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湖北新闻 > “瓦仓米”是这样长成的
  • “瓦仓米”是这样长成的

    时间:2018-12-09 11:50:59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龙称通讯员郭莎莎刘中一

    在11月27日至29日举行的湖北省第二十届粮油精品展示交易会上,远安瓦仓米获评第二批“荆楚好粮油”称号。

    一个乡村民营企业经营的稻米品牌,如何能够在全省粮油精品展上脱颖而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前往远安进行了实地探访。“提起瓦仓米,先得从一个人说起。”当地人这样介绍。

    他叫汪宗平,1968年出生,远安县茅坪场镇瓦仓村人,初中毕业后,种过几年水稻,贷款买了货车运输煤炭,原本稳赚不赔的经营,因连续遭遇“跑路老板”,欠下一身外债。“此后我当过小工,倒过煤炭,再后来就是贩香菇和稻谷。”汪宗平说,当“二道贩子”赚的钱,不仅将前期欠下的外债还清,与稻谷接触多了,人生理想也日渐清晰:办一个小型大米加工厂!

    2004年,汪宗平花5万元买下瓦仓粮店;2006年,注册了瓦仓村牌大米商标。

    然而,让汪宗平真正掘下的第一桶金,是2007年前后贩香菇废菌棒塑料袋!“我从农户家收了很多废菌棒塑料袋,还来不及转手,价格突然飙涨。”他说,茅坪场镇是鄂西香菇大镇,有很多香菇废菌棒塑料袋。

    有了一定积累,汪宗平让梦想变成现实。2008年,他成立瓦仓村大米专业合作社,吸纳社员,抱团发展,种植水稻,加工销售大米。“青岗泥、冷浸田”里一年一季慢生长出的大米,逐步赢得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3年,汪宗平注册成立公司,入驻远安县城南工业园。

    记者在城南工业园该公司看到,水泥地上晒着成片的谷子,散发着浓郁的谷香。大米加工车间内,除有现代化的加工生产线,其中一个车间,还装着多台电动石碾。汪宗平介绍,电动石碾是自己企业投资研发的,并申请了专利,于2016年投入生产。“用电动石碾碾出的米,口感好,营养更丰富,让人吃出儿时的味道!”汪宗平说,用石碾加工的大米,附加值高。“自己办基地,稻米的品质才有保障。只有品质过硬,企业才能行稳致远。”汪宗平介绍,从2013年起,大规模流转土地,标准化种植,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统一育秧、机械插秧和技术管理。

    好种出好米!请省及宜昌市农科院等单位的专家指导,种植高端水稻。

    如今,瓦仓米早已走出瓦仓村,成为和食用菌并列的带动镇域经济发展的又一驾马车,其种植基地已不限于茅坪场镇,在邻近的旧县镇、洋坪镇、河口乡等乡镇均有种植。

    全国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识认证……各种荣誉纷至沓来,瓦仓米的销售半径日渐扩大。

    远安县委组织部干部张博表示,作为瓦仓大米的领头人,汪宗平的创业奋斗历程很感人。尤为难得的是,汪宗平致富不忘乡亲,他和公司积极参与当地精准扶贫,按市场价一半的价格给贫困户提供谷种,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回收稻谷;优先为扶贫对象提供就业岗位等,带领乡亲们一同奔富路。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