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 沪“最严控烟令”落地八个月 室内PM2.5平均浓度减半
  • 沪“最严控烟令”落地八个月 室内PM2.5平均浓度减半

    时间:2017-12-09 15:58:01  来源:文汇报  作者:唐闻佳

    被称为“最严控烟令”的上海室内全面禁烟条例落地已有八个月,昨天第四届中国健康传播学术年会上传出好消息,该条例已发挥可喜效力,最新测评显示,上海室内PM2.5平均浓度下降近一半。

    本次中国健康传播学术年会由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促进与教育分会、上海市学校卫生保健协会共同主办,在其分论坛“健康传播视野下的控烟实践”,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控烟研究中心主任郑频频教授介绍了她所在团队在上海控烟新条例实施前后,对部分公共场所控烟效果监测的结果。

    今年3月1日起,新版《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正式实施。郑频频团队选择了控烟难度相对较大的一些场所,包括办公楼宇、宾馆、餐厅、酒吧、KTV、游艺厅、农贸市场等。每类场所各选择20处,涵盖了包括城区和郊区,分别在今年2月新控烟条例实施前夕,以及5月底条例实施三个月后,采用现场观察和室内PM2.5浓度测定的方法,评估这些场所的实施效果。

    观察结果发现,新控烟条例实施整体良好,具体来说,禁烟标识张贴比例总体达到88%,40%的场所还设置了额外的控烟宣传,而室内吸烟区和烟具基本取消,室内吸烟现象明显好转。

    这其中,火车站、汽车站等交通枢纽场所在全面取消室内吸烟室后运行良好,餐厅就餐期间的吸烟现象从原来的39%下降到11%,酒吧、游艺厅等娱乐性场所,吸烟现象虽依然存在,但吸烟人数明显减少。

    该研究也发现,农贸市场作为一个最贴近市民生活的公共场所,还需要更多的监管。

    总体而言,该研究显示,无论是郊区还是城区,都体现了条例实施后吸烟现象减少这一趋势。新控烟条例的实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比如他们的研究数据显示,新条例实施后,室内PM2.5的平均浓度从之前的105微克/立方米下降到64微克/立方米,比之前减少了近一半。另外,之前担忧的新条例实施可能导致男卫生间吸烟会更加严重的现象并没有出现,男卫生间的PM2.5浓度从之前的170微克/立方米下降到115微克/立方米,减少了约三分之一。

    该团队对一些经营性场所的人流量也进行了比较,新条例实施前后各场所客流量并没明显变化,说明条例的实施并没对这些场所的运营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该团队还在法规实施前后,在三个区的22家餐厅放置被动式尼古丁采样监测器,连续一周收集和测量空气中的尼古丁浓度,更为特异性地监测环境烟雾暴露水平,直接评估条例实施前后的变化。结果发现,餐厅的大厅区域尼古丁浓度的平均水平从之前的1.18微克/立方米下降到0.63微克/立方米,而餐厅男卫生间的尼古丁浓度也从原来的3.97微克/立方米下降到1.59微克/立方米,证实了餐厅控烟初见成效。

    这些研究通过三种评估方法证明了在上海实施新的控烟条例之后,室内公共场所的控烟宣传全面覆盖、吸烟现象大量减少、空气质量明显好转,研究证明,上海的室内无烟政策可行、有效。

    市卫计委健康促进处唐琼称,上海实施新版控烟条例,建立有效的协同机制是控烟执法的关键,新条例中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无烟的政策为控烟执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而各部门协同合作、媒体的倡导、志愿者的参与,这样的健康共治促进了法律的有效实施,实施效果获得八成公众的认可和肯定。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