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云南新闻 > 独龙江乡:建设新家园 过上好日子
  • 独龙江乡:建设新家园 过上好日子

    时间:2019-08-08 18:41:55  来源:  作者:

    原标题:独龙江乡全面推动脱贫巩固工程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设新家园过上好日子

    “最美庭院建设补助资金不多,主要是以奖代补。大家有没有信心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好?”

    “没有补助我们也要干。日子好了,应该把环境整得更好。”

    近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独龙江乡工作组组长高松到巴坡村开展最美庭院建设动员,独龙族群众积极响应。村民自带锄头、扫帚,清理水沟,搬运垃圾,在自家庭院植树种草,围竹栏杆,整理内务卫生。

    今年5月,怒江州印发《独龙江乡“巩固脱贫成效、实施乡村振兴”行动方案》,在去年脱贫摘帽的基础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三大目标、六大行动和65项具体工作。

    几个月来,三百里独龙江峡谷,草果香飘四野,重楼郁郁葱葱,校园书声琅琅……工作队员进村入户细化巩固脱贫成效具体措施;施工队伍抢在雨季之前修建江堤、公路;农技人员田间地头送“技”上门;群众进林间、下田埂,转观念、学技能、忙耕耘。大家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建设美好新家园。

    脱贫成效巩固忙

    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在后头。去年,独龙江乡脱贫摘帽后,乡党委、乡政府对标巩固“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任务,对全乡6个行政村28个安置点1079户的基础设施和安置房进行了走访调查,共梳理出48项问题,并就产业发展等脱贫成效的巩固措施、任务,提出了具体的实施举措。

    产业兴,百姓富。独龙江乡把培育绿色生态农业作为巩固脱贫成效的核心举措,不仅增加草果种植规模,还建设烘干厂房,打造独龙草果蜜、草果香水、草果花酒、草果编织品等旅游特色商品,延伸草果产业链。结合各村土壤、气候条件,适度发展羊肚菌、葛根、黄精等种植业和独龙牛、独龙鸡、独龙蜂等养殖业。初步形成了“近抓农产品保鲜销售、远抓线上产品加工”和“基层党建+产业扶贫”的精准产业扶贫发展新思路。

    独龙江畔的密林里,贡山农科局高级农艺师陈秀花早出晚归,领着独龙族群众开展中药材示范种植项目建设。“独龙江乡独特的气候非常适合发展中药材,我们和省里的专家工作站合作,帮助独龙族群众提高规范种植中药材水平,向科技要效益,实现增收致富。”陈秀花说,3年前,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成立了由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张金渝领衔的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今年,工作站在独龙江乡示范种植滇重楼50亩,涉及农户67户,248人受益;种植滇黄精100亩,涉及农户45户,119人受益;发放葛根种924338苗,折合种植面积达1211亩。

    “产业发展了,土地收益增加了,独龙族群众长远致富就有保障。”独龙江乡党委书记余金成说。

    美丽乡村迎客来

    五一小长假,省外游客赵志云带着家人驾车来到心仪已久的独龙江峡谷度假。启程之前,赵志云带了一大堆食品和日用品。结果到独龙江后发现什么也不缺。宁静碧蓝的独龙江,让赵志云一家乐不思蜀。

    “独龙江比我想象中还美丽。”赵志云说,独龙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比想象中还美好,村容村貌、内务卫生比想象中更好。

    旅游是独龙江乡的潜力产业,而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生命线”。因公路升级和景区建设而暂停开放两年后,独龙江乡今年10月1日将重新开放接待游客。如何以一个全新的姿态迎接山外来客?

    “学好接待、打扫屋子、整治环境再请客。”独龙江乡干部群众达成共识:加快推进国家4A级景区创建、5A级景区升级项目建设;升级农家乐、民宿服务内容;全面推广每日一扫、每日一晒、每月一评活动,打造绿富美独龙江峡谷。

    “星期一全民大扫除,每天家家户户自觉搞好内务卫生已成为常态。”乡长孔玉才说,独龙江乡在原来“家庭内务每日一晒”基础上,开展以“感恩共产党、奋斗新时代”为主题的基层党建创新、人居环境提升、文明素质提升活动。制定印发了《独龙江乡最美庭院打造实施方案》,将“人居环境提升、打造最美庭院”作为全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项行动。增强广大村民在村内环境整治、公共设施管护上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农村公共事务管理转变到“政府引导+村民自治”的轨道上来。

    “以前村民干活回来,脏衣服、脏鞋子随手挂在栏杆上、丢在庭院里。现在不一样了,去有的人家做客,进房间还要脱鞋子呢!”巴坡村委会书记王世荣谈起如今的变化,很是欣慰。“环境美了,游客就会不请自来,大家的收入才会高。”

      共创更美新生活

    “汽车开到独龙江,独龙人民喜洋洋……”巴坡村村委会独龙族村民高礼生创作的歌曲《幸福不忘共产党》,成了该村“幸福不忘共产党”讲习活动日上的保留节目。乡亲们特别爱唱这首歌,不仅仅因为歌词朗朗上口,更重要的是这首歌唱出了独龙族儿女发自心底的感恩之情。

    “凡有群众的地方,干部必谈感恩话题;凡有学生的地方,老师必教感恩课;凡有活动的地方,群众必唱感恩歌曲。”余金成说,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独龙族人民现在的幸福生活。新时期,独龙族人民“学回信精神、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自力更生,团结一心谋发展,争取与全国全省各族人民一道过上幸福小康生活。

    27岁的木秋云是土生土长的独龙族青年,2017年7月大学毕业后,从村护林员、小组长干起,今年5月当选为巴坡村委会副主任。早出晚归,一心扑在村务上。

    “他们观念新、做事实,行动快,是独龙江未来繁荣发展主心骨。”余金成说,像木秋云一样年轻、具备专科以上学历的村干部,在独龙江乡6个行政村的25名村干部中占5成以上。他们娴熟掌握计算机操作,懂得用现代化手段为群众服务,善用电子商务为群众推销农特产品,让独龙族群众奔向小康生活有了更强劲的组织保障。

      保护发展两手抓

    独龙江乡地处中缅边境一线,保护生态、守土固边是独龙江乡干部群众的头等大事。

    乡里成立了41个边境治安哨所和两支护村队,担负治安维稳情况收集、治安调解、“七防宣传”、边境通道和村组治安巡逻防控等任务。开展强边、开放活边、守土固边、富民兴边、和谐稳边的“五边行动”。齐心协力守护好边境,促进边民互市贸易,繁荣边境商贸业,拓宽收入来源。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独龙江乡最大的发展优势。独龙江乡通过制定《独龙江生态保护规划》,积极创建独龙江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探索“生态护林员+管理模式”,选聘了护林员313人,其中,有19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选聘1名生态护林员;严格落实河长制,开展“打非禁采”行动,实现了山山有人护、箐箐有人管的长效生态保护机制。

    50岁的独龙族妇女杨明英是马库村马库小组村民,被选聘为生态护林员后,每个月巡山护林之余,下地干活、管理草果,有了稳定的收入,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脱贫的梦想。

    如今,独龙江绿色生态产业蓬勃发展,仅草果种植面积就达7万亩,年产量达1004吨、产值约743万元,成为独龙江乡巩固脱贫成效的支柱产业。独龙族群众守边固疆、长远致富有了坚实产业支撑。(记者 李寿华 通讯员 王靖生)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