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湖北新闻 > 工作家庭两不误 武汉黄陂有个“妈妈工厂”
  • 工作家庭两不误 武汉黄陂有个“妈妈工厂”

    时间:2019-08-28 18:03:10  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

    向京艳(右四)、向艳宁(左四)姐妹俩和“妈妈工厂”的员工们在仓库 向京艳供图

    孩子一边安静地写作业,一边等妈妈下班 向京艳供图

    “妈妈工厂”工作场景 长江日报记者唐婧妮 摄

    清晨6时,家住黄陂区王家河街的黄红霞起床了,和儿子一起在家中吃过早餐后,她把儿子送到附近的小学。7时30分她准时来到工厂,开始了一天的劳动。午饭时间,她接上孩子回家吃饭。下午5时30分,会把孩子接到工厂来,孩子在一旁安静地写作业,等着一起收工回家。

    这样的幸福生活,几年前黄红霞不敢想。“我大女儿就没这个福气了,她小的时候我不在她身边。”说到这里,黄红霞十分愧疚。

    她在广东一带的多家服装厂打工10多年,每年和女儿团聚的日子用手指数得出。“每次坐车要走时,孩子都会抱着我的腿不停地哭。”儿子出生后,黄红霞暗下决心就算回家也不能让儿子“重蹈覆辙”。如今她回了家,在孩子身边工作。

    8月19日,江琴领到了第一个月的工资。“孩子读一年级,正是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一定要陪在他身边。”28岁的江琴是“妈妈工厂”里90后年轻妈妈的代表,她们更加看重孩子的教育。“就算外出打工赚再多钱,孩子没教好等于白挣。此外我也不想在家闲着,我一定要自己挣钱。”现在,江琴笑说自己是厂里来得最晚、走得最早的。虽然工作时间没有以前长,但是她会主动钻研技艺,提高自己的效率。扣掉租房、在外吃饭等成本,她实际上获得的工资并不比在深圳时少。

    这些妈妈和孩子们的生活,都因为一家“妈妈工厂”而改变。

    这是一个有人情味有向心力的工厂

    她们口中的“妈妈工厂”,是由向京艳和妹妹向艳宁一手创办。目前工厂有70多名员工,大多数都有黄红霞、江琴那样的在外打工的经历。

    9年前,向京艳在淘宝开店,做起了青少年服装品牌代理,当时的她不过是想打发相夫教子外的闲暇时间,赚点奶粉钱。2013年,她发现光做代理不够,她在黄陂王家河找到一家工厂,代工生产青少年服装,自己成为供货商。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她捕捉到了机遇。“我要做时尚好看的校服!”的确,她店里的英伦风校服,不同于时装,穿着场景多。为方便发货,她将仓库设置在交通便利的黄陂前川。“外出打工又返乡的妈妈们是一笔巨大的人力资源,她们技术好,能吃苦。”向京艳说。

    黄红霞是“妈妈工厂”的车间主任。“厂长看我比较有经验,要我管理整个流水线。”黄红霞语言朴实,甚至有点腼腆,但谈到如何做衣服,她就仿佛换了个人。厂里其他姐妹们有不懂的,都会向她请教。“淡季每月能挣3000多元,旺季做得好每个月拿6000元没问题。”对比以前在外打工的日子,现在既能照顾两个孩子,又能挣到钱,黄红霞十分满意。

    与其他工厂“效率第一”的风格不同,“妈妈工厂”的特别之处在于尊重妈妈和孩子的天然联系。工厂选址在周边5所学校的中间点,就是为了方便接送孩子;走进车间,醒目的横幅上写着“妈妈认真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暑假期间,工厂有专门的场所让她们的孩子写作业;工厂从来不罚钱,厂长的绝招是“灵魂拷问”。“作为一个妈妈,你想想如果这件衣服穿在自己孩子身上会怎样?”简单的问话就能激励妈妈们精心制作每一件产品。工厂从来不加班,上下班的时间由员工决定。“我选择这里的原因很简单,一是上班时间自由,二是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妈妈工厂”的员工唐平说。一旁的向京艳笑着补充:“这就是我们工厂的最大优势!”

    能够在孩子成长最关键的时间,给予最好的陪伴;能够在自己精力最旺盛的时候,提升工作技能。这一切,让“妈妈工厂”成为一个有人情味、有向心力的工厂。因此,工厂女工的老公会自发到工厂做免费电工,出钱出力帮忙优化电线、灯管。孩子在哪里学跆拳道,在哪里补习英语,妈妈们都能互相推荐。把生活融入工作,亲如姐妹的工作模式,让留守妈妈们“有事做、有人爱、有期待”。

    截至去年8月,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下降至697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持续推进返乡创业就业。“每多一位打工妈妈回乡,就会多一名快乐的孩子。”向京艳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希望到“妈妈工厂”来上班的人越来越多。

      “妈妈工厂”的出现让留守儿童不再留守

    采访中向艳宁的手机不时响起。“您要多少件?好的,明天发货!”给长江日报记者展示厂里的广告图时,她指着小模特自豪地说,“这是我的女儿。”向艳宁主要负责幼儿园到小学阶段的业务,她的微信好友已达到5000人上限,全都是她的客户。

    去年10月,她加入了阿里巴巴淘工厂,接受全国各地定制订单。此外,工厂衣服还销往国外,像英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尼泊尔,最远还有一些非洲国家。目前,工厂外贸订单占比超过10%。

    “我们的月销售额已经突破550万元。预计今年,产值突破3000万元。”说到这么骄人的成绩,姐妹俩很自豪。

    “黄陂就有不少代工厂,受制于传统模式,他们的生产其实很被动。这几年阿里巴巴的员工经常到我们这巡讲,我也希望越来越多的本土厂家走上电商的道路。”向京艳目前与8个本地代工工厂合作。为了让周围一些小厂的老板安心,向京艳承诺代工的工钱一致,员工可以安心在自己的厂里做事。她说:“不能不为这些实际因素考虑,希望整个行业能够积极转变思路,大家抱团发展。”

    9月,向京艳的服装培训基地就要开张,“只要有想来学的,我们一律免费培训。”生产效率的提高也就意味着多拿钱。向京艳还帮女工们在学校周边联络了“小饭桌”帮忙托管孩子,填补学校放学(下午4时30分)至工厂下班(下午5时30分)这个空当时间,解决了女工们后顾之忧。

    如何改变农民工“有家的地方没有工作,有工作的地方没有家”的窘境?如何让留守儿童不再留守?“妈妈工厂”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解决这一难题的思路。利用互联网和便捷的物流系统,在乡村致富能人的带领下,通过产业发展,带动人才、技术、资本向农村流动,让我们看到了实现乡村振兴的希望和努力方向。对此,社会学专家、省委党校教授万小艳深有感触。

    长江日报记者唐婧妮

    (责任编辑:张潘)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长江日报。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