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湖北新闻 > 二论推动我省民营经济走向更加广阔舞台:对民营企业的突出问题要有深刻痛感
  • 二论推动我省民营经济走向更加广阔舞台:对民营企业的突出问题要有深刻痛感

    时间:2018-11-10 07:56:22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

    “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以“三座山”形象而深刻地指出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打破“三重门”明确要求为民营企业打造公平竞争环境,给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充足市场空间。

    当前,国际经济环境发生明显变化,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市场有波动、经济有起伏、结构在调整、制度在变革,民营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成因是多方面的,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等多重矛盾问题碰头的结果。但是有外部因素不代表我们能置身事外,有客观原因不代表我们可以无动于衷。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就要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痛当作自己的痛。对困难和挑战感同身受,才会想民营企业之所想、急民营企业之所急,发力发在关键处,解难解在要害处。

    全省促进民营经济座谈会上企业普遍反映的融资难融资贵、成本高、用工难等问题,在平等保护产权、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等现象,多数并不新鲜。新问题变成了老问题,老问题变成了“老大难”,很大程度上要从思想深处找原因,从行动落实中找差距。为什么“民营经济离场论”等错误认识会有市场?说到底还是在“两个毫不动摇”上动摇了;为什么会出现对民营企业戴着有色眼镜落实政策的情况?说到底还是思想桎梏和枷锁没有打破,思想解放不够;为什么有的干部害怕犯所谓的“政治错误”,在支持民营经济上左顾右盼、无所作为?说到底还是对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到位;为什么会出现不问青红皂白对民营企业断贷抽贷,抽走了民营企业发展所需的“粮草”?说到底还是金融供给和需求错配。

    这些问题,看起来是民营经济之痛,本质上是思想僵化之痛、企业转型之痛、政府职能转变之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之痛,归根到底是发展之痛。对这样的发展之痛有痛感,才能激发起自我革命、主动作为的责任感、紧迫感,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对这样的发展之痛感受深刻,才会下决心消除各种顽瘴痼疾,根治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切肤之痛。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民营经济承压更大,民营企业面临挑战更大,痛感更大。解决民营经济之痛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查找问题根源,不断突破思想阻碍,不断纠正政策偏差,不断完善执行方式的过程。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搬“山”开“门”,把压力变为动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我们就能在有力有效支持帮扶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也收获提升服务意识、推进职能转变的果实。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