更好的岗位。”一位理发店老板告诉记者,他节后最担心的,便是店里核心的理发师“自立门户”或“改换门庭”。而同样的情况,每年节后在家政阿姨、餐饮大厨、健身私教等领域,也不少见。

    节后开工时间普遍无明确约定

    那么外来劳务工们的“晚归”,是否有违反劳动合同的嫌疑?有市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普通上班族的休假制度在劳动合同里都明确的,是按照国家法定。

    在家政行业,劳动合同关系分为有合同和没合同两种情况。“有合同的情况,一般雇主、家政人员与家政公司签订一份三方合同。家政人员和家政企业签订的主要是‘排他性’合同,即保障家政人员只能受雇于一家家政企业、而不能同时兼顾多家,但对于春节返乡等时间一般不会在合同中有所体现。而家政人员和雇主之间的合同,主要约定工作时间、薪资水平等。”一业内人士表示,通过家政公司签订三方合同后,除超期续约,多由家政人员和雇主进行口头约定,一般不再签订合同。另外,在家政行业不签订合同的情况也大量存在,对于春节返乡等情况也未能明确约定。

    美容美发行业企业众多,企业与职工间的劳动关系,大抵可以分为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务合同(正规门店居多)、或者索性没有合同(个体户居多)。“我们返工时间合同上没有写,是每年节前老板定的,一般都在初十左右,但逾期返回,是要被罚款的。”一位小门店职工向记者介绍。

    “从劳动合同的角度来说,建筑业劳务工一般签订的是计件制合同,即合同里只写明在某个时间段里完成多少工作量即可,而不明确规定劳动时间,所以他们十五回来、而不是初七,并不违反劳动合同。”上海建工七建劳务科长孙海林告诉记者。

    宜用“组合拳”吸引职工早返岗

    《上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杂志主编周斌认为,外来务工者为何“初七不回,要过完年十五才回来”,可能是合同约束不够,或者说职工契约精神的有待加强,但更多却折射的是目前供需关系发生了变化。

    “目前我国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减弱,对于劳动力紧缺的岗位,一二线城市的企业都在想尽办法留人,比如发放返岗红包、延迟年终奖等。”周斌坦言,诚然,部分职工存在春节“逾期不归”的情况,但从企业角度看,轻易处罚或开除职工,更不划算。“开除老员工,新员工却很难招进来,最终公司要承受更大的损失。”周斌指出,企业应寻找更好的变通之道。

    “要活用情感呼唤+经济激励+合约锁定的组合手段。”周斌在谈及未来趋势时建议,对签有规范合同的劳动者,既要通过一些经济物质奖励(工资、劳务费等)吸引其早早返岗,也可以在合同中加以约束,督促其及时到岗。对于非劳动合同关系的就业者,可以参照《劳动法》标准,在劳务合同或用工协议中,明确春节期间及前后的劳务费标准,明确约定返工时限,既保证职工权益,也保证消费者、企业的利益。当然,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情感关怀,通过企业的凝聚力,呼唤他们更新观念,早日归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