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 消防物业等部门疏堵结合多管齐下治理社区电动车停放顽疾
  • 消防物业等部门疏堵结合多管齐下治理社区电动车停放顽疾

    时间:2018-01-18 16:05:14  来源:东方网  作者:范彦萍

    图片说明:电动车有了遮风挡雨的停车棚。

    东方网1月18日消息:据《青年报》报道,青年报连续多日从现状、原因、监管等角度报道了本市电动助力车乱停车乱充电的情况。事实上,在看似混乱的背后,有关部门的积极治理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记者近日采访了本市多个城区发现,自去年年底公安部下发《关于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知》后,不少区公安消防部门、居委会、物业已经提前行动起来。有的在新建小区让电动车享受私家车待遇,有相对固定的停车区,有的为老小区开辟无人值守智慧充电车棚……通过“疏堵结合”的方式,既方便了居民停车,又守好了城市安全底线。

    记者调查

    老旧小区:智能充电车棚,“疏堵”结合

    在杨浦区双阳一村,市民李先生掏出手机,微信扫一扫,通过身份验证后,智能门锁就开门了。他将车停放在无人值守的充电车棚,小区虽老,但整个车棚却很科技,其内设充电保护装置,还有烟感器、喷淋等。

    杨浦区公安消防支队防火处监督指导科科长杨维雯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在控江街道社区试点“智慧消防”项目,在辖区小区内安装了33个无人值守电动车充电停车棚,引导居民不要将电动车停放在楼道里,通过“疏堵结合”的积极引导方式,解决这个问题。这一项目在市里也属于特色试点项目。“以前很多居民充电是拖线,没有安全保护装置。说白了这样的方式到哪里充都有危险。所以我们在车棚内设置了电弧灭弧保护器。一旦发现充电电路短路,会释放电弧灭弧。如果说电弧灭弧保护器是第一道防线的话,车棚里的简易喷淋则属于第二道防线,一旦发生火灾,就会自动启动该装置。以前车棚有人值守,现在虽然是无人值守,但安全性更高。”

    尽管有了智能充电车棚,但杨维雯透露说,要改变现状还是要经历一番艰苦奋斗。“主要是因为居民的停车习惯问题,不少居民习惯将车停到楼道里或者‘飞线’,认为电动车离开自己视线太远不安全,针对他们的心理,我们先在防火上动脑筋,又在防盗上做文章,在智慧停车棚里设置了微信扫码开门,但是又有不会用微信的老人觉得不是很方便。我们又更新了系统,现在除了刷微信还可以刷身份证停车。”

    据其介绍,原本的停车棚属于电动车和自行车混停,但在无人值守充电停车棚改造后,实现了电动车和自行车分流停车,先满足电动车充电需求。

    除了疏外,必要的堵也紧接着跟上。杨维雯介绍说,2017年,居委干部多次对乱停车乱充电的居民进行劝阻,有关部门通过执法手段对违法居民开具200元以下罚单。通过这种形式增强居民的法律意识。社区楼道里也安装了监控摄像头,一旦捕捉到乱停乱放信息,就会发送到消防工作微信群,第一时间公开日常楼道安全隐患。同时,也会及时清理楼道里堆物现象。

    杨维雯指出,之前不少老旧小区的居民在楼道里充电,这一问题比较突出,按照相关规定现在是绝对不允许的,会堵塞消防通道,引发火灾。严格执法属于堵,建立无人值守电动车自动充电停车棚属于疏,大部分老旧小区本来就有车棚,智慧消防的推广也有利于现有车棚的改造。

    新建、高档商品房:创新管理方法,为电动车“圈地”

    位于虹口区的瑞虹怡庭(瑞虹新城六期)是去年11月份刚刚交房的新小区。进入地下车库可以看到,在非机动车停放点的醒目位置用黄线划出了电动车的停放区域。这片区域旁边的墙上挂着充电设备,车主可以投币充电,非常方便,记者看见这些电动车有序停放在一格格黄线内,享受小区里私家车待遇。

    物业经理李海介绍说,为了预防过充现象,物业日常巡检员一旦看到电动车满充,就会拉掉电线,将电动车推到指定停车区域。“瑞虹新城六期的自行车车库规划得非常周全,相关部门前期介入,提出建议和意见。为了防止楼道停车现象,非机动车从路面无法进入小区,只能直接从非机动车入口进入车库。而从非机动车车库到居民家中要走楼梯,很多居民不想那么折腾,放弃了将车停到楼道里的念头。”

    “目前我们六期有783个自行车停车位,现在居民入住率不是很高,只有几十辆电动车。现在一个非机动车停车区域可以同时满足10辆车充电。而且电动车不是每天都充电,基本上两三天充一次。目前的设置能满足现有的充电量。待后期居民全部入住后,可以加装充电设备。一元可以充2个小时,非常方便。”李海表示,小区对非机动车的管理是全方位的,主要归结于三点,一是设置了大量非机动车停车位,二是日常营运管理和业主公约中强调加强日常巡检,三是保证路面不能有车、楼道不能堆放物品。

    位于市中心黄金地段的怡甸公寓和云和花园也是属于高层高档商品房。静安区曹家渡街道叶庆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韦慧告诉记者,他们辖区内既有高档商品房,也有老旧小区,拥有2000多户居民。其中,怡甸公寓在业委会的牵头下专门利用地下空间做了非机动车充电设施。该空间本来是停放自行车的,没有充电设施,业委会动用了大楼的公益性收入将其改建成充电车棚。业主可投币充电。“现在充电车棚的利用率非常高,该小区属于独栋高层建筑,有门卫负责守卫,管理起来很方便。在我们的宣传下,门卫不允许电动车上楼道,现在管理非常有序。”

    韦书记介绍说,他们辖区内的另一个小区云和花园也是高层商品房,属于社区内楼道管理最好的小区,28层每层都没有楼道堆物,更不用提电动车乱停放了。该小区在改建非机动车停车库时,按照电器安全技术要求,专门加装了消防喷淋。物业从源头上堵住乱停放的问题,一旦有新住户入住,必须到物业那里签协议,不允许楼道堆物,也不允许停放电动车,这一做法也得到了广大住户的支持。

    大调研大走访

    嘉定工业区“破解”居民“充电”难题

    天华社区

    曾经:为给电动车充电,居民都会“各显神通”

    现在:造车棚装充电桩 向电动车飞线“亮剑”

    在嘉定区天华社区出现了电动车“充电难”的问题。“其实我们也想支持居委、物业的工作,也知道这样充电的危险性,但实在没办法,像我这样力气小的女性,压根就没办法把电瓶扛到楼上充电。而且有的电动车设计上存在问题,根本无法卸下电瓶,只能从楼上窗口往下挂电线。”一名王姓阿姨直言不讳地说。

    新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嘉定区召开“千家万户大走访、换位体验察实情”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当新时代排头兵、先行者”大调研、大走访动员部署大会以后,嘉定工业区相关领导干部,在深入社区与居民走访交谈时得知,居民们普遍存在“充电难”的问题。

    在本着“边访、边查、边改”的原则,嘉定工业区立即召集居委、所属物业公司、居民代表进行磋商。将原本安排在今年下半年才启动的小区公共充电桩安装工程,一下子提前到了年头。

    经过一个礼拜的紧张施工,天华社区首批安装的近20个投币式充电桩,已全部到位。现在居民只要投币一块钱就能充上6小时的电,足以满足电动车充电需求。据了解,这段时间,嘉定工业区已完成了娄塘锦园小区、海伦小区等4处地方的40余个“投币式”充电桩的安装,接下去还将根据需求在老式小区进一步推广。

    昨天,记者联系到了亲自推动整件事的天华社区党总支书记许利玉了解幕后故事。许书记透露说,针对居民的难题,天华社区居委会会同嘉朱物业公司积极磋商,商量后决定适当安装电动车充电桩。在对同类型的充电装置的使用情况做了认真的比较后,社区决定由第三方参与投入,采用投币充电方式为多层楼居民安装充电装置。

    投币充电桩安装到位之后,对于仍然有部分车主“飞线”充电的,天华社区组织物业、社区民警等9人,开展了整治电动车“飞线”“亮剑”行动。在整治中,社区工作人员首先联系房东以及租客,让他们自行收起电线,并告知这种充电方式的危险性。也有一些租客则以各种理由搪塞,由于很多电线都带电,为了安全起见,物业电工在剪断电线的同时,电线一端都用胶布缠住,做到发现一处立即整改一处。

    许利玉告诉记者,有的居民指出放在外面充不是很放心。“根据居民的反馈我们进行了后续跟进,除了安装充电桩外,还安装了探头。目前,我们在引导他们慢慢养成入棚充电的习惯,让他们慢慢适应。”

    嘉定镇街道

    曾经:辖区内近3成火灾由电动车充电不慎引发

    现在:造1625个限时充电插座 火灾比例明显下降

    嘉定镇街道地处嘉定区的中心城区,居民小区集中,人口众多密集,所辖17个社区,60个自然小区,存在“四多”现象(即老旧小区多、砖木结构多、老年人多、上班族多)等特点,给老城区消防安全预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嘉定镇街道社区发展办工作人员介绍说,有些居民为了省事图方便,直接将电线从窗台甩出至户外为电动车充电,“飞线”充电极易引发火灾。电动车车主如果在夜深人静无人看管时充电,一旦发生危险很难及时处置,易造成严重后果。

    据统计,2011年以来的6年时间内,该街道辖区内共发生火灾数为85起,有22起因电动车充电不慎所致,占火灾总数的26%。

    针对电动车充电而违规拉线导致火灾的问题,客观上居民日常出行用电动车需要充电,如果一味地堵,就存在一系列矛盾。结合老城区的特点,在排查和调研的基础上,该街道把堵与疏有机地结合起来,主要采取了以下方面的措施:一是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旧车棚的改造。在推进老旧小区车棚安装门禁系统,给每个小区车棚安装消防设施设备时,把电动车充电装置纳入整个工程之中,统一安装电动车充电装置。通过改造,同时把老旧小区原来看车棚的人员进行了全部清退,有效地解决了车棚内乱堆物、乱拉电线、使用大功率电器等问题,有力地消除了乱拉电线充电的问题。如2015年街道实施的小区消防实事工程中,对13个社区、15个老旧小区、20个车棚,统一安装了电动车充电装置。

    二是推进户外电动车充电停车棚建设。对部分居民“飞线”充电存在的隐患进行改造,由于辖区内已建停车棚无法满足居民的停车需求及充电需求,设想有条件的社区可以安装户外简易的充电停车棚,主要是通过“三个一点”的方式(街道补贴一点、业委会出一点、居民拿一点)对有条件的小区逐步实施安装,逐步推进,全面铺开。小区业委会联合物业公司征询意见,意见通过后,由小区物业公司具体实施,确保24小时内有小区巡查人员进行安全检查。通过街道引导、社区牵头、物业实施的办法,目前该街道有35个车棚安装了充电设备。

    三是推进电动车停车棚专用充电装置建设。在非机动车停车棚内安装正规的充电装置,与物业公司和业委会协调,通过政府、业委会和业主各自分摊一部分的形式,来解决充电难问题。设想安装专用充电装置,该设备必须通过国家质监局检测,并带有漏电保护和自动断电功能,电瓶老化的电动车无法进行充电。并对因充电设备造成的火灾损失有相关的保险责任,大大提高了车库充电的安全系数。同时,推进停车棚门禁系统建设。安装门禁系统后可避免人为看管不规范现象,非停放人员不能随意进出车棚,使得车棚功能单一,安全环境有保障。通过2015年至2017年的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和门禁系统的改造工程等不同的形式,目前已有22个车棚安装了专用电动车充电装置。同时,在全面对老旧小区的电动车充电进行全面排摸的基础上,把此项工作列入街道下一年度安全工作改造计划和十三五规划之中。

    通过几年的努力,该街道17个社区60个自然小区累计完成了1625个电动车限时充电插座,居民只要用刷卡或投币的方式,就能给电动车充电6小时,可服务近6000户小区居民。通过安装电动车充电装置,逐步解决了老旧小区居民充电难的问题,极大地减少了运用“飞线”充电问题,改造前隐患多,改造后正规有序。目前街道辖区内居民小区火灾数逐年在减少,而因电动车充电而引起的火灾比例明显呈下降趋势。

    专家解读

    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院长孙建平:

    社区管理需与时俱进 法制建设任重道远

    电动车乱停乱放不能全怪居民不自觉,有的小区客观上也没条件充电。不少小区在建设之初没有考虑到停车问题、电动车充电设施、绿化、社区服务等。老旧小区的综合改造以前也只考虑厨房、卫生间的改造,对公共环境考虑得相对较少。

    我们最近在对虹口三种不同类型的小区做调研,了解住宅小区的运营风险,电动车没地方充电属于管理风险的一种。电动车管理主体是谁?没地方充电怎么办?我们既要疏又要堵,实在不行物业还可以引进法律顾问,给屡屡违法的居民发律师函等。如何解决电动车等社区管理风险需要持续探索,我们不支持“飞线”,但要客观分析其为何存在的深层次原因。

    甚至于有的场地有关部门可以回购回来作为停车场地,否则相关法规就会成一纸空文。

    记者手记

    杜绝乱停放乱充电还需提升居民安全意识

    和共享单车一样,记者在实地调查走访时发现,几乎所有采取“飞线”办法的居民都是本着就近停放原则,图方便。“没地方充电”是他们对法规视而不见的无奈之举。如果“一刀切”的话极易引发矛盾。对此,一些社区采取了聪明的办法,先疏后堵,先给你打造智能充电停车棚,再“邀君入棚”。有的还人性化地使用微信扫码开门等做法,做到防火防盗。

    在采访中,不少居民其实也缺乏安全意识,他们认为充电引发的火灾属于极小概率事件,甚至部分物业工作人员也是抱着这样的态度。消防部门是否可以将一些模拟的小微消防演习来一个“电动车版”的,毕竟对于大部分居民来说,眼见才可能为实。此外,对于停车场地实在不宽裕的老旧小区,是否可以采取共享停车车棚的方式?种种方案出炉极为考验现代“小巷总理”的社区治理能力。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