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山东新闻 > 山东海洋强省建设工作会议在青引发强烈反响
  • 山东海洋强省建设工作会议在青引发强烈反响

    时间:2018-05-12 10:21:48  来源:信网  作者:

    原标题:山东海洋强省建设工作会议在青引发强烈反响

    /

    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迎来运营一周年。(青岛港供图)

    5月10日举行的山东海洋强省建设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刘家义关于“加快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关讲话,在岛城各界引发强烈反响。岛城与海洋相关的行业部门、科研机构、涉海企业等,深入学习会议精神。大家普遍认为,此次会议释放出了积极信号,为全省蓝色经济的发展定下了调子、指明了方向,将推动涉海产业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激发新动能,为更全面更深入经略海洋提供支撑。

    关键词:港口设备智能化

    单位: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为全世界提供

    “中国方案”

    5月11日,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正在召开运营一周年的座谈会。“海洋强省建设工作会开得正逢其时,尤其是刘家义书记提出的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推进港口装备智能化,真是说到了我们的心坎里。”自动化码头公司总经理张连钢说,去年5月11日,全球领先、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正式投入商业运营,一年间取得的骄人成绩充分证明了,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推动智能化作业,才能持续在业界领先。可以说,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卓越性能为世界自动化码头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

    据介绍,一年来,自动化码头各类指标持续优化,作业效率稳步提升,多次刷新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作业世界纪录,完成船舶装卸作业663艘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9.48万标准箱,船舶保班率达100%。已开通航线16条,作业船舶663艘次,作业箱量突破79万标准箱,单月吞吐量突破10万标准箱,船舶准班率始终保持在100%。一年来,单机平均作业效率提高了55%,单箱成本降低了48%,单箱能耗降低了24%。

    目前,平均单机效率已达到33.1自然箱/每小时,已全面超过人工码头。2018年4月21日,在“中远希腊”轮作业中创出单机平均效率42.9自然箱/每小时、船时效率218.1自然箱/每小时的新世界纪录,震惊全球航运界。

    自投入运营以来,自动化码头共完成设备技术改进及创新72项,获得国家专利31项、科技创新奖12项。其中,获中国航海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是全国港口唯一一家获奖企业;获中国港口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在中国设备管理协会主办的“中国设备管理创新成果交流大会”上,获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四项大奖。今年3月,全球自动化码头峰会在伦敦召开,数百名行业专家、码头运营商参会,荣获“自动化码头最佳效率奖”奖牌;在世界职能制造大会上,获评“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是全国港口也是非产品制造类企业首次获奖。

    张连钢表示,下一步还将继续深入学习海洋强省建设工作会议精神,释放自动化码头“孵化器”效能,带动青岛港传统码头全面转型升级;继续关注大数据、云计算、模糊控制、生物感知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自动化码头早日走向自学习、自组织、自完善的智能化码头,成为新时代全球港口发展的引领者,为山东建设海洋强省作出贡献。

    关键词:推动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人物:青岛蓝谷管理局经济发展处科长、海洋生物化学博士魏文浩

    建海洋创新高地

    蓝谷充满信心

    在青岛蓝谷管理局经济发展处科长、海洋生物化学博士魏文浩看来,山东海洋强省建设工作会议以及刘家义书记的讲话,等于是指明了山东海洋强省建设的目标定位,会议对海洋强省建设做出重要部署,吹响了海洋强省建设的冲锋号。身为蓝谷人,他倍感振奋,觉得这既是一种鞭策,又是一种激励,更坚定了蓝谷发展海洋科技,助力海洋强省建设的决心。

    “蓝谷是青岛海洋科技资源的主要集聚区域,在设立之初,定位就是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我们的目标是把这里建设成国际海洋创新高地,蓝谷从2012年开始建设,到现在已集聚了大批涉海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产业资源,大量海洋元素交汇在这里。”魏文浩介绍,他以前是学海洋生化的,蓝谷现在给他的感受就是,各种涉海元素在这里相互融合、作用,正发生着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接下来蓝谷还会继续催化这些反应并把它们辐射出去,服务好我省海洋经济发展,亮出山东海洋强省的名片。“不忘初心,蓝谷始终积极投入到山东海洋强省建设的事业中,并发挥引领作用,我们有这个自信。”魏文浩说。

    关键词:渔业产业现代化

    单位: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

    加快建设

    “蓝色粮仓”

    5月11日,市海洋与渔业局认真贯彻学习山东海洋强省建设工作会议精神,通过学习大家一致认为,这是我省建设海洋强省关键时期一次重要大会,为我省海洋强省建设奠定了基础,为今后一段时期全省海洋建设指明了方向。下一步,将围绕青岛建设国际海洋名城的全球坐标定位,积极实施海洋与渔业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建设“美丽海洋”“蓝色粮仓”,推进全市海洋与渔业各项事业率先发展、走在前列。

    推进海洋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精细化。坚持陆海统筹、湾区统筹、河海共治,全面推行实施湾长制。科学利用海域资源,严格落实海洋生态红线和自然岸线管控要求,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国防工程、重大民生工程和国家重大战略规划用海,推进海域保护与利用格局更加优化、海域开发和管理秩序更加规范。落实国家海域、无居民海岛有偿使用意见,推进海域、无居民海岛市场化资源配置。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实施“蓝色海湾”“银色海滩”治理工程,加快打造全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蓝色海湾治理的示范湾。深入推进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建设,协同推进东亚海洋合作平台建设。

    推进渔业产业体系和发展能力现代化。推进深蓝渔业建设,积极稳妥发展远洋渔业,加快渔业“走出去”,建设“域外蓝色粮仓”。协调推进中国北方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项目,积极优化生态养殖布局,发展渔业深远海养殖。加强渔业资源养护,坚持深耕海洋,加大海洋牧场和增殖放流。促进渔业产业融合,积极拓展休闲海钓、海岛渔业、渔港经济等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大力推进生态良好、效益提升、产业融合、动能转换的新型渔业产业发展。

    关键词:聚焦重点海洋项目

    单位:哈工大青岛科技园

    产学研一体

    聚焦蓝色经济

    致力于打造世界海洋创新中心的青岛蓝谷,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和人才在这里集聚,哈工大青岛科技园便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

    “山东海洋强省建设工作会议向我们释放出了积极信号。”哈工大青岛科技园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鲁升表示,会议中提到的“要提高标准,全力抢占海洋科技创新制高点,推动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打造海洋科技人才集群,加快推进海洋领域科技创新”,正是哈工大青岛科技园努力的方向。

    作为哈尔滨工业大学规划建设的异地规模最大的第四代产业加速器核心功能科技园区,从科技研发到技术成果的孵化,再到产业升级加速,哈工大青岛科技园将实现产学研三位一体。“哈工大青岛科技园在产业设置上充分考虑了青岛的产业优势和蓝谷的产业特色,将哈工大工科研究能力优势与青岛制造业品牌优势、区域经济龙头优势和沿海开放城市优势精准对接。”据王鲁升介绍,海洋+航天产业是哈工大青岛科技园着力发展的特色产业,重点发展海洋卫星、海空天通信、水下潜航器、水下机器人、无人船、船舶系统、海洋新材料、海洋新能源、透明海洋大数据分析等产业。

    “这与青岛所具备的海洋物理、海洋遥感、海洋养殖、船舶制造等先发优势形成差异化发展,补充青岛蓝谷‘高、广、深’海洋产业布局中‘高’的一环,促进青岛市蓝色经济发展。”王鲁升表示。

    [来源:半岛都市报 编辑:可可]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