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山东新闻 > 创新未来 连接你我 山东“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精彩纷呈
  • 创新未来 连接你我 山东“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精彩纷呈

    时间:2018-05-19 15:19:19  来源:齐鲁网  作者:

    齐鲁网5月19日讯 5月18日,为庆祝第42个“国际博物馆日”,省文物局在山东博物馆举办“国际博物馆日”山东主场活动,揭晓第四届(2016-2017年度)“全省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展览”评选结果并颁发奖牌,向第二批“山东省文物修复师”颁发聘书,签署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山东省文物局战略合作协议,推出“湿地精灵——山东鸟类标本展”,并举办了公益文物鉴定、孔子学堂、博物馆进校园等备受公众欢迎的热点活动。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省政府副秘书长辛树人出席主场活动。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超级连接(Hyperconnectivity)”一词首次出现于2001年,主要是描述当今社会渠道多样、体验更新的沟通方式。在今天这个“超级连接”的世界,博物馆作为保护传承人类文明的殿堂和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也在积极主动地融入这一潮流,通过创新手段、创新方法、创新体验,充分发挥连通作用,不断吸引新的观众并增强彼此的联系。

    “创新未来、连接你我”不仅成为今天博物馆的具体举措和实践做法,也将是博物馆今后工作的不懈追求。

    展览建立了博物馆和观众的直接连接

    展览是博物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建立与观众联系的最直接手段。一直以来,省文物局把提升展览展示水平,作为推进博物馆事业发展,推动博物馆走向大千世界、走近人民群众的重要抓手,先后举办了四届“全省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展览”,充分调动了全省各级各类博物馆的积极性,通过示范引领带动全省推出了数量众多、形式多样的精品展览,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好评。

    今天的主场活动上揭晓了第四届(2016-2017年度)“全省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展览”。其中,“精品奖”获奖展览包括:山东博物馆“御窑•皇家——明代官窑瓷器展”,济南市博物馆“古城辉煌——济南历史暨馆藏文物展览”,青岛市博物馆“岁时佳兴——中国古典季节美学展”,淄博煤矿博物馆“淄博煤矿博物馆基本陈列”,滕州市博物馆“惟薛有序于斯千年——古薛国历史文化展”,蓬莱古船博物馆“蓬莱古船博物馆基本陈列”,青州市博物馆“信美东方第一州——青州历史陈列”,荣成博物馆“‘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事迹陈列展”,沂水县博物馆“崮上春秋——纪王崮春秋墓专题陈列展”和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冀鲁豫边区革命史陈列”。另外,济南市章丘区博物馆“车马威仪——危山汉墓文物展”等十个陈列展览获“优秀奖”。

    与往届相比,本届“十大精品陈列展览”评选反映了我省博物馆陈列展览水平的持续提升,评选覆盖面更广,展览类型更加多样,展览的时代性、思想性和艺术性更加凸显。全省14个地市及山东博物馆共推荐上报25个参评展览项目,其中文物部门所属博物馆为主体,申报展览20个,行业博物馆申报3个、非国有博物馆申报2个。

    文物修复建立了历史与今天的连接

    山东是文物资源大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我省共登录文物286万余件/套、实际数量558万余件,居全国第三位。数量众多的馆藏文物同时也带来了巨量的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任务。“文物保护修复师”就是一群肩负这一艰巨任务的人,他们通过日复一日默默无闻的辛勤工作,把文物从尘封的历史中挖掘出来,保护好、修复好,让文物以近乎完美的姿态重新出现在观众的面前。他们通过自己勤奋的汗水,通过亲手修复的一件件文物,建立起了历史与今天的连接。

    2017年3月,省文物保护委员会、省文物局聘请全国文物保护领域的10位顶尖专家为“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咨询专家”,同时聘任51名省内一线文物保护修复专业技术人员为“山东省文物修复师”,这在我省乃至全国都是首次。第一批修复师聘任后,在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的统一调度下,全省组织实施了一批馆藏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山东省文物修复师”成为了这些项目实施的骨干力量,取得了显著成绩。

    今年,经严格评选,最终确定第二批“山东省文物修复师”121人,专业涉及陶瓷器、玉石器、青铜器、书法绘画、古建等13个类别。同时,省文物局已将着手建立文物修复师评价和管理机制,最终将实现修复师工作档案和工作记录的信息化管理,确保文物修复人才引得来、管得住、用得好。届时,每位修复师都将有自己的职业身份认证“二维码”,扫一下就可以查询其职业和身份认证、曾经的工作和科研成果记录等等。

    交流合作建立了馆际之间的连接

    主场活动上,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山东省文物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国家博物馆王春法和山东省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周晓波代表双方签署协议。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收藏和展示我国历史文化的最高殿堂,在博物馆工作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深厚的工作积淀和先进的经验做法,是我省博物馆工作学习和借鉴的榜样。 根据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山东省文物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建立健全双方在陈列展览、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文创产品研发等多个领域的合作机制,共同构建高层次、大视野、全方位的合作平台,全面助推我省博物馆事业发展上台阶、再加速。

    同时,依托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一流平台,我省也将集中打造“洋洋齐风”等一批传承齐鲁传统文化、体现齐鲁文化特色的精品展览,向全国推介。

    公众活动建立了博物馆与公众的互动连接

    除了上述的活动,主场活动及全省各地还推出了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互动交流性强的公众活动。

    “湿地精灵——山东鸟类标本展”于活动当天在山东博物馆开展,这是山东博物馆新馆开馆以来第二个自然类展览。此次展览是原环保部科研项目“生物多样性示范观测”的子课题“山东省济宁市南四湖观测样区”的阶段性成果展示,也将是山东自然博物馆筹备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展览从2012年、2016年和2018年全省三次征集的鸟类标本中,精心挑选湿地鸟类标本近300件,分成三个部分,全面介绍了鸟类的特点和山东湿地生境中鸟类分布规律,展现了山东湿地鸟类群落结构特点,重点体现了人与湿地、人与鸟类的人文关系,让观众在了解欣赏这些湿地精灵的同时,增进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展览展示的珍稀湿地鸟类众多,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金雕、丹顶鹤、大鸨、大天鹅、白鹤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鸳鸯、海鸬鹚、黑头白鹮、白琵鹭、鸿雁、黑翅鸢、普通鵟、大鵟、红脚隼、红隼、蓑羽鹤、白枕鹤、领角鸮、卷羽鹈鹕白额雁、疣鼻天鹅、小天鹅等。

    展览位于山东博物馆三楼20号展厅,展期三个月。

    同时,省文物局精心组织的公益性文物鉴定活动也在山东博物馆南广场举行。活动由山东博物馆、山东省博物馆学会承办,邀请了省内知名文物鉴定专家为广大市民免费鉴定青铜器、陶瓷器、玉石器、书画和杂项类文物藏品。

    此外,山东博物馆还精心准备了“孔子学堂:《论语》中的文物——觚”、“自然教室:我们不一样——寻找湿地精灵的别样美”和“流动博物馆走进乡村小学”等丰富多彩的公众参与活动。

    主场活动之外,各市文物部门也都组织辖区内的博物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不完全统计,博物馆日期间,全省共举办专题展览100余个;组织观众参与、体验活动40余项;开展社会公益讲座30余场;济南、青岛、泰安等多地邀请文物专家开展公益鉴定;另有150余家博物馆带着展板、文物复制品、宣传手册等走进社区、乡村、学校、企业和军营。博物馆日期间,为全省广大群众奉上的是一场丰盛的文化艺术大餐。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