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云南新闻 > 同样是下田 今年来上班——龙陵转型农民致富忙
  • 同样是下田 今年来上班——龙陵转型农民致富忙

    时间:2019-05-08 19:10:28  来源:  作者:

    原标题:同样是下田今年来上班——龙陵转型农民致富忙

    一年之计在于春。当下,龙陵的田间地头又现农民们忙碌的身影,大家有的在疏通农田水利、有的在调试农机具、有的在烤烟大田移栽、还有的在采摘春茶……

    “同样是下田,往年是农民,今年来上班。”镇安镇镇北社区村民张之锁打趣地告诉记者,他和妻子“泥腿杆”大半辈子,如今夫妻双双成了“上班族”。去年,张之锁把4亩耕地流转给龙陵县绿库源蔬菜种植有限公司,每亩每年1000元租金15年期,他和妻子被招聘到公司上班,张之锁担任水电工,每天70元工资,妻子赵东美当农工日薪50元。尽管还在原来的田地上劳作,但报酬方式有了变化。“以前盘田种地自己做主操心大,现在有公司经理当家咱只要干好本职工作就能按月关饷,比种自家田实惠多了。”据介绍,镇北社区向绿库源公司流转土地204亩,公司投资500万元建起了钢架大棚及自动喷灌设施,已种植精品蔬菜150多亩,招收32名土地流转户劳力到公司务工,农民有了稳定的收入。

    如今,在龙陵,土地流转直接带动了农业转型升级产业化发展,全县流转土地8.01万亩,完成从“张家田到杨家种”的“变姓”过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34户,涉农专业合作社467个,共吸纳5万余农户加入到产业链上,其中部分成为“上班农民”。

    记者欣喜地看到,行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经成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新引擎,正在驱动龙陵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专业分工程度进一步提升,缘此产生“订单农业”“订单农民”“转型农民”引导着产业发展,全县的“两烟”、甘蔗、茶叶、石斛等骨干产业都有龙头公司担纲开发,“订单农业”成为无忧产业,市场销路和经济效益都有了保障。

    雨后初晴,走进平达乡小河村,可见一条条碧玉带般依山缠绕的茶树生机盎然,数十农妇正在茶园里采茶,正在采茶的村民蒋桂子告诉记者:“清明前后最为忙碌,我天天到茶园采茶,我家承包了小河茶厂10亩茶园,只要把精力放在茶园管理上,就能有稳定的收益。孩子他爹到茶厂打工又有了一份收入,全家每年有8万多块钱收益,吃穿不愁。”

    村总支书记陈家财介绍,小河村共有163户703人,全村茶叶面积2100亩,村域内有2家茶叶精制厂,厂家有茶园800余亩,生产的“龙腾香娟”“滇珍紫香”“宏宇”毛峰等“茗”不虚传,俏销市场。小河村家家有茶园,已经转型为茶叶专业村,村里的劳动力一部分到茶厂打工,一部分经营自家茶园,村民家的茶叶都由厂方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去年,每户村民种茶或在茶厂打工收入少的有1万多元、多的有几万元,茶产业撑起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梦想。

    “现在我们‘泥腿杆’就是舒坦,春耕不犯愁,春播不动手,有了机械化,清闲乐悠悠。”勐糯镇大寨社区傣族农民陈安定站在自家责任田旁的树荫下纳凉看着寨里的“农机家政”服务队赧安光驾着“铁牛”翻田,一副“我在田头看风景”的悠然神态。春耕备耕生产时节,龙陵县300多支农机服务队被东家请来、西家聘去,为村民提供代耕、代收、代种“一条龙”保姆式“农机家政”服务,闹活了春耕生产。村民赧安光和两个儿子都有汽车和大型农机(具)驾照,经营着10多辆(台)农机具,让妻子牵头成立了农事服务组,将30多名村民集在麾下,配合农机具为村民提供砍蔗、收种庄稼等服务,每人每天劳务收入100元至150元不一,赧安光家年经营收入达50多万元。

    “泥腿杆”来上班,“农创客”忙订单,转型农民致富忙,成为龙陵农村新景观。采访结束已是傍晚,料峭的春寒氤氲着田野,但乡亲们畅谈春耕“新鲜事”的热闹场景依然让记者心头涌起阵阵暖意。(记者雷华)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