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湖北新闻 > 一位乡村老人的舞台文化自信
  • 一位乡村老人的舞台文化自信

    时间:2018-01-24 17:18:14  来源:新华网  作者:

    新华网武汉12月12日电(方政军 魏燕辉 帅瑜)舞台上的一招一式不输专业,一腔一调直抵人心。71岁的共产党员宋文平,带领“汉水民间文化艺术团”,在乡村坚持为村民自编自演乡土文艺节目多年,中央电视台最近专门报道了他的事迹。谈起宋文平长期为村民们表演文艺节目,村民们都说:“老宋真是不简单。”

    宋文平家在汉江中游的湖北省谷城县冷集镇李洲村,这里地阔平坦,村庄聚集,村民毗邻相居。宋文平和“汉水民间文化艺术团”自编自演的乡土文艺节目,在村里有了用武之地。

    “土地再续三十年,农民吃了定心丸。绿水青山金银山,幸福小康美梦圆。”这是宋文平刚编一段新唱词。进入今年12月份以来,宋文平已创作出小品、舞蹈、快板、锣鼓、曲剧联唱等10余种节目,艺术团已在该镇6个村(社区)进行了10多场演出,吸引了辖区村庄上万群众观看。村民们说:“老宋们的表演的节目,看得懂,听得明白,大家都喜欢。”

    七十多岁的宋文平,为什么热爱宣传党的政策呢?原来这是有原因的。小学毕业,宋文平就没再读书,回到家里务农。那时,李洲文艺宣传队在当地非常出名,宋文平会说说唱唱,正好赶上宣传队招人,从此宋文平走上了乡村文化艺术道路。

    年轻时长相清秀的宋文平,嗓子好,反串唱青衣、旦角非他莫属,很快就成了“台柱子”。自知读书少,宋文平抓住一切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他自学简谱、拉二胡、画布景,文艺天赋渐渐激发出来,在乡村文艺的天地里,找到了人生奋斗方向。

    他扎根乡里,倾注精力挖掘、传播民间文化。1978年,他表演的《堵路》获全县一等奖;1982年,他编写的民间故事《九龙泉》获省二等奖;1997年,全县迎春晚会征集民间文艺节目,他连夜自编自演,在一星期内就组织了一台戏。节目充满了乡土气息,被县委领导赞为“哭笑都让人流泪的好节目”。宋文平创作的情景剧《冷集巨变》《风雪女子情》,在全县汇演中又夺得第一名。

    从此,他坚定信念,全身心地扑在创作中。2010年,县里决定举办全民运动会,当时李洲村打算放弃这个机会。宋文平立即找到村领导说:“我会打太极,咱村可以组织一个太极拳队参赛。”村里没有经费,他就自费组织。8月,他手书海报招兵买马,没想到三天时间就有30多名村民参加,一支健身志愿者队伍组建起来了。趁此机会,宋文平组建了“汉水民间文化艺术团”。

    宋文平针对村民们天天忙于农活,对国家的大事了解的还不够,就把国家的一些农村政策,编一些文艺节目唱给大家听,演给村民看。他说:“我这样做宣传了政策,又丰富了村里文化生活,两全齐美,咋不好呢?”

    宋文平想到自己这些年来在村里不遗余力地表演文艺节目,在宣传党的政策上发挥着余热。2011年,66岁的宋文平终于实现了他40年来的“入党梦”。在党旗下,他含泪宣誓后说:“真没想到,老了还能为党发一分热。”

    入党后的宋文平,利用文艺节目宣传党的政策,更是有了使不完的劲。宋文平组织大家唱冷集歌,演冷集戏,讲冷集故事,小品、小戏、锣鼓快板、湖北道情等一起上,利用这些村民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填新词,编新剧,谱新曲,唱家乡新变化,说邻里好故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地传递到了千家万户。

    他们自编自演的《文化村盛开廉洁花》《冷集一片好风光》等一系列乡土文艺节目,深受村民们的喜爱。这些朝夕相处的村民们,就喜欢看他们这些土腔土调的节目。

    为了艺术团义务演出,这些年宋文平把自家上万元的资金投入到“汉水文化艺术团”。他说:“自己少吃一口饭,少穿一件衣,也要把乡村艺术发展好。家里二亩地的收入,两个孩子给我的零花钱,我都为艺术团买了音响、服装和道具。”说到这里,宋文平哈哈大笑起来。

    宋文平一生追随党,长期在农村坚持乡村文艺宣传,在2016年被谷城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7年又被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评为“全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模范”。

    宋文平扎根基层,以天作幕帐,以地为舞台,结合党的农村政策创作新词,服务村民表演乡土节目,一生热爱乡村文艺事业。他说:“只要我还唱得动,扭得动,我就要为村民一直演下去。”令这位老人没有想到的是,在他和“汉水民间文化艺术团”的带动下,李洲村的村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就连全镇也掀起了乡村文化热潮,几乎村村都建有文艺团体或健身舞蹈队。一到晚上,各村的村民们都自发地到村委会文化广场,跳舞、唱歌、演节目,欢乐的歌声飘扬在乡村的上空,更是荡漾在村民们的心中。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