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湖北新闻 > 五个老伙伴 回乡当“蜂王”
  • 五个老伙伴 回乡当“蜂王”

    时间:2018-04-25 14:40:22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

    湖北日报讯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刘振雄 通讯员王登府 郑兵

    大山深处的五峰,春意格外盎然。

    4月上旬的一个晌午,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去五峰仁和坪镇,采访5个“老伙伴”。他们原本职业不同,却因同一个梦想,一起辞职回乡,去山坡上与蜜蜂为伴。每个蜂群都有蜂王,但他们,才是真的“王”。

    梅开暗香渡 无处有闲蜂

    在五峰老虎坑中华小蜜蜂繁育基地,记者看到,岩坡上蜂箱摆满,蜜蜂成群。

    37岁的张青松对记者说,你瞧阳光多好,又背风,是蜜蜂理想的栖息地,我们花好久才找到这地方。

    “我们”共5人,都是仁和坪镇桥梁村人,打小一起长大,年龄相差不大。谭登奎,39岁,原跑运输,起早贪黑长途跋涉收入不多,还难顾家;胡平,40岁,曾贩牛,也养牛,收入还行,但风险大;闵生勇,46岁,曾贩树苗,供人美化环境,自己的处境却并不美妙;梁国群,47岁,养猪10年,污染令乡邻侧目,自己都不好意思。

    5人中张青松最年轻,但闯荡最多,高中毕业去北京、深圳做缝纫,非典那年回乡种药材、种茶,也养猪。又流转300亩地,组建公司种花卉苗木,年入700多万元。但成本一刨,50名员工,一年人均仅得2万元。

    家乡有没有好的致富路?村里青年都打工去了,他很茫然。

    隔壁是一户蜂农,房前屋后七八桶,都是从山上收来的野蜂,每桶一年割蜜20多斤。掐指一算,利润都赶上他养30头猪了,而且无污染,咋不养蜂呢?

    恰好,五峰精准扶贫把养蜂作为仁和坪镇脱贫攻坚的主要抓手。5人眼前一亮,就去县里参加培训,又去鹤峰、神农架、湖南考察,然后各出资15万元,养蜂小团队(合作社)就这样成了。谭登奎、闵生勇负责建基地、养殖,胡平负责技术,张青松、梁国群负责市场开拓。

    养蜂易,养好难。但短短两年,张青松他们成了养蜂能手,令人赞叹。

    辛勤作蜜成 又带百花香

    仁和坪镇在宜昌最南端,与湖南交界,山深林密,以野生蜜源植物为主,但分布不集中,彼此交错开花,于是成了中蜂的乐园。

    2016年春,张青松他们以5桶传统蜂群起家,现已增至1400多群,今年将扩至3000群。

    不便夸大5位“蜂王”所起的作用,但他们的确助添了中蜂养殖在仁和坪镇的蓬勃发展。

    伍学凤命苦,9年前丈夫和仅20岁的长子病逝,她与幼子成了极贫户。去年5月,伍学凤获5万元扶贫贴息贷款,从张青松那儿购得30群中蜂。正值分蜂季节,不到一个月,增至58群。张青松上门回购18群,并按60元/斤的价格购走近300斤蜂蜜,伍学凤获利3万多元。

    不到半年我就脱贫了!伍学凤说。如今她已还清部分贷款,新添一批箱件,正将养蜂规模进一步扩大。

    据了解,五峰森林覆盖率高达81.7%,拥有五倍子、七叶树、拐枣、乌桕等优质蜜源植物 50多万亩,粗略估算中蜂自然容量能达30万群以上,产业优势得天独厚。养殖户越来越多,很多贫困户因此脱贫。

    县农业局局长张承绪说,该县正探索“1211”产业扶贫模式,即1个贫困户,种2亩高标准蜜源植物,养10群以上中蜂,实现年增收1万元以上。

    去年上半年,1711个在册贫困户共养中蜂1.3万群,户均增收5000多元,五峰也正式被确立为湖北省唯一国家中蜂扶贫试点示范县。

    预计未来3年,将有3500个以上的贫困户通过养殖中蜂实现脱贫。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