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山西新闻 > 生态秀容 绿满古城——忻府区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纪实(上)
  • 生态秀容 绿满古城——忻府区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纪实(上)

    时间:2017-08-14 20:01:11  来源:山西新闻网--三晋都市报  作者:

    忻府区区委书记张钰祥(右二)在禹王工业园区调研。侯睿 摄

    云中河公园。石晶晶 摄

    喜欢上了户外活动,用脚步和身体,去感知和感受,实实在在的惬意和舒适,是许多忻州城居民近几年最喜欢和最常做的事情。而在这些普通的城市居民,用真实的步伐,为身边环境的改善做出肯定和点赞的背后,是整个忻州市城区的环境和生态,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无不与忻府区正在实施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紧密相关……

    “这儿,美过了北京城”

    “搁早以前,这儿是整个忻州城最脏最差的地方”,在忻府区区政府上班的小张,每每对外地的朋友介绍云中河时,经常会说这样的话。小张家住在忻州城北部的秦城乡,在他从上学到上班的十几年间,天天要经过的云中河河道,留在他脑海中的固有印象,是这样一幅场景:垃圾遍地,蚊蝇乱飞,一遇雨天,更是泥泞不堪,臭水横流,经过那儿,都得捂着口鼻,快速通过。而现在,这个曾经被称作忻州“龙须沟”的地方,已成为了新建的云中河公园景区——松树、直杨、垂柳、灌木、草坪,一片片的绿色浓荫,已将这里整体覆盖,两大人工湖波光粼粼的水面和摇曳的芦苇、荷花等水生植物,以及点缀在其间的数不清的亭台阁榭、假山巨石、广场雕塑等等,已经共同组合成了一幅极美的山水图画。“目前看到的还只是(云中河治理改造的)一期工程,现已建成的景区,东西长约4.57公里,平均宽约450米,总面积有206.36万平方米……”外貌出众、口才出众、专业素养出众的云中河景区管理区主任石晶晶,刚刚参加完忻州市委市政府在北京恭王府举办的文化旅游展示活动,作为事实上的整个忻州市对外旅游和形象展示的一张名片,这位石主任对景区的一切自然烂熟于胸如数家珍:“七一桥、慕山桥、牧马桥,所连接着四条大路上的四座大桥,分别是古、今、中、外四种不同的建筑风格,桥与桥之间,是引米家寨水库之水建成的156.09公顷的水域,还有86公顷的绿地,还有游船项目和水上乐园,都已建成并对外开放。”皂荚、国槐、金丝垂柳、银杏等,处处花香脉脉;野鸭、天鹅、大雁、鸳鸯等,嬉戏漫游,舞姿迷人;更兼微风轻拂,水光潋滟,荷花含笑,苇叶点头,这超乎寻常的美景,不只吸引了每天近1.2万的本地居民,入园踏青,也让一些首次入园的外地外省甚至外国友人,止不住地点头盛赞,留下了真诚的溢美之词。2014年9月3日,云中河景区迎来了一拨非常特别的客人——柬埔寨国王诺罗敦·西哈莫尼一行。作为担负全程讲解任务的石晶晶主任,在讲解完毕后,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在参观途中,皇太后莫尼列(西哈努克太皇夫人)数次伸出大拇指,并跟随行的翻译,连着说了几句相同的柬语。在参观结束后,石晶晶特意找到了那位翻译,才得知,原来莫尼列皇太后一直说的是同一句话:这儿,美过了北京城。

    是政治任务、社会责任,也是民生工程

    事实上,不管是已建成的“美过了北京城”的云中河治理项目,还是正在实施的牧马河治理工程,都仅仅是整个忻府区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战略的其中一环,用忻府区区委宣传部刘燕萍部长的一句话说,就是“政治生态和环境生态,是自区委张钰祥书记就任以来,切实下工夫抓的两项工作,且都抓出了成效”。曾经的县高考状元和南开才女,现在的区委宣传部长,将区委区政府共同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认识,再次总结为一句话:“(生态文明建设)既是重大的政治任务,又是重大的社会责任,也是重要的民生工程。”“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人居优、文化兴、活力旺”,在忻府区区委、区政府制定的全区“十三五”战略规划里,用“生态美、人居优”六个字,把整体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了全区战略规划的目标体系之中。现任忻府区政协副主席齐雨春,是区委区政府战略决策重要的智囊团成员之一。据齐副主席介绍,新一届区委班子,是自十八大以来,通过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忻府大讲堂、科级干部专题研究班、干部在线学习等形式,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基础上,提出的以打造“生态忻府、集约忻府、低碳忻府、宜居忻府”为目标,布局了生态文明建设,并明确提出了“十三五”期间全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任务指标,“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3.0%以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粉尘、COD、氨氮六项指标在‘十二五’末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水1.5%、气2%的标准递减,空气质量不断改善;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9.89%,森林蓄积量达178万立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超过3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7.5平方米……”无疑,正是齐雨春副主席口中的这些干巴巴的数据,在准确对应着整个忻州城区的大气环境和生态状况的彻底扭转。这一点,普通的忻州居民都感觉到了,他们纷纷走出了家门,走向了广场、公园、街道、远郊;而同样这一点,国家爱卫办、国家智慧城市以及省园林城市考评组的专家们也感觉到了,也是纷纷地在暗访考核和技术评估等的资料上,愉快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2016年,忻州市拿下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以及省园林城市等诸多荣誉,作为市级政府所在地和中心城区所在地,作为“首善忻府”的忻府区,所承担的各项任务都首当其冲,但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实施,让忻府区经受住了这诸多考验,并且,奇村镇还顺利通过了国家卫生镇的考核和验收。

    治污由“堵”变“疏”

    有了具体的目标任务,还需要实实在在的贯彻落实和实施,而为了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能够如期完成,忻府区连续出台了一系列可谓是史上最严的保障机制和创新式制度。在一份名为《忻府区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和分解意见》的文件上,记者看到,其中的第九章第五十条,明确提出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职责体系和问责制度,对各级党委、乡镇、村委,以及区各有关部门,分别明确了各自承担的职责和义务。在区、乡、村三级形成的“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忻府区再次实行了制度创新,在全区20个乡镇及办事处,全部设立了“乡镇环境保护管理站”,将环保监管的职能延伸到了乡镇。针对秸秆焚烧这个困扰了多年都未能彻底解决的陋习,忻府区展现了前所未有的“铁腕”。“真的是前所未见,单我的印象中,乡镇的主要领导,被约谈的就不下六七位,而且都是在全区干部大会上做检查,这在过去,简直不可想象”,在区政府秘书处工作的王战武,因为参与了几次组织会议的工作,至今对此印象深刻。“总共处理了102人,乡、科级干部就有22人,一般干部19人”,区政府秘书长史万中,给出了更为精确的数据。而记者了解到,在忻府区历次组织的对秸秆焚烧的大排查中,已有26人受到了行政拘留,38人被罚款处理。仅仅今年3月28日一次,区政府就组织了辖区16个派出所和食药大队的警力80余人,出动了警车30余辆,对秸秆焚烧,无论是从宣传阵势,还是从处理力度打击规模上,都几乎做到了极致。在严厉打击的同时,忻府区由区政府引导,积极实施由“堵”到“疏”的转变,即加大秸秆的综合利用,为秸秆资源积极寻找“出路”。2016年区政府积极实施了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为秸秆找到了三条“出路”:1.规划论证了一个以秸秆为原料的生物质电厂;2.回收打孔成饲料;3.秸秆还田。2017年,忻府区成功争取到了“全国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项目”,并在争取上级投资的基础上,已完成机械化秸秆打孔加工项目22万亩,黄储40万亩。而全区的可耕地面积只有80多万亩,除去豆类、小杂粮、饲草等的种植,已基本实现了对秸秆利用的全覆盖。在持续开展大气污染环境治理的同时,忻府区又继续实施了水体污染治理、农村环境整治、加大城市绿化建设和乡村清洁工程等四大项目,从城乡美化绿化、资源高效利用、推进节能减排和污染综合治理等四个方面,进一步为全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夯实了基础。

    本报记者

    关键词:
  • 上一篇:耕读传家
  • 下一篇:峡谷风光 生态魅力
  •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