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湖北新闻 > 武汉专家:流感不是今冬儿科爆满的真正推手 合理抗菌是关键
  • 武汉专家:流感不是今冬儿科爆满的真正推手 合理抗菌是关键

    时间:2018-01-25 22:37:52  来源:武汉晚报  作者:

    流感不是今冬儿科爆满的真正推手

    天气骤变导致的肺炎、支气管炎、伤风感冒才是主力病种

    不少医院的儿科门诊人满为患。记者李子云 摄

    武汉晚报 记者田巧萍

    自2017年12月下旬以来,武汉地区的儿科门诊、病房爆满,同济医院儿科最高峰时,有1200多个孩子挂号,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武汉市儿童医院连续数天儿科门诊量超过1000。高烧、流涕、咳嗽、呕吐……这些与流感类似的症状和儿科门诊拥挤的人群,使人感觉到传播极快的流感来了。市民朋友圈中也流传着很多今年流感严重的传闻。

    实际情况怎样呢?武汉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昨日接受武汉晚报独家采访时介绍,经过专业的监测和研判,尽管目前仍是流感的冬季流行高峰,但武汉目前儿科病人爆满的真正推手不是包括流感、流腮、水痘这样的传染性疾病,而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我们通常说的一般的伤风感冒)、肺炎、咽峡炎等,这些病不属于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仅占就诊数的3.49%

    2017年12月28日是武汉各级儿科门诊接诊量高位的一天,也是儿科就医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时候。武汉市疾控中心派出传染病防制专家去儿童医院实地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流行病调查专家查阅了2017年7月至12月武汉儿童医院全部门诊的就诊病例,发现就诊人数自10月底起呈上升趋势,12月份达到峰值,但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就诊数仅占全部呼吸道疾病就诊数的3.49%,而96%以上都是非传染性疾病,以肺炎、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为主,未发现流感爆增的现象。

    流行病学的调查专家们通过全市大数据分析发现, 2017年7-12月,流感、流腮、水痘(均为冬春季传染病)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就诊一直维持在每月500例以下,未见异常增加。

    这下清楚了吧,是肺炎、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激增,才使武汉儿科局势这么紧张。

    四大应对法宝

    预防各种传染病

    武汉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武汉晚报记者,近一段时期以来,儿科病人猛增与天气有密切关系。武汉前一段时间温暖适宜,但天气说变就变,气温说降就降,儿童身体的各项机能还没有发育完善,无法应对这种变化,一旦身体抵抗力下降,各种病原体就趁虚而入。因此,他们在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建议有关部门合理调配医疗资源,增设除武汉市儿童医院之外的其他医疗机构白天、夜间儿童门诊。

    对个人而言,预防疾病要从平时做起。武汉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了预防各种传染病最基础的四种方法:

    一、增强身体免疫力。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就是提高身体免疫力的最好补药,这包括作息有规律,营养均衡,注意休息,不熬夜,适量运动,保持良好情绪。

    二、注射疫苗。疫苗是人类针对具体的病原体而研制的预防武器,如防流感可以接种流感疫苗,防肺炎可以接种肺炎疫苗。两岁以下的宝宝可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自愿自费给宝宝接种流感嗜血杆菌疫苗或13价肺炎疫苗,两岁以上的宝宝或成年人、老年人可接种23价肺炎疫苗,可有效预防肺炎球菌23种血清型引起的侵袭性疾病。

    三、洗手洗脸。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会洗手,可以洗去很多病原体。不仅是饭前便后洗手,外出回到家里也要洗手。鼻腔、口也是呼吸道病原体喜欢呆的地方,所以,还要养成用淡盐水漱口的好习惯。

    四、通风。居室、办公室、教室最好的消毒方法是通风,每天早晚开门、开窗通风两次,每次至少半小时,把室内空气换一遍,不仅可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还可以降低室内可能的病原体数量。

    2017年7月至12月,武汉儿童医院全部呼吸道疾病就诊病例显示:

    武汉流感监测 始于上世纪70年代

    疾控人员正在PCR实验室分离流感病毒 通讯员刘翔 摄

    武汉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是最早加入国家流感监测网的城市之一,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流感的日常监测。武汉儿童医院和武汉市第一医院是国家级的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前者的监测对象是儿童,后者的监测对象是成人。两家医院每周都要将疑似流感的病例上报,并各采集20份疑似流感病人的咽拭子送到武汉市疾控中心。

    医院交来的咽拭子最终在武汉市疾控中心的PCR实验室进行分析,提取到流感病毒核酸后,就能确诊咽拭子主人患的是流感了,然后再进行病毒分离,查出病毒株的型别。

    武汉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武汉晚报记者,2017年前9个月,在武汉流行的流感病毒还是以甲3型为主,10月初至今就以乙型为主了。2017年9月份,武汉市疾控中心在自己的网站、官方微信(武汉疾控健康宣传)上以科普的形式提醒市民注意防范。市民平时可留意,像流感、水痘等传染性疾病,在流行季节到来前,武汉市疾控中心都会提前以科普的形式在网站、官方微信上发布,市民可关注相关信息,提前做好防范。

    武汉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监测流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监测不同季节流感病毒的类型,以便及时作出防范和应对,同时也为捕捉新的流感亚型(如人感染H7N9禽流感)。而从目前监测到的结果来看,武汉还没有发现新的流感亚型,2017年流行的流感病毒株仍以甲3型、乙型流感(季节性流感,非高致病性流感)为主。武汉一年有两个流感高峰,即4-7月的夏季流感高峰和10月至来年1月的冬季流感高峰。目前武汉仍处于冬季流感高峰时期。

    增加儿科诊室 延长诊疗时间 增加专家门诊频次

    多重“防护网”应对冬季儿童疾病高发

    本报讯(记者伍伟 通讯员周文照 吴杨) 冬季是儿科季节性疾病高发期。近日,省卫生计生委召开加强儿童医疗服务专题会议,要求搭建多重“防护网”应对冬季儿童疾病高发,保障儿童健康。

    省卫计委强调,各医疗卫生机构可以通过增加儿科诊室、延长诊疗时间、增加专家门诊频次、调集院内接受过儿科专业培训的高年资内科医生充实儿科医疗力量等多种措施,切实缓解儿科医疗资源不足导致的供需矛盾;制定儿科就诊高峰期应急预案,组织区域内各级医疗机构进行医务人员紧急调配或患者分流工作。同时,将当日儿科门、急诊挂号及开诊医师情况在院内显眼处进行实时公示,确保患者及家属了解目前的就诊情况及预计候诊时间;预约挂号安排在儿科就诊医疗压力相对较小的时间段;通过微信、微博、报纸等多种宣传平台引导家属及平诊患者“错峰就医”,引导儿科患者家庭就诊、社区就诊、就近就诊。

    据湖北日报

    感冒高发,合理抗菌是关键

    雪花飘落,隆冬已至。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里,身体需要尽快适应季节的变化,否则健康肌体将受到损害。本期健康聚焦风雪寒冬下的健康守护知识,为读者提供一份安然过冬参考。

    入冬以来,医院门诊大厅里挤满了感冒患者,其中尤以婴幼儿为甚。不少家长心疼孩子,为了少遭罪,会主动要求医生给孩子用消炎药(抗菌药)。“吊瓶”“挂水”输液,屡见不鲜。

    同济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仇丽茹表示,儿童抗菌药物使用不当会导致细菌耐药产生,还会影响到体内微生态和导致机体免疫稳态失调,因此,“合理”二字,是使用抗菌药物的关键。

    抗生素、抗菌药别混为一谈

    仇丽茹说,要做到“合理”,首先就得分清什么是抗菌药。大家容易把抗菌药、抗生素、消炎药混为一谈。其实,三者虽有部分交叉,但并不完全等同,不可相互替代。

    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等)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按功能划分包括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抗结核以及抗肿瘤等几种类型。

    而抗菌药,则是凡对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的物质统称,它包括人工合成抗菌药和抗生素。抗生素强调的是来源于微生物的代谢产物,而抗菌药强调的是人工合成。因此,抗菌药比抗生素更广泛。抗菌药从功能上划分同样包括了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抗结核等几种类型。但目前临床上所说的抗菌药,常特指抗细菌的药物,包括各种青霉素和半合成青霉素、头孢类、磺胺类、咪唑类、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等化学合成药物。

    消炎药,广义的消炎药包括抗菌药和抗炎症药物。狭义的消炎药是专指抗炎症的药物,即抑制炎症因子产生或释放的药物,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等作用,主要针对红、肿、热、痛等症状发挥作用,属于对症治疗药物,对导致症状的各种病因无直接作用,不能杀灭病原微生物。

    仇丽茹说,实际上,人们常说的“抗生素滥用”指的是“抗细菌药滥用”,抗真菌类、抗结核菌类、抗肿瘤类等药物较少存在滥用现象。

    如何合理使用抗细菌药

    仇丽茹介绍,抗菌药只对细菌感染有效,并不能包治百病。细菌感染所致的疾病,一般来讲是需要用到抗细菌药物的,而且要足疗程足量应用。而对于确定病毒感染所致的儿童普通感冒等病毒感染的疾病,是不需要用抗细菌药物的。但是也有部分家长对抗细菌药物谈虎色变,秉承坚决不用的态度,其实也是不对的。有一个严重泌尿道感染的孩子,家长拒绝使用抗细菌药物,导致孩子肾脏脓肿形成、败血症危及生命。因此合理使用抗细菌药物应该强调的是“合理”两字。“治疗感冒发烧并不是输液就比口服快,也不是药物越贵就越好。针对抗菌药物,人人要做到,不随便购买、不随意喂服,而当需要使用时更不要随意停用。”仇丽茹强调。

    哪些药是抗菌药

    如何识别哪些药是抗细菌药?仇丽茹请大家记住5个药名:西林、头孢、霉素、沙星、硝唑。

    西林,会叫这种名字的药,基本上就属于青霉素类的抗生素,比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氟氯西林等,有青霉素过敏史的孩子一定要避开。

    头孢,属于最常见的一类抗生素,比如头孢拉定、头孢地尼、头孢甲肟等。

    霉素,最常见的如克林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

    沙星,比如左氧氟沙星等。

    硝唑,比如甲硝唑、奥硝唑等。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