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湖北新闻 > 第二届湖北电影周在宜昌开幕 多数参展影片为首次公映
  • 第二届湖北电影周在宜昌开幕 多数参展影片为首次公映

    时间:2017-06-27 22:08:08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

    昨日,为期四天的第二届湖北电影周在宜昌三峡大学拉开帷幕,从40余部入围影片中脱颖而出的19部参展影片陆续进行展映,其中大部分是首次公映。

    本届电影周入选影片均有湖北元素——或由湖北影视机构或地方政府制作,或有湖北影视机构或相关单位参与制作,或导演、编剧、主演至少有一项是湖北籍人士。其中,《漂洋过海来看你》获第29届东京电影节“中日合拍交流贡献奖”。

    开幕式上,《四渡赤水》《漂洋过海来爱你》《血战湘江》等20多部作品赠予三峡大学收藏。除电影展映外,还将举办“文学与电影”高峰论坛及湖北影视发展现状研讨会。著名电影评论家饶曙光、尹鸿、李道新,省文联主席、著名作家熊召政等出席活动并交流。

    三峡大学艺术学院师生和相关文艺团体登台献艺,带来精彩表演。

    该活动由省文联、三峡大学主办,省电影家协会、省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影视文化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等承办,宜昌市文联协办。(记者海冰、唐宜贵、通讯员胡瑛、王昕)

    银幕上湖北元素耀眼夺目

    电影大省迈向电影强省任重道远

    记者从第二届湖北电影周获悉,近年我省电影票房可观,出品影片数量颇具规模。湖北影视创作拍摄基地已渐成气候,可以说,我省已经成为了一个电影大省,但从电影大省向电影强省跨越,依然任重道远。

    湖北地处九省通衢之地,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1905年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的主演谭鑫培便是江夏人。从那时起,湖北与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近年来,在中国电影市场急剧扩张的大环境下,湖北电影市场也迎来了发展机遇。

    我省观众看电影热情很高,电影票房相当可观。目前,我省电影市场已吸引全国22条院线进驻,电影票房位居全国第七、中部第一。

    我省现有影视制作机构近150家,由湖北主创或参与投资的电影作品在市场和口碑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中小成本制作的《人在囧途》成为当年的票房黑马;《青春派》《全城高考》获得了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我的渡口》获加拿大蒙特利尔第37届国际电影节人道精神奖、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音乐奖。就在前不久,由省文联重点扶持的电影项目《小城二月》获得了第70届戛纳电影节短片金棕榈奖。此外,我省电影人善于整合资源,由湖北中盟影视有限公司出品、童江南导演的《漂洋过海来看你》,获第29届东京电影节“中日合拍交流贡献奖”。湖北长江电影集团与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出品的《血战湘江》,参与本次电影周评奖。

    我省电影投拍率和上映率不断攀升,2011年至今共有45部影片公映。省电影家协会近年积极推动电影创作,由协会主导、拍摄制作了10余部电影,在全国省市影协中名列前茅。该协会协助拍摄的扶贫题材电影《春分有雨》,获得好评;参与策划、拍摄工作的电影《拐杖》,作为我省投拍进入主流院线播映的主旋律电影,荣获第六届欧洲万象国际华语电影节优秀原创故事片电影大奖。

    近年来的《生活秀》《山楂树之恋》《失孤》《黄金时代》《聂隐娘》等为观众耳熟能详的影片,纷纷在湖北取景。我省开展了“湖北影视创作拍摄基地”推介活动,目前,“湖北影视创作拍摄基地”已渐成气候,逐步形成一个影视文化的产业链条。

    湖北省电影家协会驻会副主席余述平说,“可以说湖北已经成为了一个电影大省,但是由电影大省跨越为电影强省,依然征途漫漫。”

    他称,湖北主创的电影无论从艺术品质还是市场影响力上来看,距离我国一流的影片还有一定的距离。我省优秀的电影人才、电影资源不断外流,常常出现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尽管票房市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北京、上海相比,鄂产电影投入普遍偏低,以首届湖北电影周参评的30余部影片为例,绝大多数投入在几百万,其中不乏低于百万元的。

    正因如此,我省打造电影周,从力图将湖北电影周打造成一个持续的、综合性的电影交流平台,阶段性地展示我省电影事业的成果,有针对性地研讨发展道路上的问题,寻找突破口,为后一阶段的电影创作生产谋篇布局。同时,还邀请全国知名电影人、作家坐而论道,为中国电影事业发展厘清思路,为湖北电影人开阔视野,革新观念。记者 海冰 通讯员 胡瑛 王昕

    (责任编辑:余凌云)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湖北日报。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