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湖北新闻 > 龚古尔文学奖首次亚洲评选在汉揭晓
  • 龚古尔文学奖首次亚洲评选在汉揭晓

    时间:2018-11-27 19:04:23  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

    11月24日,2018年龚古尔文学奖中国评审结果在武汉的知音号上揭晓。由中国顶级法语文学专家组成的11人评审团宣布大卫·欧迪的小说《灵魂兄弟》成为2018年龚古尔文学奖中国评选获得者。这也是百年龚古尔文学奖首次在中国乃至亚洲范围内的评选。

    首届龚古尔文学奖中国评审团阵容包括以武汉大学教授杜青钢领衔的中国知名法语文学专家,并邀请到法国龚古尔学院成员皮埃尔·阿苏里, 作家奥利维尔· 巴罗, 罗曼·普埃尔多拉, 以及矛盾奖获得者中国作家毕飞宇等作为特邀嘉宾。

    评审团经过讨论投票,最终决定将奖项授予大卫·欧迪的战争题材小说《灵魂兄弟》。评审团表示,选择《灵魂兄弟》是因为该小说有着诗意的表达方式和音乐性的节奏,引人入胜。

    武汉法语文学底蕴浓厚

    法国驻武汉总领馆总领事贵永华表示,中国是购买法国文学作品版权最多的国家。今年又恰逢傅雷翻译出版奖10周年,把法国历史最悠久的龚古尔文学奖引进中国恰逢其时。

    贵永华说,把龚古尔文学奖评选放在武汉是因为武汉重要的地位。武汉对于法国来说是一座特殊的城市,有强大的法语学习群体基础和浓厚的文学氛围。以武汉大学为代表的武汉高校自80年代起就与法国合作招收法国文学博士预备班,为各行各业培养输送了大量的法语人才。

    首届龚古尔文学奖中国评审团主席杜青钢和评审团成员吴泓渺教授也都任教武汉大学。

    贵永华透露主办方选择武汉还有地理上的考虑。“一座伟大的城市必有一条伟大的河流。我们希望能在有河有水的城市来举办评选。长江之于武汉,就像塞纳河之于巴黎,意义重大。” 贵永华说,希望以龚古尔文学奖为契机,进一步促进中法文学交流,把武汉共同打造为“文学的国际都市”。

    许多龚古尔获奖作品有中国情结

    贵永华说,许多龚古尔获奖作品都有中国情结。如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情人》,吕西安.·博达尔的《安娜·玛丽》。更早期的安德烈·马尔罗作品《人类的命运》更是把故事放在了1927年,武汉作为当时中国革命漩涡中心也在小说中有大篇幅的体现。

    “虽然龚古尔文学奖已有115年历史,但还是首次来到中国。我们已经等待得太久。”贵永华形容龚古尔奖首次在中国武汉举行是龚古尔奖的“历史时刻”。(记者潘茜 通讯员刘婧娇)

    链接>>>

    与诺贝尔文学奖比肩

    龚古尔文学奖与诺贝尔文学奖比肩,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文学奖之一。该奖项成立于1903年,旨在奖励当年出版的最具想象力的法语文学作品。获得龚古尔文学奖的作品已被翻译成多国语言,许多还被改编成电影,影响巨大。

    目前除中国外已有11个国家选出了他们心目中的龚古尔文学奖获得者。这些评选出来的龚古尔文学获奖作品与法国本土公布的龚古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并不总是相同。通过这种评选方式,龚古尔文学奖试图为读者提供多元文学审视视角和不同文明间交流互鉴的平台。

    (责任编辑:余凌云)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长江日报。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