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山西新闻 > 抗洪抢险扫黑恶 武警官兵冲锋在最危险的地方
  • 抗洪抢险扫黑恶 武警官兵冲锋在最危险的地方

    时间:2017-08-01 20:04:33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  作者:

    武警官兵实战演练。 通讯员孙玉山摄

    “由于连日暴雨,水位猛涨,太谷咸阳河水库告急,下游村庄危在旦夕!”7月27日11时许,武警晋中支队作战值班室铃声骤然响起:险情就是命令!接到晋中市防汛指挥部有关情况通报后,正在兴高采烈开展庆“八一”系列活动的支队机关和各任务分队,随着一声哨响紧急集结,迅速赶赴抢险地域投入战斗。这一战,官兵们安全转移人民群众财产上亿元,以军人特殊的方式迎接了属于自己的节日。这,只是三晋武警官兵日常战斗的一幕,抗洪、灭火、清雪、除暴,越是危险的地方,越是武警官兵冲锋在前的战场。

    A 抗洪救灾 他们筑就钢铁堤坝

    武警山西总队,其前身为八路军太行军区同蒲支队,诞生于抗日烽火之中,浑身流淌着红色血脉。参加过敌后抗战、解放太原、剿匪肃特等重大战役战斗,为建立和保卫新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这次武警晋中支队“八一”前夕抗洪抢险,是三晋武警官兵日常战斗的一个缩影。山西虽是内陆省份,但每逢七八月份,也常有持续暴雨。一旦山洪来临,武警官兵这座保卫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钢铁堤坝,在群众心中深深驻扎。2016年7月下旬,山西多地遭遇连续强降雨,汾河水位全线上涨,对中下游地段造成巨大压力,新绛、河津等地先后告急。武警山西总队迅速集结600名兵力星夜驰援、赶赴一线,加固新绛抗洪大堤、转战河津堵塞管涌,先后填装沙袋36万个、加固抗洪大坝10余公里、堵塞管涌15处,圆满完成救援任务。今年7月27日,受山西境内连续强降雨影响,晋中太谷境内咸阳河水库逐渐超出警戒水位,开始不断向下游泄洪,部分区域形成堰塞湖,严重威胁下游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紧急时刻,武警晋中支队驻榆次部队和正在教导队驻训的抢险救灾第二梯队共200余人紧急出动,在帮助转移当地百姓的同时,按照指挥部责任分工,让人民群众财产得到快速转移。在救灾现场,针对时间紧急、任务繁重、转移目标特殊等情况,参战官兵及时调整救灾部署,采取徒步和车辆运输双线推进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救灾行动,迅速将救灾部队划分为5个徒步组和3个装载组,同时作业、同步展开。救灾过程中,武警官兵们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深深感染了受灾群众。“这些孩子们在流汗、流血,我们在流泪。”一名被成功转移的受灾群众告诉记者,官兵们不怕牺牲、与洪水淤泥搏斗的每一个瞬间,都令人心疼和感动。

    B 除暴斗恶 他们战斗在第一线

    抗洪救灾,让武警官兵“亮相”台前;除暴斗恶,武警官兵则奋战“幕后”。一起起恶势力的倒台、绑架等涉恐涉爆的处置,离不开武警官兵。2015年9月的一天,朔州市城区发生了一起驾车冲撞群众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恶性案件,造成1人死亡、多人受伤。武警朔州支队闻警即动、快速到位、果断指挥、高效处置,一枪击毙凶犯,避免了更多伤亡。前几年,晋中一带出现了一个黑社会犯罪团伙,除了在榆次、寿阳等地活动,还在长治、阳泉、忻州等地横行。为了尽快铲除这颗社会毒瘤,武警晋中支队奉命协助公安机关展开打黑行动。一天,隐匿多日的首恶分子进入了蹲守官兵的视线,特战队员立即跟了上去。很快,抓捕时机来了。当两名嫌犯从一家银行门口走出时,带队干部一个箭步冲了上去,飞起一脚将其中一个踢倒在地,随后,迅速扑上前去给他戴上了手铐。与此同时,特战班班长迎着另一名嫌犯挥舞过来的凶器顺势一闪,尔后一记“折腕牵羊”,将他死死摔倒在地。随着主犯的落网,参战官兵一鼓作气,彻底打掉了这个盘踞晋中多年的黑恶势力团伙。还有一次,寿阳县上湖乡下垴村村民马某将一名10岁女童劫持到自家窑洞,手持土枪、身绑炸药,并在门前、窗台和屋内布设了10余处自制爆炸装置,胁迫警方找回其出走的妻子。接到作战命令后,武警晋中支队特战分队火速赶赴现场。心理攻势无效后,特战队员根据第一套方案化装成政府工作人员,以送饭送钱为由接近了马某。当嫌犯伸手接钱的一刹那,特战队员迅速抓住他的双手顺势反剪,瞬间将嫌犯制服,人质安全得救,并缴获自制猎枪一支,自制爆炸物12枚。近年来,武警山西总队还先后完成吕梁“11·19”解救人质,阳泉“12·21”排除藏匿枪支、爆炸物,晋城“2·23”持刀砍杀群众,运城“9·01”、太原“9·08”涉黑抓捕等涉恐涉爆任务多起。

    C 除雪灭火,他们是冰与火之间的美丽背影

    暴雪封路,群众滞留,武警官兵忍着天寒地冻,火热奋战在冰天雪地里;森林火灾,武警官兵披挂上阵,义无反顾直冲最危险的地带,留给群众最美丽的背影。2015年,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一夜之间覆盖了三晋大地,一时间承载着山西通往省外的交通主干道太旧高速全线封堵,1000余名司乘人员被困在一眼望不到头的茫茫太旧路上。接到情况通报后,武警晋中支队300名官兵紧急集结,后勤应急分队火速到位,并连夜调遣了6辆野战炊事拖车,满载着挂面、蔬菜和鸡蛋,迅速赶赴被困路段,为滞留群众就地开火做饭。半个小时后,一碗碗热腾腾的鸡蛋面分头送到了所有被困群众手中。绕过这座山就到了家门口的一名司机师傅激动地说:“多亏了咱们的子弟兵送来热汤热面,现在不光身上暖和了,心里更暖和!”与此同时,官兵们钎凿锹挖、连夜奋战,为前方堵塞的冰冻路段足足开挖了15公里的安全通道,滞留了整整30多个小时的车流终于缓缓流动起来。2012年2月14日,晋中和顺、忻州五台等方向先后突发连片森林大火,火势凶猛。武警山西总队作为先头部队,最大限度出动兵力,连续6天6夜战斗在灭火第一线,有效保卫了国家重点文物免遭火灾和周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12年夏,榆次区、太谷县、榆社县三地交界处突发森林火灾,严重危及国营庆城林场和林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接到战斗命令后,武警晋中支队紧急出动500名官兵,在支队首长的带领下,星夜兼程赶赴火场。由于火场风力达7级以上,林场内又多是油松林,火借风势越燃越旺。紧急情况下,指挥部果断提出“守线打点”方案,带领官兵采取“顺风势、追火尾、沿边打、逐步清”的扑火战法,与肆虐的火魔展开了拉锯战。灭火期间,有的战士因长时间坚守阵地,胶鞋底烧焦发烫、脚板起了水泡,但全然不顾;有的战士被树枝划伤了手臂、被山石碰伤了脚踝,但轻伤不下火线。经过连续4昼夜的艰苦鏖战,先后扑救明火15处,清理火线18公里,最终将大火成功扑灭,有效保护了国家林场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

    D 严以修身,他们坚守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晋中卫士,首先必须要做晋中人民的好儿女。”这是武警晋中支队历届党委在军政军民关系上,对一茬茬官兵最基本的政治要求。每年新兵入伍、新学员下队,这个支队都要专门组织开展拥政爱民、群众纪律教育和新时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拓展教育,并结合《正规化管理规定》《五个秩序规范运行表》,引导官兵在严守条令条例和正规化管理规定的基础上,注重从细微处入手、从点滴事做起,在遵守社会公德、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当好“排头兵”。在良好的正规化管理环境熏陶下,官兵们外出警容严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主动礼让,群众危难时刻,他们更是见义勇为、施以援手。一次,榆次区中队战士翟俊杰和战友乘坐10路公交车外出,当车行至迎宾街华钜商场站时,车上一名男青年偷窃了一个女孩的钱包后,趁着关门瞬间迅速下车。“抓小偷!”女孩奋力疾呼。听到呼救声,两名战士飞身下车,跳过防护栏,很快将小偷截住。见有武警战士追来,小偷狗急跳墙,掏出匕首。说时迟那时快,跑在最前面的小翟一个抓腕扼喉,瞬间将小偷摔倒,并与战友一起把小偷送到了派出所。十二中队营区坐落在素有“花果山”之称的山上,营区周边都是果园,每年到了收获的季节,一个个红彤彤的苹果总是争先恐后地伸到营院里,战士们触手可及。然而,这么多年来,官兵们从来没有私自尝过老乡的一个果子,果实成熟之后,总是有组织地把水果摘下来送还给主人,让老乡们感慨不已: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优良作风传承至今!多年来,武警山西总队一茬茬官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正规化管理传统,为部队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E 关爱群众,他们谱写鱼水情深新篇章

    与此同时,武警山西总队把“关爱驻地群众、支援驻地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先后投资100余万元,为左权麻田打了两口深水井,修建了“爱民路”和“连心桥”;组织部队参加“绿化三晋”活动,建起了一片片“武警林”和“千亩果园”;常态组织部队开展捐资助学、义务巡诊、扶贫帮困,赢得了驻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武警山西总队还认真贯彻武警总部、山西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重大部署,选定大同县瓜园村、武乡县关家垴村为精准帮扶村,确定了特色产业扶持等“八大工程”,司令员曾友成、政委李清涛亲自与定点扶贫对象签订“脱贫攻坚帮扶责任书”。投入220万元帮助关家垴村发展生猪养殖产业;投入163.4万元帮助瓜园村发展黄花菜种植产业,稳定增加贫困户收入;投入70万元帮助关家垴村建设红色旅游专线;设立专项教育扶贫基金近38.9万元,并已向贫困生发放13.2万元……目前,工程项目已经按计划逐步推开、初见成效。武警山西总队作为首都“护城河”部队之一,肩负着“维稳三晋、拱卫首都、增援周边”的重要使命。回首组建30多年以来的战斗历程,广大官兵多少次临危受命、攻坚克难,用忠诚无悔向党和人民交出了合格答卷。

    本报记者 王斌 通讯员 孙玉山 范耀崇 刘伯礼 袁浩翔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