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湖北新闻 > 武汉遗体器官捐献者超过八成来自普通劳动者
  • 武汉遗体器官捐献者超过八成来自普通劳动者

    时间:2017-06-07 22:39:17  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

    在武汉,器官捐献者是些什么人?市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中心主任骆钢强长期参与器官捐献协调工作。他介绍,目前八成以上的器官捐献者来自普通劳动者。他们以40岁至60岁的中年人居多,多为工厂、工地等场所的一线打工者及农民。

    能提供合适器官的捐献者,绝大多数是因意外事故而死亡。从概率上讲,意外事故发生在一线工人、农民等群体身上的概率,会高于其他职业者。捐献者之所以多为普通劳动者,也有经济方面的原因,可获得一笔补偿救助金。

    更为重要的是,这类愿意捐献器官的人往往都很善良。“他们很多人文化程度并不高,尤其是经济状况不是很好,有这样亲人离世的惨痛经历后,会非常希望能帮助那些和自己一样状况,甚至是一些贫困的人。这种意愿不一定能实现,但他们的这种善意是非常质朴、简单而真实的。”骆钢强说。

    很多捐献者通常无法接受亲人离去的事实,所以他们愿意捐出器官给别人,就是觉得这样做之后,亲人还会、至少有一部分是继续存活在这世上的。

    “很多捐献者有自己很特别、很个人的想法,往往不是我们这些并未经历过类似事件的普通人所能理解的。一些人相信善有善报,要行善积德。也有人不要救助金,非捐不可。” (记者黄莹)

    运钞车司机突发脑溢血去世 妻子代丈夫捐器官救了5人

    2013年4月23日4时25分,年仅35岁的武汉融威押运公司押运员陈刚脑死亡,3小时后,他的心肝肾捐给5位患者。

    21日早8时许,陈刚在执行押运任务时突发脑干出血,他强忍剧痛,迅速打转向灯,踩刹,亮双闪,把车停在路边,然后倒在驾驶台上。他用最后一口气保障了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

    22日,医院数次下达病危通知书。妻子祁丹做出了一个令旁人意外的决定:把丈夫的器官捐出去。当晚,她代陈刚签下了捐献志愿书。祁丹说,陈刚生前就特别关注器官捐献方面的新闻,曾提过如果将来有一天自己不在,就捐器官救别人,“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我代他决定,实现他的心愿”。

    陈刚的父母虽然都年事已高,也毫不犹豫地一致表示支持这个决定。“我们很开明,他平时就是个热心人,我们觉得他会为这个决定高兴。”陈刚的母亲说。

    陈刚捐出了一颗心脏、一对肾脏和完整的肝脏,使5个等待移植的重症患者重获生机。当得知心脏移植手术成功后,陈刚的女儿突然说了句:“爸爸不在了,心还在继续跳动。” (记者黄莹)

    武汉遗体器官捐献量居全国前五 捐献者姓名全部刻上纪念碑

    6日,长江日报记者从省人大《湖北省人体器官捐献条例》执法检查会上获悉,武汉从2010年开展器官捐献以来,器官捐献量在全国位居前列,仅次于深圳、广州、天津等城市,超过了北京和上海。去年全年,武汉共有76例器官捐献,达到历史高峰。

    武汉从2000年开始开展遗体捐献,2003年,颁布实施《武汉市遗体捐献条例》,是全国最早对遗体捐献进行立法的城市之一。2010年3月,武汉开始人体器官捐献,是全国最早开展这项工作的10个试点省市之一。2014年12月,《湖北省人体器官捐献条例》实施,是全国仅有的对此立法的8省市之一,进一步推动了器官捐献工作的发展。

    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市民众转变观念,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人数达5396人,已有遗体捐献1760人,其中器官捐献300余例,成功挽救了数百名生命垂危患者的生命。

    武汉地区1760名遗体器官捐献者的姓名,全部镌刻在了位于石门峰的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碑上。这一数字还在增加中。

    目前,武汉地区所有移植器官均来自于民众自愿捐献。绝大部分器官提供者是因车祸等原因意外离世,较少一部分是因疾病去世。(记者黄莹)

    (责任编辑:余凌云)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长江日报。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