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湖北新闻 > 荆门“四市”路径筑牢发展硬支撑
  • 荆门“四市”路径筑牢发展硬支撑

    时间:2017-06-20 21:55:39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

    图为城在绿中

    图为圣镜山花谷

    图为京山智能制造产业园已入驻30余家智能制造企业

    图为钟祥数控机床产业园创造了产业链招商新模式

    图为荆门爱飞客航空小镇

    湖北日报讯 荆门,这座上满发条的城市,砥砺奋进,一直在路上。

    回望这五年,特别是近两年多来,荆门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总量快速扩张,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转型步伐加快。

    近两年来,荆门以全域统筹加快城镇化进程,覆盖全域的城乡规划体系建立,入选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以改革创新破解难题,发展活力充分释放。沙洋土地按户连片耕种连续两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京山公共检验检测平台整合经验全国推广,设立市级行政审批局、项目服务局,开风气之先。

    近两年来,荆门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政治生态不断净化。坚持树立“基层、专业、实绩、廉洁”用人导向,“抢拼严实”成为广大干部的自觉行为。

    今后五年,是荆门爬坡过坎、换道超越的关键期。实现在湖北中部崛起,是省委、省政府对荆门发展寄予的厚望,是必须担当的政治责任。

    如何在全省发展大格局中找准坐标,推动荆门在湖北中部崛起,成为湖北新兴增长极。这是荆门必须把握的历史机遇,必须回答的发展命题,必须回应的群众期盼。

    今后五年,荆门发展的奋斗目标是:

    ——建成江汉平原中心城市。城市能级提升,品位提高,竞争力、辐射力、带动力增强,建成现代化精致城市。

    ——建成湖北新兴增长极。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省同类城市前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万美元以上。

    ——建成全国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居民收入均衡化、要素配置合理化、产业发展融合化。

    ——在全省同类城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保持全省领先。

    ——在全省同类城市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达到80分以上,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标杆。

    ——在全省同类城市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

    目标厘定,号角吹响。荆门市坚定不移地走“生态立市、产业强市、资本兴市、创新活市”的发展路径,拓展发展空间,转换发展动能,厚植发展优势,全面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

    生态立市 绿色发展 筑牢环境支撑

    荆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全地域构建生态安全格局。荆门绘制生态地图,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强饮用水源地、湿地、自然保护区等重点区域保护,建设漳河生态保护圈、长湖生态修复圈、大洪山生态涵养圈,推进退耕还林、退田还湖,打造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

    全产业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荆门是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一直加快传统制造业绿色技改,推广循环农业模式,发展绿色服务业。如今,荆门化工、荆襄磷化、格林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东宝农作物废弃物综合利用4个循环产业园已建成运营。静脉产业园、环保装备产业园、绿色建筑和装配式产业园、绿色生态科技城正加速推进。

    全领域实施生态环境治理。荆门在全省率先实施生态诊断,摸清生态“家底”,推进生态保护与环境综合治理“十大工程”和农村环境治理“八大行动计划”,铁腕治理大气、水、土壤污染。PM10、PM2.5浓度均值实现“双降”,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73.6%。漳河水库纳入国家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加大汉江流域生态保护力度,推进天门河、长湖等流域综合治理,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推广生态化、无动力或微动力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客店模式”,全国首个土壤修复产业园投入运营。荆门成为湖北唯一的全国第二批城市“双修”试点城市,钟祥市被评为世界长寿之乡,京山县成为全省首个国家级生态县。

    全方位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制定出台生态文明建设地方性法规,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立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全面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以及生态环境损害终身追究制度。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

    全社会倡导生态文明。着力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引导全社会向污染宣战。推进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生态县和生态乡镇、村,让“绿色化”融入生产生活。

    产业强市 转型升级 筑牢实力支撑

    投资第一、产业第一、工业第一。荆门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工业跨越式发展。全面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以高新技术为引领,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改造提升化工、农产品加工两大千亿产业,突破性发展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再生资源利用与环保、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通用航空新城”。今年一季度,七大产业产值全面提速,其中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4大产业增幅均在16%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增幅居全省第二。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入实施中国农谷战略,按照“一谷双核,多点支撑”布局,加快建设“三区三中心”,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全市推广生态高效种养殖模式230万亩,建成三产融合综合体60个,荆门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进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

    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荆门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统筹规划建设中国农谷会展中心、农产品物流园区、临港物流园区、综合物流园区,加快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发展文化产业,建设通用航空文化创意示范区等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基地。发展大健康产业,建设集医疗、保健、康复、养老于一体的健康服务综合体。发展信息服务业,促进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创新。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荆门引导各县(市、区)发挥比较优势,错位发展,每个地方重点培育2至3个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支持京山县建设华中地区智能产业城,在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争先进位。支持沙洋县建设汉江流域临港经济示范区,冲刺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支持钟祥市建设全国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市,冲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支持东宝区建设江汉平原“五化”同步发展先行区。支持荆门高新区·掇刀区冲刺国家高新区第一方阵。支持屈家岭管理区建设国家农业公园,漳河新区打造通用航空新城、绿色生态新区,大柴湖打造城乡统筹示范区、移民发展样板区。

    资本兴市 畅通血脉 筑牢金融支撑

    荆门市构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培育多层次资本市场,全力打造资本市场“荆门板块”。

    推动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对接。全力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到新三板、四板挂牌融资。今年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4家。鼓励优质企业发债融资,探索推广并购债、债券组合等创新品种。探索实施公共基础设施收益权、信托产品受益权、国有资产及银行不良贷款等资产证券化。

    建立多层次基金体系。推动涉企资金基金改革,整合各项财政专项资金,建立多层次基金体系,设立20亿元的产业发展田基金、20亿元的企业过桥还贷基金、12亿元的银企合作产业基金,形成每个主导产业都有基金牵引的格局。着力打造“特色产业链+产业互联网+基金”的直接投资模式,推动产业链垂直整合。做大城市发展基金规模,重点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培育私募股权基金,鼓励与金融机构合资成立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加强对本地优质企业的股权投资、并购融资。

    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支持金融机构创新贷款方式和抵押担保方式。完善政银企合作机制,推广政银保合作融资模式。发展普惠金融,探索“合作社+金融”,推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发展科技金融,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等新型信贷业务。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金融保险服务中心,打造金融集聚区。探索建立多样化资本要素交易平台,完善要素市场体系。建立金融实时监控系统和风险预警机制,积极化解不良贷款,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恶意逃废债等行为。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诚信社会环境。

    创新活市 改革开放筑牢动力支撑

    荆门强化改革引领、创新驱动、开放支撑,让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创新大潮竞相奔涌,开放活力充分激发。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大行动计划”,全面提升供给体系的质效。分类指导、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引导和鼓励企业通过“举旗当帅”“找帅当兵”,实现裂变式发展和浴火重生。推进住房制度改革,推行货币化安置,有效化解房地产库存。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落实“一停三降一补贴”政策,最大限度降低企业成本。

    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力度。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行政管理体制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化政府公共管理服务职能,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综合执法等十大方面的改革。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五链统筹”,形成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梯次培养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行业领军企业。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平台、科技创新合作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实施“创新创业在荆门”行动计划,发展创客空间、创新工场、创业社区等多种形式的众创空间。

    构建开放发展新格局。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全面对接湖北自贸区、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建好汉江荆门港,打造汉江航运中心,实现通江达海。加快建设漳河通用机场、冷水军民融合机场。积极发展陆地港,争取建设综合保税物流中心和保税区。鼓励企业开展海外投资、跨国并购,探索组建出品型产业联合体。

    “四市”发展路径是荆门换道超越的必由之路。蓝图承载梦想,使命催征启航。三百万荆门人民,戮力同心,一个更具实力,充满活力,富有魅力的荆门,必将崛起于湖北中部。

    (责任编辑:连迅)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湖北日报。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