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云南新闻 > 别让寒假成为孩子的“第三学期”
  • 别让寒假成为孩子的“第三学期”

    时间:2019-01-10 15:37:21  来源:  作者:

    原标题:别让寒假成为孩子的“第三学期”

    本周,文山州大部分中小学生将迎来期末考试阶段,意味着寒假即将来临,那么问题又来了,要不要送孩子去辅导班?

    “不怕同桌是学霸,就怕学霸过寒假”。每逢假期前夕,这句顺口溜就会高频出现。确实,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假期的主角是孩子的学业。

    在文山实验小学读二年级女生小英,平时成绩还不错,但她妈妈还是给她寒假报了数学和作文辅导两个班。数学从1月12日开始到2月3日(年二十九),每天两小时。小英妈妈告诉记者:“其实我也不想报班,想让她玩一玩,但跟其他家长比起来,我算报的少的了,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有些家长数学、语文、英语都报,还考这个级那个级的。”

    这不算夸张的,小英妈妈说,她在家长群里看到,有个孩子的最后一节数学课,上到年三十才结束。另一个孩子寒假第一周上课,过年回老家几天后,又要赶回来上课了,算起来,整个寒假只休息了四五天,想起都害怕。

    采访中记者发现,今年“线上辅导”的学习方式逐渐受到孩子和家长们的青睐。一名小学生告诉记者,在校时他就已经接触过各种线上辅导软件,趣味性强、生动灵活、可反复观看,很受同学们喜爱。

    对于培训机构来说,假期无疑是一年中最好的旺季。很多家长平时要上班,假期孩子没人管,只得送到培训机构,既有人管,又能学到点东西。每个学期的放假前两周,各式各样的假期培训广告便开始在学校门口现身了。组团报名现金优惠、扫描二维码送小礼物等等,各种促销手段吸引了不少家长和学生的眼球。培训辅导班的形式也是五花八门,包括课业辅导、兴趣爱好培养和艺术类专业培训等多种项目。

    一家培训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很多家长因为没有时间照看孩子,希望他们能够开设每天上课的特训班。但他建议家长,孩子假期培训,特别是艺术特长类的培训不宜过于密集。“正常安排的话,安排一周两到三节课,也有利于孩子学习,不建议上那么密集的课,孩子完全不能吸收。”

    李爸是一家广告公司的老总,他对孩子的要求,在其他家长看来,一直有些另类。比如,不让孩子上培训班,他认为吃透课堂教的内容,偶尔加点课外习题就够了。但是兴趣类的体验,还有各种运动项目,参加很多,比如羽毛球、围棋、书法等。孩子有兴趣探索,他就陪着去。“每年寒暑假,都会回四川老家。但是不算深度游,这次想让儿子去和爷爷奶奶多处一下,听听祖辈如何干活的,了解了解农村的生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绘画、书法、口才类的兴趣班属于是传统热门项目。也有不少培训机构推出一些“高大上”的培训课程,如网球、珠心算、魔方等等。

    培训辅导班的火热,背后是家长“千焦百虑”的心。现在的孩子的假期生活越来越丰富,80、90后家长越来越舍得花钱,但是,教育孩子不能抱着攀比的心态,别人学我也要学。现在文山也有一些夏令营、冬令营之类的实践活动,既能锻炼孩子的独立性,还能辅导假期作业。类似这样的假期实践性活动值得推荐。

    假期怎么安排最合理?来听听老师们怎么说。

    记者采访了几位班主任老师,教龄20多年的班主任王老师说,每年放假前,她都会对孩子们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假期安全。二是多出去走走看看。三是预留三分之一的时间学习,三分之一的时间锻炼身体。

    “寒假本来就比较短,但很多家长还是报了很多的培训班,我也觉得有点多,适可而止很重要。因为身体是第一位的。所以,我布置寒假作业,也不算多,只要规划好时间都能轻松按时完成。”王老师说,出游比较推荐亲子游,去哪儿无所谓,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行。

    另一位年轻的班主任袁老师,有不少有趣的设想:“我们班是三年级的娃了,可以多帮家里做点事。可以多搜集些老家的‘年味’、趣事,传统食物也行,到开学来到班上来跟大家一起分享。”

    “孩子要有快乐的童年,家长们不能完全把孩子丢在兴趣班里,如此一来,孩子也容易出现厌学的心态。”一幼儿园园长王女士建议,对于低年龄段的孩子而言,家长在选择兴趣班时,要尊重孩子的兴趣,有针对性地选择培训班,但家长不应过分“压榨”孩子的假期时间,尊重孩子的天性才是最重要的,不要把假期当成孩子的“第三学期”。

    (记者李正红)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