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湖北新闻 > “应试”培训裹挟学生抢跑!四部门重拳整治校外培训乱象
  • “应试”培训裹挟学生抢跑!四部门重拳整治校外培训乱象

    时间:2018-02-27 11:22:04  来源:荆楚网  作者:

      荆楚网综合消息 教育部等四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对校外培训机构开展拉网式摸底排查,坚决治理其存在的“‘应试’倾向、超纲教学”等突出问题。

      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中小学课外辅导行业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参加的学生规模超过1。37亿人次。

      校外补课,不仅加重中小学生校外课业负担,更成为不少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为何却阻挡不了家长们对补课的需求和热情?

      家长说:补课费是贵,但不补不行

      儿子就读高一的胡女士告诉记者,“一对三补数学或英语两个半小时至少1000元,大课200多元,每个月都要上万的补课费。”她说,一开始在陪孩子补课间隙还去咖啡馆坐坐,后来变成连杯奶茶也舍不得喝。

      “送孩子赴美上高中,她花了数百万”,一张网络流传的由“Steve妈妈”提供的图表显示,仅孩子出国前参加英语培训(一对一外教辅导)一项的费用就高达85万元,还不算培养冰球等所谓与国际接轨的爱好的花费。

      沈阳的张女士最近给小学五年级的女儿报了一个国学班。学费一年1。6万元,一次性交清,每周两个半小时,如果因自身原因缺课费用不退。除了国学,周末、假期的补课内容还包括奥数、英语、声乐、美术、羽毛球……每年各种补课费用约6万元。

      北京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孩子5岁开始学舞蹈,每个学期15次左右的大课5000元,寒暑假集训也得四五千元;而重头是小课,各种表演、艺术节前学好一支新舞,哪怕是请最普通的教“一对一”,也得私教十几个小时、花上几万块钱。

      这些家长都一致表示:在中考、高考自主招生录取比例可观的现状下,家长们普遍希望为孩子争取“裸考”之外更多的一次机会,拼竞赛、拼难度。“谁真心愿意花大价钱出去补课啊?”“现在是水涨船高,你不补就肯定落后。”

      专家说:课外补习绑架学校教育 增加家长焦虑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范先佐表示,补课费用日高,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优质的教育资源不仅稀缺,而且资源分配需要更加公平。“问题表现为家庭教育开支剧增,实际指向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应该更公平,高质量教育资源的获取应该更便利、成本更低廉。”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认为,课外补习正在“绑架”学校教育。“课外补习在国外称之为‘影子教育’,如影随形跟在学校教育后面,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尤其是为后进学生提供课外辅导,就是所谓‘补差’的功能。但是在中国,其功能普遍成为‘培优’,越是学习好的人上的补习班越多。”

      同济大学教授蔡建国一直关注并反对过度补课现象:“整个教育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家长辛辛苦苦赚来的钱,都送给了培训机构。”要打破这个怪圈,学校的教学质量是关键,教育部门一方面要严厉查处老师上课不认真,考试超出大纲等现象,另一方面要通过设立标准、执法检查等,规范培训机构的办学。

      南昌师范学院教育评估院院长叶存洪教授说,“校外培训机构往往以高强度培训、大量做题、提前教育、全民奥数等模式,培训学生的‘应试’技巧,裹挟家长带着孩子拼命抢跑,无形中增加了家长的群体焦虑。”“一些校外培训机构还与公立名校联手,实现对优质生‘掐尖’,更助长了家长对校外培训机构的需求。”

      教育部说:校外培训不能“超纲” 诱导学生补课取消教师资格证

      《通知》明确指出坚决纠正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主要指语文、数学等)出现的“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严禁校外培训机构组织中小学生等级考试及竞赛。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特别强调坚决查处中小学教师课上不讲课后到校外培训机构讲,并诱导或逼迫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等行为,一经查实,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直至取消教师资格。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专项治理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将部署开展拉网式排查,摸清底数,全面普查登记每一名学生报班参加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情况,为专项治理行动提供底数参考。计划于2018年6月底前完成。第二阶段将由各部门协同开展集中整治,全面纠正七类不良行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治理与中小学校和教师有关的增加学生课外负担的不良行为。计划于2018年底前完成。第三阶段将巩固治理成效,建立黑白名单制度。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建立《白名单》,公布无不良行为校外培训机构名单,建立《黑名单》,公布有安全隐患、无资质和不良行为的校外培训机构名单。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