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湖北新闻 > 湖北武汉法院执行“拼搏赶超打擂竞赛”如火如荼成效显著
  • 湖北武汉法院执行“拼搏赶超打擂竞赛”如火如荼成效显著

    时间:2017-07-31 22:28:49  来源:新华网  作者:

    据中国执行微信公众号,近日,湖北省武汉市法院召开执行工作调度会,通报第二季度“拼搏赶超打擂竞赛”考评结果,第一季度考评殿后的汉阳法院一举夺魁,江夏、洪山、江岸等3个示范法院紧随其后,武昌和东湖法院则此次排名摆尾。 3月份以来,武汉市法院为贯彻落实市委整治“新衙门作风”的决策部署,强力推进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之战,以坐不得的紧迫感、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在全市法院执行部门掀起“拼搏赶超打擂竞赛”活动热潮,围绕基本解决执行难“四个基本”目标和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结合全市法院年初部署的“规范执行年”活动和最高法院开展的规范执行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向乱执行宣战、向消极执行亮剑、向选择性执行开刀,在市法院各执行团队、各区法院执行部门之间开展“十比十看”为主要内容的打擂竞赛活动。随着活动深入开展,各区法院、市法院各团队之间应战打擂如火如荼,比学赶超蔚然成风,有力促进了执行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建立以公正高效价值为取向的考评标准

    市法院紧紧围绕执行质效“三升四降”目标要求,结合执行工作实际,将“打擂竞赛”活动与综合绩效挂钩,对标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科学制定考核标准,设定“执行结案率、实际执结率、个案标的到位率、人均结案数、强制措施运用”等正向指标,以及“执行行为撤改率、终本结案率、执行申诉率、纪律作风投诉率、失信名单撤销率、网拍撤回率”等负向指标,合理确定指标权重,引导辖区各法院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关键环节,找准弱项,补齐短板,增强工作的计划性、目标性,强化规范意识、标准意识,出实招,见真效,以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执行质效。

    二、多措并举,深挖内潜,不断激发内生动力

    活动部署后,各基层法院、团队积极主动应战,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主要领导亲自过问,亲自主抓,层层动员,昂扬斗志,突出重点,明确职责,细化举措,全员投入,奋力拼搏。市法院和江夏、江汉、硚口、青山、汉南等基层法院推行“周晒案”制度,实行挂图作战、挂图督办。东湖、黄陂、新洲等基层法院执行局领导以身作则,以上率下,率先开启拼搏赶超“白加黑”“5+2”的竞赛工作模式,充分利用白天抓执行实施,利用晚上时间抓规范行为,抓疑难会诊,抓学习培训。执行干警之间广泛开展“执行之星”评比活动,通过亮目标、树标杆,比成效、拼业绩,着力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通过“打擂台”和“晒结案”的形式,激励先进,鞭策后进,问责掉队,执行质效得到全面提升。一季度打擂情况通报后,受到各基层法院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迅速进行专题研究,查找分析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市法院执行局加强分类指导和督察,把脉分析各基层法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短板,研究改进工作的针对性措施,激励各法院牢固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危机意识,奋力拼搏赶超,积极创先争优。二季度,全市法院执行实施案件结案8805件,实际执结3775件,执行裁判案件结案930件,分别是上季度的1.9倍、1.8倍和2.5倍。

    三、深化改革,创新模式,向创新执行体制机制要质效

    全市法院围绕全面提升执行质效,大胆改革创新,有力推动竞赛活动富有实效开展。全面推行“分段集约、繁简分流、类案集中”执行新模式,取得巨大成效,80%的案件仅以20%的执行力量通过简案快执方式快速执结,20%的案件则以80%的执行力量通过繁案精办方式执结,有效缓解案多人少矛盾,大幅提升执行质效。汉阳法院第二季度全面实行该模式后,在打擂竞赛中由第一季度的末名跃升至第二季度的第一名。市法院3个执行实施团队全面推行新模式后,各项主要质效指标取得历史性突破,执结率、实际执结率高出全市平均值5.3个百分点和24.95个百分点,标的到位率较去年同期提升5倍多,实际到位标的同比上升29%,终本率9.86%,低于全市平均值28.11个百分点。其中一个执行团队中的简案组(1名执行员+2名书记员)半年结案303件,占团队总结案数的80%,平均结案时间仅20天,一名执行员半年结案244件,实结率92.11%,创个人结案数的历史新高。繁案组尊重办案规律,规范财产处置流程,第二季度成效自然显现,结案较第一季度增加32件,实结案件较第一季度增加19件,到位标的额占比高达80%。全面推行律师调查令制度,将法院调查与律师调查相互补充,充分调动律师参与执行的积极性,提高执行公开透明度,缓解执行力量不足的矛盾。该制度得到律师界广泛支持,截至目前,全市法院发出律师调查令200多份,查到线索70多条,有效提升案件执行效率。全力推行“悬赏执行”模式,与有关保险机构协商,配套推行“执行无忧”悬赏保险金制度,将悬赏执行引向深入破解“执行难”。江岸法院定期在《长江日报》发布悬赏公告,新洲法院对40名被执行人在其常住地和社区、学校、商铺等经常出入场所张贴悬赏公告,20余名被执行人被迫现身清偿全部债务和寻求和解。积极创新思维,灵活借助互联网手段推进执行,将财产调查范围延伸到公积金、医保以及支付宝、京东、腾讯等互联网金融。经开法院在执行调查中,抓住蛛丝马迹,精准查控被执行人支付宝账户,迫使其主动现身偿债。江汉法院为确保农民工工资及时得到兑付,安心回家过年,灵活调整思路,简化流程,通过被执行人支付宝、微信直接发放所欠薪酬,高效执行得到普遍赞赏。积极推进执转破机制运行,准确把握执转破的法定条件,确保执转破程序合法规范有序,有效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全市法院共计移送7件破产案件,其中市法院移送“联发瑞成”案、江夏法院移送“汽车公园”案,有效消化大批执行案件。

    四、坚持标准,严格考评,营造重实绩比贡献的深厚竞赛氛围

    坚持实事求是、公平公正、注重实绩、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工作的原则,严格考评组织,严格考评标准,基础考评数据的采集采取部分数据各单位自评上报,市法院反复核查以及部分数据通过执行案件流程信息管理系统直接抓取相结合的方式,尽量减少人为统计误差,确保考评数据客观、准确、真实。坚持考评的全过程公开、基础数据及时公开,确保考评结果公平公正。坚持重实绩,比贡献,以晒促执,以比促争,厚植竞赛氛围。对执结案件多、执行效果好、质效成绩突出的执行人员和单位团队,加强正面典型宣传;对各区法院、各团队考评前三名予以通报表扬;对组织竞赛不积极、活动效果不明显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相关情况直接通报到各基层法院一把手,督促及时整改。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