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湖北新闻 > 致敬,湖北工匠丨宋幸福:掂一掂,"含金量"脱口而出
  • 致敬,湖北工匠丨宋幸福:掂一掂,"含金量"脱口而出

    时间:2018-05-14 09:11:02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

      烈火匠心炼真金,贵金属冶炼工宋幸福――

      掂一掂,“含金量”脱口而出

      【开栏语】

      千里烟波楚天阔,九省通衢大江流。老工业基地、制造业大省,如何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高技能人才是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力军,是支撑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今年起,省政府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批“湖北工匠”,并予以重奖。让我们一起走近首届“湖北工匠”,感受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力量。

        

      图为:5月7日,宋幸福(左一)在车间内工作。(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张朋摄)

      “一件金器,我掂一掂就能说出含金量。”在大冶有色集团稀贵金属厂的精炼车间,宋幸福向记者展示绝活儿。

      他一边说着,一边拿起手边一块金锭,“这一块含金量没达到99.99%,最多99%。”

      经过仪器测量,果然分毫不差。

      33年,从一名普通浇铸工,成长为高级技师、创新工作室负责人,56岁的宋幸福用钻劲诠释着工匠精神。

      酷爱学习,退伍军人成为高级技师

      1981年,高中毕业的宋幸福参军成为一名海军航空兵飞机机械师,修了4年飞机。

      1985年从部队转业,宋幸福进入大冶有色冶炼厂电解车间金银工段,成为一名浇铸工。“我是一张白纸,啥都不懂。”当时,国内金银铸造业刚起步,许多领域都存在技术空白,产品合格率低。看到这种情况,宋幸福坐不住了,他主动寻找相关书籍,学习浇铸技能。

      白天,他带几个馒头进车间,完成当班作业后,工友都休息了,他一边啃着馒头一边看书;晚上回家,怕影响家人休息,他在阳台上学习。这些年,他写下的学习笔记有70多本。在他的带动下,厂里金银浇铸合格率大幅提升。

      勤奋钻研,“飞机都能修,还有啥不能干的”

      “飞机都能修,还有啥不能干的!”面对技术难题,宋幸福总是迎难而上。

      参加工作不久,宋幸福发现车间里的中频炉常出故障,厂里的电气工程师和厂家的维修人员都解决不了。

      没有现成的理论指导,就通过实践探索。

      宋幸福买来万用表、电子元件等,在自家阳台上搭起临时实验室。没过多久,故障被他排除。

      在稀贵金属厂,记者看到一块刻有大江商标的银锭,30公斤重。“这是当年送到伦敦贵金属交易所注册的银锭,当时11块银锭,一次性注册通过。”回忆起当年那一幕,宋幸福脸上洋溢着自豪。

      2016年,稀贵金属厂决定把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伦敦贵金属交易所,是最重要的一关。

      30公斤的银锭,只有外形和重量标准,怎么办?“之前我们厂生产最重的银锭是15公斤。30公斤的银锭,我们见都没见过。”宋幸福和工友们开始设计模具,摸索浇铸工艺。

      两个多月没日没夜做实验,宋幸福硬是带着工友攻关成功。

      传承技艺,“宋大师”毫无保留

      2012年,宋幸福创新工作室成立,当了20多年班长的老宋,肩上又多了个任务――传帮带。“在我们厂,师傅可是名人,大家都叫他宋大师。”精炼车间点巡检副主管程铭笑着说。

      30岁的程铭,是昆明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来到厂里就跟着宋幸福。

      2017年的冬天,浇铸设备出现换热器管道冻裂现象,严重影响金锭生产。

      危急时刻,程铭请来师傅帮忙处理。

      勘察现场后,宋幸福组织工作室成员开故障分析会,现场列举十条处理意见,对炉门及真空泵等进行改造,问题迅速解决。“对刚来的工友,师傅都是手把手教。他是从部队转业来的,管理也是半军事化,工作服领口和袖口都要求扣严实,不了解他的人会觉得有些古板,但这些都是为我们的安全着想。”精炼车间浇铸班副班长李虎说。

      33年来,宋幸福带着工友们攻克了一个个生产技术难关,为企业贡献技术专利10余项,创造经济效益近400万元。

      对于工匠精神,宋幸福的理解是:“一丝不苟,锲而不舍,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我还想再干上10年,搞技术创新,这个真是能上瘾的。”宋幸福眯起眼,笑了。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王际凯)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