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 “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在沪开幕 用电影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 “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在沪开幕 用电影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时间:2017-12-12 15:39:07  来源:东方网  作者:刘春霞

    图片说明:小观众陆续入场。受访者供图

    东方网12月12日消息:据《青年报》报道,以“携手新时代,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近日在上海开幕。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广大中小学生将有机会参与6大板块、60项精彩的影视活动,共同庆祝属于自己的“影视嘉年华”。

    中小学生迎来一周“影视嘉年华”

    “《战狼》《大闹天宫》,许多影片我都好想看。”明珠小学五年级学生曹亦辰,看着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推荐影片,欣喜地和母亲讨论起来。对于刚看完《寻梦环游记》的小曹来说,每次看电影不仅是休闲和享受,还是和母亲增进感情的好机会,这次有这么多官方推荐的好电影,怎么舍得错过。

    与2015年第一届“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相比,本届电影周向全国中小学生推介影片数从16部增加到了31部。其中影院展映部分共推介了16部类型丰富的影片:包含《战狼2》《湄公河行动》《我的战争》《建军大业》《十八洞村》等一批口碑佳作;动画片方面经典与创新结合,选取了《大闹天宫》(复映版)和《摇滚藏獒》两部影片;不久前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上获奖的两部儿童片《天籁梦想》《旋风女队》以及入围影片《麦豆的夏天》也收进了本次的展映片目;纪录片则选取了《我在故宫修文物》和《地球:神奇的一天》。另外15部影片主要以儿童片为主,将通过电视台、网络和校园院线等方式进行展映。

    据介绍,本届“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分为“优秀影片展映”、“微电影征集与评选”、“电影教育进课堂”、“影视教育主题论坛”、“影视教育观摩考察”、“电影周开闭幕式”等六大板块,每个板块的活动都是精心设计,内容精彩纷呈。电影周期间,主办方将通过影院、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推广由中小学生观看推荐的优秀影片,请学生在官方网站投票评选最喜爱的电影,并在12月16日的闭幕式上公布答案。

    作为复旦二附中影视社团的指导老师,施伟妍除了组织学生观看优秀影片外,还对电影周的“微电影征集”、“影视教育主题论坛”两个板块很关注。“电影周将征集各地中小学生拍摄的阳光向上的微电影,并上传到官方网站供学生点播观看。”正在筹备学校微电影节、指导学生拍摄的施伟妍,特别希望从入选的微电影中收集灵感,启发思考。

    “德”“美”融合的艺术“大课堂”

    中小学影视教育肩负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思想道德建设、艺术人文素养提升的重要使命。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表示,上海已建立市文教结合工作协调小组,积极推进落实本市文教结合工作包括影视教育等各项任务,文教结合、“德”“美”融合,使得课堂变大,学生有更为强烈的获得感。他认为,应将电影艺术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发挥影视艺术综合育人作用,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同时,要探索构建学校影视教育协同育人机制,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整合优化文化资源为载体,不断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手段。

    “看完这段3分钟的《秀才赶考》短片,你会怎么为秀才解梦;如果你遭遇刚才《疯狂动物城》兔子的尴尬,一家人都反对你去追求梦想,你会怎么处理……”走进杨浦区民星中学心理教师丁丽的教室,学生们最喜欢的就是看丁老师精心准备的视频后,参与讨论和小结。在课堂上,情绪ABC、生涯指导等一个个专业的知识点,经过影片切入、角色代入、小组探讨,慢慢变得清晰。“心理学知识偏理论,只有让它更接近学生实际生活,才能更好引导并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影视可以在其中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丁丽说。

    在民星中学,类似的教学已经遍及除体育课外所有学科门类,建立了500多个视频资源组成的影视教学资源库,形成了《与你一起看电影》等一批校本教材。

    目前,在上海有一批像民星中学这样的学校,已实现了影视教育与德育、语文、科学、历史、地理、艺术等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发挥综合育人作用,这正是上海主推的“电影阳光行”影视教育成果之一。而影视教育也已成为“德”“美”融合、文教结合,让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一种创新教育方式。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