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 同济以66名创业者位居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之首
  • 同济以66名创业者位居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之首

    时间:2018-01-19 16:15:39  来源:东方网  作者:刘昕璐

    原标题:同济以66名创业者位居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之首

    选择自主创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多。青年报资料图 记者 施培琦 摄

    交大毕业典礼。青年报资料图 记者 施培琦 摄

    东方网1月19日消息:据《青年报》报道应教育部要求,每年各高校都会在开年之际陆续晒出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这被视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针。截至昨日,本市已有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15所高校对外公布了《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青年报记者对比发现,如今,大学生就业结构更显优化,大学生到中西部、基层地区和国家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就业的比例正逐年提高。部分名校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也较去年同期有所上扬。值得一提的是,自主创业人数在诸多高校已经不再是凤毛麟角。其中,同济大学以66名创业者位居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之首。

    青年报实习生 方洁 记者 刘昕璐

    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平均月薪较高

    薪酬向来是应届毕业生选择用人单位时衡量标准之一。总体而言,薪酬与学历成正相关。《2017年上海交通大学就业质量报告》显示,交大本科毕业生平均签约年薪为12.78万元;研究生平均签约年薪为14.60万元。本科生年薪集中于9万-11万元,最高可达42万元。研究生年薪则集中于10万-13万元,最高可达48万元。

    上海财经大学在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披露,2017届毕业生平均月薪为7892元,其中本科毕业生平均月薪7416元,硕士生平均月薪8107元,博士平均月薪9428元。

    另一所沪上知名高校同济大学,在2017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显示,2017届毕业生总体签约月均薪酬为7658.66元,本科毕业生签约月均薪酬6376.26元,硕士毕业生为7987.64元,博士毕业生为9326.16元。就2017届全体毕业生不同学科的签约薪酬情况来看,艺术学(8518.82元)、管理学(8156.21元)、经济学(8011.43元)成为平均月薪最高的三门学科。

    另外,录用通知的发放也代表了用人单位对求职学生综合素质的认可,毕业生个人获得录用通知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就业竞争力水平。据统计,交大本科生在求职过程中平均投递简历16.33份,获得7.44个面试机会,获得2.45份offer,平均历时2.51个月。研究生平均投递简历27.28份,获得9.49个面试机会,获得2.86份offer,平均历时2.82个月。

    复旦大学同样在这场“Offer战”中也赚得“盆满钵满。”在《复旦大学2017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里提到,毕业生中获得三份及以上录用通知的人数超过1400人,其中4.33%的毕业生获得6份以上的录用通知。

    高校积极鼓励优秀人才赴基层就业

    紧紧围绕中央和教育部《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不少高校均出台了相关就业引领计划,鼓励优秀毕业生将个人职业发展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通过报告比对,青年报记者发现,不少高校基层就业毕业生人数及比例有较明显增长。

    复旦大学实施“基层就业引领计划”,推进选调生等各项基层就业项目,鼓励毕业生服务基层、奉献才干。2017届毕业生中共2090人到就业引导重点单位、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单位就业,服务国家需求,占协议就业毕业生的53.49%。其中,共有239人赴市级以下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医疗机构、社区服务等基层单位就业,毕业生签约较多的是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等省市。超过600人报名参加了中央及18个省(市、自治区)的选调生招录项目,100人签约,较2016年增长近100%。

    上海交通大学同样响应国家战略,深入推进就业引导工程,引导学生主动到中西部、基层和国家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去建功立业。2017年,毕业生到中西部、基层和国家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就业的毕业生超过100人,比例达66.10%,毕业生就业引导率逐年上升。

    华东理工大学也在今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重点提出, 2017届华理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数量为1948人(2016届为1651人),占毕业生总数的32.10%,较2016年增加4.96个百分点。

    可见,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大高校正积极鼓励、大力推动优秀毕业生赴基层就业,而目前来看,毕业生赴基层的比例逐年提高,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开始愿意赴基层,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复旦交大本科毕业生深造率均超66% 出国深造首选美国

    本科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继续走高,复旦和交大的本科毕业生深造率更是一路高歌猛进,如今,已双双越过66%。

    根据《复旦大学2017年就业质量报告》,毕业生共计7551人,其中2290人选择继续深造,占毕业生总人数30.33%。近四年,本科毕业生国内外继续深造比例持续增长,2017年达到了66.90%。青年报记者对比发现,复旦大学2016年这一比例为65.73%,相较2014和2015年分别提高2.29%和0.64%。

    2017届交大本科毕业生深造率也达到了66.42%,其中国内升学率为38.36%,出国(境)深造率为28.06%。选择在本校交大升学的有1753人。除此之外,国内院校,录取交大毕业生人数排前三位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分别是复旦大学(50人)、北京大学(27人)、中国科学院大学(21人)。

    录取上海交大毕业生排前三位的国(境)外高校分别是密西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和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根据2017年英国《泰晤士报》最新排名,上海交大有504名毕业生赴世界排名前30位大学留学深造。

    复旦方面,毕业生出国出境深造目的地分布在24个国家(地区),首选国家(地区)为美国,占出国出境留学总人数的55.36%。

    另外,根据数据,近三年来,复旦大学毕业生进入世界排名前50位的境外高校深造人数持续增加。2017届毕业生中有517人进入世界排名前50位的国(境)外高校(按《泰晤士报》最新排名)深造,人数较2016年增加10.71%。其中包括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与普林斯顿大学等等世界知名学府。

    作为沪上语言类高校的上海外国语大学,也有不少毕业生选择出国(境)深造。以本科生为例,上外2017届本科毕业生共计1500人,截至2017年11月30日, 上外本科毕业生去向为出国(境)的学生人数共446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29.73%。而这436名出国(境)深造学生选择的国家,美国也是首当其冲,之后分别为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及我国香港地区,大部分进入世界知名高校,包括美国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波士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日本东京大学、韩国首尔大学及中国香港大学等。

    研究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明显高于本科生

    就业行业流向富有学校特色

    有句老话常常被父母挂在嘴边,“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如今,无论男女,“入错行”都是浪费时间与精力的事。因此,在高考结束选择学校专业的时候,家长与孩子尤其重视对待。那么,“选学校等于选专业”这句话到底对不对?

    根据上海交通大学工作与专业相关度的研究,从整体上看,毕业生总体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达到81.4%。研究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明显高于本科生,非常相关、比较相关和一般相关的累计比例为 83.3%,高于平均水平,其中非常相关的占到 36.4% ,比本科生非常相关的高出14.3%。

    复旦同样如此,硕士生就业流向前三位分别为金融、计算机/电子/通信/信息/互联网与医疗卫生。其中从事金融的672人中有459人来自经济、管理类学生,从事医疗卫生的298人中医学类学生就占284人。而对比本科生,就业行业前三位为现代专业服务业、计算机/电子/通信/信息/互联网,以及金融业。而位居第二位的计算机/电子/通信/信息/互联网共165人,其中经管与人文社科类学生占了1/3;金融类共90人,经济、管理类学生不过仅占1/3。由此看来,学历越高,专业优势越突出。

    “盛产”优秀教师的华东师范大学在2017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也交上了满意的答卷。调查显示,华东师范大学2017届毕业生共6845人,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5.05%。工作的行业类别中最多的是教育,达47.34%;其次是信息技术(10.66%)和金融(7.92%)。

    作为华师大一级学科的教育学专业共1279人,就业率达97.65%,其次是工学、文学、医学等。进一步来看,在本科(不含免费师范生)毕业生就业行业中,信息技术领域为首,达18.81%,其次是教育领域12.23%;而在硕士毕业生与博士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中,教育领域皆高居榜首,分别为37.57%与69.47%。

    华师大本科生和硕士生签约行业集中于教育、信息技术、金融等,行业分布较广。博士毕业生的签约行业多集中于教育、生化日用、科学研究等,因其专业性强,对口就业的意愿和能力更强。华师大在教育行业依旧保持着稳定和领先的地位。

    自主创业人数增长

    多所高校直接创业者人数突破个位数

    近年来,不少在校大学生开始自主创业,而教育部与学校也都鼓励支持,允许学生休学创业。从多所高校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来看,毕业后选择创业的学生不再是凤毛麟角,越来越多大学生的择业观念正在发生变化。都说“90后”是“最有想法的一代”,在一些高校就业办负责人看来,放弃稳定工作,选择自主创业的“90后”毕业生未来只会越来越多。

    根据《上海财经大学2017年度就业质量报告》,当年共3792名毕业生,全校签约率为88.26%,就业率为95.25%。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上海财经大学 2017届毕业生中,有19名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其中博士毕业生1名、硕士毕业生9名、本科毕业生9名。15人已经注册成立公司,4人合伙创业。相比于2016年12名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2017年增加7人。

    将“创新创业”作为办学传统的上海交通大学早在2010年就已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成立创业学院,实现创业意向同学、创业导师团和风险投资家等群体的有效集聚。截至去年10月31日,在2017年毕业生中,直接创业的有26人,其中本科生9人,硕士生16人,博士生1人,创立企业23家。

    复旦直接创业人数与交大相差无几,在2017届毕业生中,直接创业27人,其中本科生12人,硕士生11人,博士4人,创业企业涉及咨询服务、信息科技、大健康等多个领域。

    同济大学2017届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共计66人,目前是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最多的,占实际就业人数的1.35%,其中,博士生5人,硕士生27人,本科生34人,创业企业注册资金合计达1.03亿元。从学科来看,工学背景创业的学生最多,有38人,超过同济自主创业毕业生的一半。其毕业生创业行业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教育、文化艺术业、商务服务业、零售业等。

    另一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东华大学,自主创业这方面做得也非常出挑。据统计,截至2017年8月31日,东华大学2017届毕业生共5405人,其中全日制毕业生自主创业48人(含全日制MBA19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0.89%;此外,在校生创业13人。东华学子创业企业共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200余个,以创业带动就业效果凸显。

    由于东华大学立足“现代纺织”特色,构筑服务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材料、节能环保及新能源、先进制造、时尚及创意设计、经济金融及现代服务的五大发展方向。自主创业行业分布排名分别为现代服务业(77%)、先进制造业(17%)、传统产业(4%)与现代农业(2%)。因此,从自主创业行业分布不难看出,科技创业和创意创业成为东华毕业生创业的两大鲜明特色。

    签约工作满意度高达九成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皆大欢喜”

    薪酬的高低、公司位置的方便与否、领导的为人等都是影响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因素之一,而毕业生个人的素质情况也是用人单位评价学校的重要标准之一。

    上海海事大学就“您对自己所签的单位满意吗?”这一简单直观的问题,向2271名已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发问。其中,填写非常满意的为1061人,占比为46.72%;基本满意的为1001人,占比为44.08%,两项合计为90.80%。

    在上海交通大学中,本科生对签约工作的满意度达到96.2%,其中非常满意的占11.5%,很满意的占35.1%,比较满意的占49.6%。研究生对签约工作的满意度达到95.9%,其中非常满意的占17.3%,很满意的占31.1%,比较满意的占47.5%。本科生对就业满意度略高于研究生,总体满意度良好。可见,如今毕业生在找工作选择用人单位的时候是经过各项考虑,慎重做出的决定。

    另一方面关于用人单位的满意度调查,据统计,2017年上海理工大学共调研2000家用人单位,覆盖13个行业。回收问卷1981份,其中有效问卷1970份,有效率达99.44%。

    从用人单位对上海理工大学毕业生的整体评价角度看,扣除200家由于首次招聘上理毕业生而无法进行满意度评价的被调查对象外,剩余的1770家被调查对象中,选择“满意”的1463家,“很满意”的286家,总体满意度为98.81%。

    上海财经大学则将用人单位的评价分成三方面,分别是对毕业生职业能力的评价、对毕业生理论知识水平的评价和对毕业生职业素养的评价。用人单位对财大毕业生总体评价较高,三项均分都在4.5分以上。

    大体上,各高校对用人单位的满意度调研中,用人单位对有工作责任心、理想信念与道德自律、沟通与合作能力、学习能力、分析能力等综合能力素养高的毕业生会更加青睐。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