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 金灿荣:“走出去”的中国“行稳方能致远”
  • 金灿荣:“走出去”的中国“行稳方能致远”

    时间:2017-12-11 16:21:05  来源:东方网  作者:桑怡、刘晓晶

    >>专题:第七届世界中国学论坛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金灿荣。

    东方网记者桑怡、刘晓晶12月10日报道:今天下午,第七届世界中国学论坛进入圆桌会议议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金灿荣在第五圆桌发表演讲并接受东方网记者专访。金灿荣谈到中国战略选择时,反复强调“行稳致远”。

    金灿荣说,未来十年世界发展的总体趋势表明,世界的不确定性将持续提升。而十九大报告向世界宣示了中国的战略选择,它不仅具有极其深刻的历史意义,也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注入了一股强大的确定性。“未来十年,‘新加坡’模式是我们的一个选择。”金灿荣说,战后在全球发展尤其是东亚发展的过程中,“新加坡模式”被证明是一个成功的、适应于东亚文化圈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让“筷子文化”国家在发展现代化的过程中受益良多。但中国与新加坡的内外条件有很大不同,因此,中国人民如何依靠智慧,在发展中调整战略就变得尤为重要。“要走得慢、走得稳这是基础条件”。

    金灿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反复强调,在推进中国战略选择的过程中一定要“行稳致远”。金灿荣说,中国推进全球化必然要“走出去”,而且现在也正是中国“走出去”的正确时机。“这时步子要慢、要稳。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国既要保持战略定力,同时,更要避免战略冒进。”比如,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以经济合作为先,突出市场经济。“尤其可以利用民企带动,如果民企顾虑较重,可以由政府组织、帮助。”同时,避免战略冒进,一要适应市场、二要遵循国际惯例、三要融入当地文化习惯。

    金灿荣说,环视全球,欧美国家对全球化的态度发生了明显转变,致使全球化动力不足。许多在第一轮全球化中受益的国家,此时希望有人能继续引领他们。对于中国应对全球化的积极态度和作为,他们深表欢迎。而欧美同样欢迎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但又惧怕竞争,因而产生了矛盾心态。

    总的来说,金灿荣对中国未来发展及为全球贡献力量亦抱着足够的信心。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