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股票大盘 > 回购金额创历史新高:港股新一轮上涨信号?
  • 回购金额创历史新高:港股新一轮上涨信号?

    时间:2016-07-25 02:50:29  来源:  作者:

    香港是个重视股东回报的市场。除了以较高的分红比例回馈投资者以外,回购是最常见的回报股东的方式。公司将回购的股票作为库存股保留,不再属于发行在外的股票,且不参与每股收益的计算和分配。库存股日后可移作他用,如发行可转换债券、雇员福利计划等。我们认为,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的港股上市公司回购潮,可能是成就港股新一轮行情中被忽略的推动力。

    自2015年7月开始,港股市场上出现了573例公司回购,累计规模高达307亿港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今年1至6月回购股票的金额总和逾100亿港币,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175%。

    过去12个月回购金额最多的行业是地产建筑业、消费品制造业、金融业。其中,恒大地产过去一年已累计回购了13.1%的总股本,居全部港股之首。

    以史为鉴,回购潮可能是未来股价上涨的先行信号。港股此前经历过三轮公司回购潮,均在熊市中发生,反映在恒生指数价格与公司回购数量呈现负相关走势,且后续均伴随着一波上涨行情。(1)第一轮明显回购潮发生在全球金融危机时期,2008年港股公司回购金额总计达175亿港元,恒指全年下跌48.3%,而在接下来的12个月内上涨52%。(2)第二轮回购潮发生在2011年下半年至2012年上半年,共回购121亿港元,恒指在这段时期下跌13.2%,在随后的6个月的时间上涨16.5%。(3)第三轮回购潮出现在2014年上半年,累计回购金额100亿港元,随后开启一波牛市,并于2015年4月恒指突破28000点。

    此次回购潮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逾300亿港元的回购力度超过以往任何时期。这段时期恒指累计下跌17.5%。

    如此大规模回购,用意何在?我们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提高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水平,提升公司投资价值(案例:和美医疗)。(2)员工激励计划,以回购的股票作为奖励优秀员工的股票储备(案例:科通芯城)。(3)向市场传递股价被低估的信号,有利于稳定和提高本公司股票价格(案例:神州租车)。(4)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降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进而提升企业利润率(案例:碧桂园)。(5)通过股票回购,减少外部流通股的数量,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司被敌意收购的风险,也可为将来私有化退市乃至分拆上市做准备(案例:美国吉列)。

    港股估值较低,如果仅是小规模的回购对公司股价影响通常不大,只有在回购过程中给投资者树立价值标杆并引发跟投,才能实现回购价值的最大化。因此我们筛选出过去十二个月回购比例大于发行股本3%,现价仍低于或接近于近期回购均价的股票,以及过去一年回购金额在5000万港元以上,市盈率低于20倍且处于自身历史估值低位的股票池:恒大地产,云游控股,辉山乳业,巨腾国际,爪哇控股,金鹰商贸,普华和顺,香港中旅,亚洲金融,IGG,中国旺旺。从安全边际的角度来看,回购对这些公司价值重塑会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风险提示:回购可能也意味着企业由于缺乏好的投资项目而不愿意进一步投资,只能选择用现金来回购股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