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山西新闻 >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系列报道⑥:沁河女人王末荣精雕细琢打造山核桃艺术品
  •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系列报道⑥:沁河女人王末荣精雕细琢打造山核桃艺术品

    时间:2018-03-10 15:54:51  来源:山西新闻网--三晋都市报  作者:

    核桃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寓意,它象征着阖家幸福安康、百年好合,有吉祥、长寿的寓意。核桃,原名胡桃,又名羌桃、万岁子或长寿果,有果中之王的美誉,而其果壳则是制作工艺品的上等材料。

    在晋城市沁水县土沃乡下格碑村有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一次偶然,她在电视里看到了山核桃加工工艺品的传统民间工艺,联想到自己家乡有着丰富的山核桃资源,她便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2008年,她远行东北开始学艺,回来后自筹资金买设备、建厂房。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后终于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她就是王末荣。

    王末荣出生于1972年,父亲健在时家庭的生活条件可以说还是相对优越的。但父亲的离世给家庭造成了巨大的变故,初中刚毕业的她,便只能与母亲在家务农。艰苦的生活环境让她拥有了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和倔强的性格。2008年,王末荣通过电视了解到山核桃工艺品作为传统民间工艺不仅精美绝伦,更能使遍布家乡的山核桃身价倍增。经过学习、筹划、筹资,在2009年,她成立了“沁水县核缘创新工艺品有限公司”。满腔激情的王末荣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收购山核桃。从沁水张村乡到中村镇,她把收购广告张贴到了每个盛产山核桃的村落。山核桃收获的季节到了,山核桃堆满了大院。对一些路途比较远的地方,她就亲自开车去拉,尽量降低乡亲们的运送成本。这年王末荣收购山核桃8吨多,走上了山核桃加工之路。

    走进王末荣山核桃工艺展厅,各式各样、各具特色的山核桃工艺品琳琅满目,种类也十分繁多。大有花瓶、桌椅、地球仪,小有挂件、拐棍、烟灰缸。每一件都完美精致。这些精美的工艺品制作起来并非易事,整个过程需要经过清洗、筛选、切割、拼接、打磨、整形、抛光、上漆等30多道工序,绝大部分还必须要手工来完成,只有这样才能保存山核桃自然的镂空纹理。当问及王末荣最喜欢哪件作品的时候,她说:“我最喜欢的是这件‘一帆风顺’的山核桃帆船。不是说它是最精致、价值最高的,而是它的寓意是我最大的期望。”

    创建公司以来,王末荣并非一帆风顺。在建厂初期,就需要50万元的启动资金。对于一个农村妇女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但创业的决心使她并未动摇。为此,她奔波在银行和朋友亲戚之间。资金有了,她却病倒了,在医院整整躺了七十天。为了尽快培养出技术工人,她在未康复的情况下手把手地教学员。“我文化程度不高,表达能力有限,我只能用时间去琢磨,去干好每一件事。”谈及往事,她这样回答。为了拓宽销路,打响品牌。数十年间,王末荣带着她的工艺品奔走于各个展会。先后参加了第五届中国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海创意产品展览会、全国第二届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山西省第五届品牌节展览会等,其作品更是在2013年山西农博会上同时获得了“神功奖”的金奖和银奖。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末荣的努力不仅成就了自己,也带动了社会,带动了家乡人。从建厂至今,王末荣的公司生产山核桃工艺品近30万件,创造就业岗位300余个,公司年盈利约30万元。“厂里的工人都是附近的村民,农忙时他们就种地,农闲时他们就来厂里干活,也能带回家粗加工。尽我可能给大家提高点收入吧。”王末荣说。

    今天的王末荣,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而且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也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王末荣感慨地说:“我是幸运的,因为我还可以学习。”她说,“中华文化的能量是我们都无法想象的。我现在要做的就是把山核桃工艺品做成山核桃艺术品。”一字之差,却意味深长。“工艺品”到“艺术品”的转变,不仅是公司的提升,更是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本报记者 程培青 通讯员 段祎雨 文/图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