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股票大盘 > 华润医药赴港上市 资源整合面临压力
  • 华润医药赴港上市 资源整合面临压力

    时间:2016-10-18 00:44:31  来源:  作者:

    北京商报讯 (记者 方彬楠 王潇立)筹谋上市已久的华润医药终于得偿所愿。昨日,华润医药正式公开招股,公司发行15.43亿股,集资总额约为17亿-20亿美元,并预期在10月28日正式挂牌交易。尽管华润医药此番整体上市对于未来的并购和扩张大有裨益,但在分析人士看来,华润医药也面临着资源整合的压力,加之此前资本市场宝能系举牌“搅局”,完成赴港上市的华润医药前途依旧存在变数。

    几经坎坷之后,华润医药上市靴子终于落地。昨日消息显示,华润医药上市引入基础投资者阵容强大,其中包括中国人寿、安邦保险及利福中国主席刘銮鸿等,认购股份规模相当于集资额约45%。招股书中,华润医药同时阐明了拟募集资金的用处:45%用于中国的战略收购,以扩大制药及医药分销业务;15%用做就医药分销业务在中国建立更先进的物流中心及仓库;10%投资于研发平台;10%用做改进及升级公司的信息技术系统;10%用做偿还公司部分未偿还债券,10%用做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据悉,华润医药的业务包括制药、医药分销、药品零售。从招股书中可以看到,华润医药旗下目前共生产和营销494种药品,其中有6种医药产品的年收入在10亿港元以上,包括阿胶块、基础输液、感冒灵、复方阿胶浆、中药配方颗粒以及降压0号。

    数据显示,华润医药近三年的总收益及年内溢利均为逐年递增。2015年,华润医药的总收益为1465.68亿港元(约1255.5亿元人民币),年内溢利60.8亿港元(约52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为15.8%。华润医药首席执行官兼总裁王春城表示,选择在香港上市,是华润医药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一步,但未来公司的业务重心仍是中国市场。

    成功上市的华润医药面前并非一片坦途,资本市场上仍面临“野蛮人”搅局,其中最大的风险是宝能系的“搅局”。今年8月,华润医药子公司东阿阿胶(000423,股吧)在半年报中指出,宝能系旗下的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海利年年产品在二季度又对东阿阿胶进行了增持,目前宝能系已经成为东阿阿胶的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接近5%的举牌红线。

    对此,华润医药也在第一时间进行了“防守反击”,在二季度增持了东阿阿胶4.66%的股份,借此巩固控股地位。对于华润医药来说,东阿阿胶的重要性非同一般。华润医药目前为东阿阿胶的单一最大股东,且能够控制东阿阿胶董事会。因此,在此次上市申请文件中,华润医药将东阿阿胶的经营业绩合并报表。2015年,东阿阿胶分别带来华润医药拥有人应占年内总收益及净利润的4.6%及9.3%。在招股书中,华润医药也明确表示,若失去对东阿阿胶的控制权,华润医药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业务前景可能会遭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除资本市场外,业务资源整合也将是华润医药面临的巨大难题。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认为,目前,华润医药旗下3家在A股上市的子公司的经营状态基本都陷入了缓慢增长。以东阿阿胶为例,作为国人熟知的滋补保健品,东阿阿胶连年盈利,自2010年到2015年五年时间,东阿阿胶收入增长1倍有余;扣非净利润甚至增长约2倍。但这一成绩主要来自其十年来先后16次的提价。近年来,东阿阿胶开始打破产品的单一化,推出了一些新产品,如“桃花姬”,但伴随而来的销售费用大幅增长,同样反映了其在成本控制方面的弱点。

    史立臣还表示,虽然近三年来华润医药的总体业绩呈持续增长态势,但旗下3家A股上市公司业绩都颇显低迷。华润医药整体的业绩增长已经逐渐触及天花板,而资本层面的运作是不能够完全支撑经营层面运作的。并购模式让华润医药在短期内规模迅速扩张,但也需承担医药行业下滑的风险。上市之后,如何对内部资源进行有效率的提升,让旗下的老品牌焕发活力,华润医药也面临着一定的考验。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