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湖北新闻 > 青年楷模何功伟高唱《国际歌》慷慨就义 家国情怀满乾坤
  • 青年楷模何功伟高唱《国际歌》慷慨就义 家国情怀满乾坤

    时间:2018-04-07 15:53:46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

    【英烈故事】

    何功伟,1915年出生于湖北咸宁。1936年参加全国学联工作,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6月任中共湖北省委委员,受派遣先后到鄂南、鄂西组织开展抗日武装斗争,历任鄂南特委书记、湘鄂西区委书记、鄂西特委书记。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在恩施不幸被捕,狱中与敌人进行不屈斗争,当年11月17日英勇就义。

    距离26岁生日还有4天,何功伟拖着沉重的脚镣,高唱《国际歌》,慷慨就义。铮铮忠骨,长埋恩施五峰山。

    忠贞那惜头颅掷,含笑刑场典范留。当时中共中央青委为他写下沉痛挽联:“努力解放事业而遭杀害乃整个民族创痛,坚持革命立场至于殉节是全体青年楷模”。

    在何功伟的家乡——咸宁市咸安区桂花镇柏墩村,也有一座何功伟烈士纪念园。

    清明前夕,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前往探访。

    烈士雕像前摆放的花篮,寄托着人们的无限哀思。绿树花草掩映中,数十块斑驳的碑刻,书写着各界人士对他的纪念,记录下他以笔为剑的英勇抗争。“国耻终当洗。救国救民才能救自己,责任全在我和你。”长期研究何功伟事迹的桂花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吴剑指着“狱中为杨齐发写的识字课文”介绍,身陷囹圄的何功伟面对严刑拷打没有屈服,敌人十多次请他的亲属劝降也未得逞。他赋诗填词,谱写《狱中歌声》,鼓舞战友,激励自己,“我热血似潮水的奔腾,心志似铁石的坚贞。我只要一息尚存,誓为保卫真理而抗争……”

    细读那一块块或清晰或已模糊的雕刻文字,仍能感受到天地间一股浩然正气。“儿之所以始终忍心背弃大人养育之恩,割断妻子之爱,每顾而不悔者,实不愿背弃大多数人之永久利益以换取吾一家之幸福也。”“儿献身真理,早具决心,苟义之所在,纵刀锯斧钺加诸颈项,父母兄弟环泣于身前。此心亦万不可动,此志亦万不可移。”

    在给父亲的信中,何功伟这样写道。

    他在写给妻子许云的诀别书中说,“告诉我所有的朋友们,加倍的努力吧!把革命红旗举得更高。好好地教养我们的后代,好继续完成我们未竟的事业。”

    我们可以告慰先烈——

    不远处的何功伟中学,在何功伟后人捐建的功伟书室里,孩子们在认真阅读。12岁的刘玉妍说,从小学起学校就每年组织为烈士扫墓。校长冯罩保说,从柏墩村走出的企业家何文忠,累计捐献60余万元丰富藏书、修缮教学楼。

    我们可以告慰先烈——

    作为中国桂花之乡,咸安桂花产业带富一方百姓。桂花镇副镇长张建伟介绍,镇里几乎每家每户都种桂花苗木,有300余家电商,仅线上交易额每年可达2亿元。

    我们可以告慰先烈——

    数十年来,村里公路修了一遍又一遍,乡亲们的房屋从青砖红瓦变成了气派小洋楼,已历百年风雨的何功伟故居仍作为英烈精神的见证伫立在村头。柏墩村13组63岁的农民何业家说,从小听着何功伟的故事长大,这栋房子虽老旧,意义很特殊。

    踏入那穿斗式木构架的堂屋,追忆那段峥嵘岁月,仿佛聆听到“少小曾怀国难忧”的读书声,定格在历史里的那些画面,化作永恒。(记者 周志兵 通讯员 胡剑芳 吴剑)

     

    (责任编辑:张潘)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湖北日报。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