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 小校场年画“回娘家”――年画里回望上海民俗
  • 小校场年画“回娘家”――年画里回望上海民俗

    时间:2018-02-21 17:39:03  来源:东方网  作者:忻意

    原标题:年画里回望上海民俗

    年画大概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形式了,和春联一样,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辟邪祈福,营造吉祥的气氛。说起木刻年画生产地,人们一定对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津津乐道,或许还知晓山东潍坊、四川绵竹、开封朱仙镇等年画产地,却鲜有人知道,百多年前上海也孕育过极富特色的“小校场年画”。

    在豫园商城华宝楼,“上海年味―――百年小校场年画复兴展”正向公众免费开放。通过44幅小校场年画的珍贵复刻本,观众不仅可以领略小校场年画的历史渊源与艺术风格,更可以从中回望晚清时期上海的民俗风情和流行趋势。

    小校场年画“回娘家”

    上海的“年味”哪里找?到上海老城厢豫园逛逛,除了灯会,或许在“小校场年画复兴展”里也能寻到。44幅小校场年画的复刻本,被分为贺岁吉祥、时事风情、闺门侍女、戏曲故事四大板块,留给观众细细品读这一失传的“上海年味”。

    旧时,南市老城厢是上海的市中心,而豫园一带更为市民交易娱乐的集中之所。五彩斑斓的街道中央,晨聚暮散的各式行商小贩吸引了四方民众,熙熙攘攘,好不热闹。这里还经常上演各色曲艺杂耍节目,是老幼妇孺看不厌的一道风景。展品中,一幅《豫园把戏图》描绘的便是市民在豫园观赏杂技表演的情景,杂耍艺人上演走悬绳、顶天梯等节目,惊险刺激,煞是好看。

    据主办方介绍,小校场年画诞生于豫园旧校场路,这次展览也可谓小校场年画“回娘家”。

    追根溯源,上海小校场年画的发源地其实是苏州桃花坞。1860年前后,清军和太平军在苏州爆发大规模战事,苏州桃花坞年画业主和民间艺人为避战乱,逃亡四方。战火纷飞时,上海接纳了这些来自苏州的手艺人,他们多聚集在老城区小校场(今豫园旧校场路)一带,恢复生产销售年画。鼎盛时期,经营年画的店铺工场有几十家,小校场成了家喻户晓的“年画街”。

    百多年前,上海不但是年画的销售集散地,甚至还是晚清江南一带最大的年画生产地。当时,最负盛名的有飞影阁、吴文艺、沈文雅、赵一大、筠香阁等,这些店铺除了由民间艺人生产传统年画外,还聘请上海知名画家吴友如、周慕桥等参与年画创作。桃花坞年画在上海渐渐生根开花,在沿袭了原有色彩绚丽、精致的风格外,因受到工业文明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在题材上呈现出鲜明的“上海”特色,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小校场年画”。

    上海滩大千世界尽在纸上

    “别的地方年画,反映的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但上海小校场年画,却在纸上印出了上海滩的社会万象和大千世界。”展览策展人、上海图书馆研究员张伟认为,小校场年画反映的是那个年代的潮流趋势。

    在众多小校场年画中,火车题材的画作自有其熠熠生辉之处。首先是因为它的题材,生动活泼地刻画了洋场新事物―――火轮车渗入普通民众生活之情景;其次则是因为围绕这一题材,先后有多个不同版本的年画问世:吴文艺、孙文雅和彩云阁这三家上海店铺都刊行过“上海铁路火轮车公司开往吴淞”的年画,可见其在民间的广受欢迎。而展出的这幅《苏州铁路火轮车公司开往吴淞》则是苏州年画店铺剜刻上海年画店铺的画版,在“上海”两字的位置嵌进“苏州”二字,冒充为桃花坞年画,以谋取利益。其实苏州根本没有直达吴淞的火车。当然,这也从另一面说明表现新兴事物的年画确实得到了老百姓的喜爱。

    《上海四马路洋场胜景》所描绘的则是旧时福州路的“洋味”。四马路,是与南京路平行的第四条通向外滩的马路。旧时福州路东段报馆书店林立,出版业与报业交相辉映,营造了福州路一带浓浓的书香氛围;而福州路西段则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声色犬马、夜夜笙歌,那是旧上海最著名的娱乐街、风月街。此画采取中国传统散点透视法,如画卷般将四马路洋场的数个场景融于一画,既独立成章又互有联系,每个场景上还标有说明。此画还浓墨重彩地表现了各种交通工具,包括有轿子、马车、独轮车、黄包车、脚踏车、双连脚踏车等,几乎囊括了汽车出现以前上海街头所有可见的交通工具。

    此外,火车铁路、外国马戏、公园等,这类城市里的“新潮事物”被年画商争相表现。张伟表示,就连维多利亚女王寿辰、中外通商纪念日、侨民游园灯会等租界里的外国人的节日场景,小校场年画中也有展示,“画面里全是外国人,这在其他地方的年画里是难以想象的”。

    弹词是流行于南方的一种曲艺形式,在江浙沪三地尤为受欢迎,故在小校场年画中,弹词表演也经常出现于画面之上。《珍珠塔》是弹词中的一部著名作品,讲相国之孙方卿,因家道中落,去襄阳向姑母借贷,反受奚落。表姐陈翠娥赠传世之宝珍珠塔,助他读书。后方卿果中状元,告假完婚,先扮道士,后唱道情羞讽其姑,再与翠娥结亲。这种小姐助表亲(学子)苦读,然后出人头地,成为姑爷的故事,是传统戏曲中屡演不衰的类型,也是年画热衷表现的故事。由于故事情节比较曲折复杂,故此幅作品采取了共有十幅画面的连环形式,便于民众讲授传播。

    小校场年画也记录本地的市井。如展览中的《新刻稀奇一笑图》,记录了晚清时的歇后语,比如“腌鲤鱼放生―――死活勿得知”“狐狸精吃糖饼―――怪甜”等,观众可由此了解当时原汁原味的晚清上海话。反映时事政治的画作亦有不少。

    诞生最晚但消亡最早

    “不像别的年画喜欢大红大绿,小校场年画常用红、蓝、黄,用色十分大胆。”张伟研究发现,传统地方年画多用成本较低的植物性颜料,而上海作为通商口岸,享有进口商品的便利,会使用色彩鲜艳的德国进口颜料。“你还会发现,小校场年画的尺寸多为35cm×50cm,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过大尺寸的雕版。”张伟认为,这也许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晚清时期上海人的住房面积―――普遍不大。

    晚清变化剧烈,很多科技文化不断从西方引进,当城市文明度越高,更新淘汰率也越快。在印刷技术上,手工雕版被更为先进的石印取代,木板年画渐渐萧条,到了民国时期,基本上都是石印或胶印。而上海商业的高度发展,又促进了市场对于美人图月份牌的需求,许多商家争相在月份牌上做广告,并将月份牌作为促销赠品。在这样的情况下,月份牌成了当时最流行的年货礼品,而木板年画几乎一夜之间消失了,进而退出了历史舞台。

    “1880-1910年,这是小校场年画的黄金三十年。上海小校场年画诞生距今不过百余年,在所有年画中诞生时间最晚,但消亡时间最早。”张伟介绍说,“别的地方年画有几万、十几万的存量,而小校场年画的已知存世量大概只有一千幅左右,是全国各产地年画中数量最少的,大概只有一半留在国内。”

    张伟认为,在全国20多个年画产地中,有不少地方年画被推成了“非遗”进行保护,而上海小校场年画的现状是最不理想的,至今没有找到任何传承人,对其整理、研究也相对缺乏,多数上海市民对小校场年画的了解还远远不够。“其实,小校场年画是研究近代上海海派文化的极好素材,能从中看到上海的世像百态。”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