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旅游经济 > 非遗会客厅:见人见物见生活
  • 非遗会客厅:见人见物见生活

    时间:2019-03-23 22:57:56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作者: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21讯(记者 裴小阁)3月20日,由北京京城非遗人才创新发展联盟主办的京城非遗会客厅首期沙龙活动在京举行。

    见人见物见生活,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理念。据介绍,京城非遗会客厅旨在通过非遗传承人的亲身讲述和互动,让大众了解非遗技艺传承人及其背后的非遗故事,为社会大众搭建一个沟通的平台,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扩大传统文化影响力,使得更多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惠及社会和大众,得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

    活动中,雕漆技艺北京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志刚,北京市非遗文化项目“北京蒙镶”代表性传承人吴中凤,“泥人张彩塑”(北京支)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姚晓静三位大师分别从三项非遗技艺传承、非遗作品、传统文化创新等进行了现场分享。

    雕漆技艺发源于唐代的四川、云南一带,兴于宋代,元明清三代则经历了从繁荣到近乎失传的跌宕。李志刚介绍,雕漆技艺的工艺过程十分复杂,要经过设计、制胎、烧蓝、作地、涂漆、画工、雕刻、抛磨、做里、做旧10道工序。

    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雕漆技艺传承人李志刚现场嘉宾分享交流。北京京城非遗人才创新发展联盟供图

    “泥人张”彩塑创始于清代末年,迄今已有180年历史,创始人张明山是清末北方雕塑的代表性人物。姚晓静介绍,“泥人张”彩塑技艺已传承六代,作品遍布京津两地。泥人张彩塑在造型方法上分“拍、削、压、滚”,彩绘讲究一新、二清、三齐、四跳,用笔要落笔迅速,薄厚均匀。

    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泥人张彩塑”技艺传承人姚晓静向媒体记者介绍泥人技艺。北京京城非遗人才创新发展联盟供图

    蒙镶工艺据可考的历史可以赘述到1862年,是清代皇家传承工艺,兼具藏传佛教古朴、大方和皇家用品精美、华丽的风格特点,清代末年,蒙镶工艺开始逐渐在民间传承。吴中凤介绍,其本人自16岁起开始学习蒙镶技艺,2011年蒙镶被列入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吴中凤成为了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蒙镶技艺传承人吴中凤向现场嘉宾讲述创作历程。北京京城非遗人才创新发展联盟供图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