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湖北新闻 > 武汉“晚晴枫”探索居家养老规范化服务模式
  • 武汉“晚晴枫”探索居家养老规范化服务模式

    时间:2018-10-11 15:14:39  来源:新华网  作者:

    新华网武汉10月9日电(记者俞俭 实习生张静怡 温璧瑜)“她就像我女儿,比女儿还亲。”重阳节前夕,走进武汉市江岸区多个社区,不少老人这样对记者说。他们口中的“她”,指的就是武汉晚晴枫养老助残中心护理人员。

    武汉晚晴枫养老助残中心是武汉市专业的养老和助残服务机构,致力于上门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和居家适老安全环境改善。中心提供的养老服务范围基本辐射整个江岸区,拥有300名护理人员,其接受服务的老人家庭1000多户。

    这个养老助残中心制定了湖北省第一个居家养老服务标准《湖北省居家养老规范》,2016年被全国老龄委评为“全国敬老文明号”。

    “我们的服务宗旨就是让老年人生活幸福、健康、有尊严。” 武汉晚晴枫养老助残中心负责人杨磊说。中心服务对象是江岸区政府为高龄老人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购买服务的老人,也有重度残疾人。每位老人都有专门的人员进行一对一专业护理。

    汉口二七路支农社区盲人宿舍居住着不少七八十岁的老年盲人,大部分老人以前都在同一个工厂上班。照护员徐东方对这个老旧社区构造十分熟悉,一上楼梯,她就以嘹亮热情的声音喊道:“董婆在吗?”她话音一落,一个老年盲人迅速打开家门说,“董婆去对面了,还没回。”刘婆婆是徐东方的“社区联络员”,她有什么事情,都在刘婆婆家跟大家说。

    进了刘婆婆家,徐东方仔细询问刘婆婆的生活情况如何,还有哪些没有解决的问题,以及政府的老年人补贴,需要这个星期上交审核材料,准备齐全了没有……

    “她简直比我女儿还亲,打扫卫生,帮忙清理身体,……你能够想到的事情,她都会帮我们做。”刘婆婆说。

    “这是我应该做的,开始觉得很辛苦,但做着做着就感觉和老人之间的感情变亲了,彼此之间就像亲人一样。”徐东方帮老人收拾房间,临走时说“我还要去给一个老人家去市场买点馒头。”

    武汉晚晴枫养老助残中心实行标准化经营管理,对员工从服装仪表到护理内容都有规范要求,并建立一套严格的一线照护人员考评制度,对其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提出规范的标准。中心建立每月定期回访制度,询问护理员相关工作情况,对于做得好的护理员进行表彰和加分奖励。

    要想将养老服务做到极致,就需要加强对于养老人才的专业化培养和吸纳。武汉晚晴枫养老助残中心工作人员夏雯雯说,每年都会举办一次技能大赛,洗头、擦洗身体、更换床单……这些与老人护理相关的技能,都是技能竞赛的必考题。

    中心每个星期都会有培训课程,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定期在组织分享会,挑选一批护理人员交流心得。

    夏雯雯大学毕业刚两年,在养老行业里可以说是为数不多的年轻人。她说:“我是自己愿意留下来的。我觉得养老服务是一个朝阳行业,以后发展必然是良性的。”

    “将心比心,亲情服务,创造感动”,一直是武汉晚晴枫养老助残中心的服务理念。杨磊说,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有专业化人才,制定严格可行的管理制度,用真心的服务去感动他人,这样养老产业发展才能更加蓬勃向上。(完)

    (责任编辑:刘晓丽)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新华网。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