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股票大盘 > 石四药:业绩增长是为卖个好价钱?
  • 石四药:业绩增长是为卖个好价钱?

    时间:2016-11-29 14:18:14  来源:  作者:
    石四药(02005):业绩增长是为卖个好价钱?<
    作为国内大输液排名第三的石四药集团(02005)(以下简称“石四药”)近年来可谓命运多舛:一方面遭遇着国家“限抗令”管控,另一方面又被石家庄“利剑斩污”的环保要求而被迫停产。在如此多不利因素影响下,业界机构对其未来也是普遍处于观望中。

    纵然机构处于观望,但据智通财经观察,自2016年以来,石四药股价较2015年四季度得到猛然回升,且截止目前的11个月,其表现一直较为平稳,期内最高涨幅超过13.93%,最高报2.82港元;最低跌幅为6.04%,最低报2.08港元。与同类企业A股上市公司科伦药业(002422,股吧)(002422)、华润双鹤(600062,股吧)(600062)等相比,处于优势。

    石四药(02005):业绩增长是为卖个好价钱?<
    政策洪流致行业发展放缓

    国际上,一直有着“能口服绝不注射,能注射绝不静脉给药”的常规原则。但输液在国内医疗机构中却普遍常见,在流感季节,大型医院多见“吊瓶森林”。在“吊瓶森林”的震撼中,输液危害也不断被爆出。出于国民健康考虑,2012年,原国家卫生部发布“限抗令”,要求三级综合医院使用抗菌药品种不超过50种,二级综合医院使用抗菌药品种不超过35种,儿童医院使用抗菌药品种原则上不超过50种,妇产医院(含妇幼保健院)使用抗菌药品种原则上不超过40种。

    “限抗令”下,国内医疗机构无论是在输液用量还是输液品种均大幅下降。实施“限抗”后,安徽省门诊输液率下降9.55%,急诊输液率下降16.14%,输液总量下降约30%;而输液细分品种中,氯化钠、葡萄糖、果糖等直线下滑。

    氯化钠输液剂用药从2014年高达16%的增长率直线下滑,降到2015年仅为2.96%。在进一步叫停门诊输液形势下,2016年上半年氯化钠输液市场为9.25亿元,预测全年增长率为2.65%;葡萄糖输液剂用药从2016年上半年数据看,总量为2.644亿元,保守推算,年增长率超不过0.5%;果糖输液2015年达到了2.69亿元,同比上年下滑了3.04%,而2016年上半年仅为1.24为亿元,预计全年下滑7.75%。

    在不利的大环境下,国内大输液巨头业绩纷纷下滑。如科伦药业,2015年净利润、营业收入双双出现负增长,净利润跌幅为历年最高,超过了35%;华润双鹤2014年营业收入、净利润两项降幅一度超过了37%。

    而作为国内大输液三巨头之一、港股上市公司的石四药虽然未出现明显下滑,但智通财经观察到,其增长速度也趋于放缓。据2015年年报显示,全年收益为22.21亿港元(单位同下)(2014年:20.91亿),按年增长6.2%;毛利为10.49亿(2014年:10.65亿),毛利率为47.2%,较去年50.9%下跌3.7个百分点。其中,静脉输液产品的销售占20.06亿(2014年:19.40亿),按年增长3.4%。

    石四药(02005):业绩增长是为卖个好价钱?<
    虽然仍旧在增长,但从静脉输液产品细分产品来看,除非PVC软袋输液及直立式软袋的销售较2014年上升了12.2%外,PP塑瓶输液(销售为5.02亿,占静脉输液的总销售25.1%,较去年下跌9.7%)、玻璃瓶输液(销售为2.26亿,占静脉输液的总销售11.3%,较去年下跌7.9%)的销量均在下滑。也因为业绩压力,该公司未派末期息。

    发展到2016上半年,石四药收益较2015年同期10.6亿增加4.5%至11.09亿。当中,来自静脉输液的收益为9.64亿(2015年6月30日:9.63亿),较去年同期上升0.1%。其中,PP塑瓶输液收益为2.39亿,较同期回升了不到0.6%;但玻璃瓶输液的收益却呈现大幅度下降,较同期下滑减少了13.6%。

    石四药(02005):业绩增长是为卖个好价钱?<
    行业下行,石四药却实现逆增长,实属神奇。针对逆增长,石四药在财报中解释到,是因为不断通过调整投标策略、优化产品组合、开发新市场和新产品、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等措施的结果。对于这一解释,投资者们也颇为满意:截止2016年11月止11个月,石四药股价较2015年四季度得到大幅度回暖。

    石四药(02005):业绩增长是为卖个好价钱?<
    财务、运营成本逐年激增

    营收逆增长的同时,智通财经也发现,石四药的财务成本也在猛增。财报显示,2015年,该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的财务成本上升30.8%至6511万(2014年:4977万)。造成财务成本增加的原因,石四药表示,主要是银行借贷的平均余额和人民币贬值所致以及外汇亏损较2014年增加所致。

    纵然是因汇率问题导致财务成本增加大幅度增加,但不能忽视的是,由于行业下行,医药企业普遍采取了“兼并收购”的方式以扩大自己市场份额,而这一方式往往都是通过向银行借贷而进行的,最终造成自己财务成本大比例增加。石四药的财务成本问题显然也与之密切。

    2015年9月,石四药订立协议,以人民币1.81亿的代价收购全资附属公司江苏博生医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用于原材料的供应需求。买方将以现金向卖方全数支付初步代价,其中石四药支付人民币8893万、石家庄四药支付人民币9256万。

    在收购完成后,2016年上半年,石四药的财务成本也并未得到下降,反而还在继续增长。截至2016年6月30日止6个月,该公司的财务成本为2728万(2015年6月30日:2081万),主要与银行借款相关。财务成本上升31.1%主要由于银行借贷的平均余额相比去年同期上升。

    石四药(02005):业绩增长是为卖个好价钱?<
    财务费用增长的同时,石四药运营成本也给其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截至2016年6月30日止6个月,销售及分销成本约为1.57亿(2015年6月30日:1.16亿),较去年同期增加34.8%。主要包括约1.24亿(2015年6月30日:8475万)的运输成本、约979万(2015年6月30日:896万)的差旅及其他开支以及约1247万(2015年6月30日:375万)的销售及市场推广员工薪金开支。

    财务费用、运营成本双双增长的背后,也导致石四药资本负债比率(界定为借款减现金及现金等值物除以资本总额减非控股权益)减少。由2015年12月31日的38.1%下降至2016年6月30日的34.5%。侧面反映了该公司经营缺乏一定活力。

    科伦药业强势入股

    在诸多不利因素制约下,石四药还能利用业绩保障股价平稳回暖,的确令人惊叹。但惊叹背后,不难发现这一切或与国内大输液绝对巨头科伦药业有关。

    科伦药业于2012年就曾想进入利君国际(石四药前身),不料被港交所以“一致行动人,未来可能触发全面收购”为理而否决。直到2014年6月,利君国际宣布,获主要股东君联实业告知,拟按每股2.75元之价格分别向第三方、集团主要股东兼董事曲继广,及独立企业投资者,出售5.15亿股、1.1亿股及1.45亿股股份,即合共约7.7亿股,占集团已发行股本约26.28%,套现约21.17亿元。而其中,科伦药业以3.98亿的代价接盘1.45亿股,占比4.96%,而进入石四药。

    此后,科伦药业又分别于2015年12月、2016年3月,场内增持230万股以及186.8万股,将持股占比提高至10.02%。

    石四药(02005):业绩增长是为卖个好价钱?<
    对于科伦药业的入股,石四药相关负责人曾公开解释,石四药可利用科伦药业的相关资源扩大市场份额和规模,属于战略上的强强合作。的确,随着科伦药业的进入,石四药产能和规模效益得到极大释放。2016年上半年,石四药拥有大输液生产线17条,产能总规模达到16亿瓶(袋),堪称全国最大单一工厂。

    石四药(02005):业绩增长是为卖个好价钱?<
    而持股占比例扩大至10.02后,科伦药业似乎并不满足。2016年10月19日,该公司又通过场内增持石四药好仓693万股,耗资1869.021万港币,成交均价2.697港币,最高成交价2.72港币。变动后持有权益4.0305亿股,于公司已发行股份占比14.17%。

    在进入后,由于业务几乎雷同。不少人士猜测,其两家或存在整合的可能性。科伦药业也官方公开回复:关于收购事项公司会根据实际情况谨慎考虑,亦不排除未来继续的可能性。截止2016年3月30日,公司持有石四药集团11.05%的股份(12月发文6%),输液行业领先企业的优势整合是国家鼓励的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向。通过行业整合,公司将继续扩大和稳固输液行业的绝对领先地位。

    从科伦药业的回复中,不难看出,石四药在某种程度的确存在被收购的可能。但按石四药此前(分拆西安利君(石四药前身)、新任大股东增持、让龙头企业入股、努力提升业绩等)的系列操作手法,或是纯粹想稳步抬高股价,博得身价最大化罢了。

    面对环保、限抗令等宏观政策,财务、运营成本增加和“居心叵测”的科伦药业等因素影响,石四药的未来或仍有待观察。依据当前2.61港元的股价,对应2016年业绩约18倍的PE估值以及“被收购”等流言的炒作,其发展还有较大的空间,投资者不妨积极关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