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湖北新闻 > 加快“三办”改革 “放管服”改革的武昌速度
  • 加快“三办”改革 “放管服”改革的武昌速度

    时间:2017-11-27 00:00:00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

    图为:珞珈山街行政事务服务中心“服务群众”团队

    图为:区行政审批局服务窗口

    图为:区政务服务中心帮办员指导办事群众填表

    图为:水果湖街行政事务服务中心

    湖北日报讯初冬的武汉热潮涌动,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国际性招商大会等接踵而来,拼搏赶超势头正劲。

    有所作为,武昌区以“三办”为核心的“放管服”改革落地有声。截至10月底,武昌区梳理规范区街权力事项2123项,制定完善各类监管机制20余个,累计办理各类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70万余件,按期办结率100%,改革走在全市前列。

    十九大报告提出,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放权要实效、监管求创新、服务再提升”,武昌区聚力实践,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群众满意度不断攀升。

    “再办一件,群众就少跑一次。”

    一线窗口精准服务全覆盖

    政务服务窗口是群众与政府部门接触最频繁的地方,群众到窗口办事,最怕等一下、办不了、下次再来。

    在武昌区政务服务中心,呈现出一番新景象。早上8点不到,中心大厅外陆续有人排队,十来个着装统一的帮办员也开始忙碌起来。“请问您办什么业务?”“这里填写不对,需要修改。”“待会儿,我带您到去窗口。”帮办员提前查看办事企业或群众所带资料是否齐全,指导相关表格填写,有效提高申报通过率和窗口办事效率。“说话太多,每天最少喝两大瓶水。”帮办员陈美琪说,中心窗口多、业务种类繁杂,前来询问的人特别多,从早到晚总在说个不停,每层有3至4名帮办员。陈美琪说,她们的工作虽然累,但还只是动“嘴皮子”,窗口办事员更辛苦,不仅动嘴还得动脑动手,一天下来,整个人都是酸软的。

    与其他政务服务中心比,窗口延时服务,武昌区首推。“只想着再办一件,群众就能少跑一次。”经济类行政审批窗口工作人员杨晓戎说,以前一天办理200号左右,5点下班,渐渐发现办事的人越来越多,经常到下班时间了,没办成的人十分焦虑。将心比心,她和同事们总感到难受。商量过后,杨晓戎和同事主动延时下班,坚持什么时候办完最后一件,就什么时候下班,现在每天工作办理量都在230号以上。

    服务窗口延时下班,极大方便了办事群众。杨晓戎说,不少人因为堵车、请不到假来得晚,最后顺利把事情办好了,看见他们开心的笑脸,自己也就觉得值了。针对群众办事较多的不动产交易、商事登记等业务,武昌区推行当日取号必须当日办理,部分窗口周六加班服务,对确有特殊需求的群体和企业,提供“绿色通道”、办事员上门等特色服务。

    今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福中集团落户武昌,一次性在房地产、电子商务、医疗科技、软件科技和工程技术研究等领域设立8家公司。为缩短办事时间,商事登记窗口与商务、消防、税务、物业等部门联合行动、精准服务,工作人员特事特办、批量处理,一天之内为五家公司颁发营业执照,8家公司不到7天时间全部落地。福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宗义称赞,公司落户武昌的经历好比一部速度与激情大片,审批项目少、速度快、服务质量优,“武昌速度”让他刮目相看。

    速度源自武昌综合行政审批改革的系列决策。“一枚印章管审批”,单独成立行政审批局,并将全区17个部门80大项行政许可事项全部划转过来,快速完成编制人员划转、领导班子配备、许可事项交接、审批环节集中、审批材料规范、审批流程优化、审批监管衔接“七个到位”,率先实现审批职责、审批事项、审批环节全集中,变体外循环为内部流转。

    不仅如此,武昌还推行容缺受理服务。今年8月7日,雄楚春天项目申请人民防空工程建设方案审批,经资料审查发现,申请单位缺少营业执照,为不影响审查进度,行政审批局进行容缺受理。8月8日,企业将资料补齐后,窗口当即进行审批、发证,比法定工作日提前18天完成,大大提升资料审查效率,企业对容缺审批高度评价。

    全面推行“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审批服务模式,变多部门流程为一个部门流程,减少事项办理环节201个、申报材料358份、办理时限640天。同时,梳理入驻政务服务中心的审批服务事项,对照法律法规逐一排查,清理和精简体检证明、消防合格证明等46个。

    “太方便了,省时省力省心。”

    轻点鼠标随时可办零跑腿

    窗口有形,服务无形,科技改变了生活,也给政务服务带来新空间。借助互联网,办事人足不出户,即可随时随地把事情办理妥当。

    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统一服务入口,建设区、街两级联动的网上办事大厅――“云端武汉・武昌区政务服务大厅”,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入驻,申办人可一号申请、一次认证、一网通办;建立全程在线咨询平台,利用互联网、手机终端与申办人线上互动,提供一体化、全天候服务;服务大厅智慧升级,优化实体大厅叫号终端、查询终端和显示终端功能,与网厅、微信联动,实现实体大厅端、pc端、自助端、移动端“四端”融合,线上、线下办事大厅“两厅互通”。服务系统上线以来,累计网上办件17526件,为近千名办事人提供网上咨询引导服务。“不用到处跑,喝杯茶的功夫,省时省力又省心,实在太方便了!”武汉睿珞劳务公司法人代表罗先生说,很荣幸申请到武昌首张全程网上办“十证合一”电子执照,以前可要到税务、工商等多个部门转,现在坐办公室里,点点鼠标就能搞定。

    有事网上办,正成为年轻人的服务指南。7月26日,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刘聪在网上申请武昌人才公寓,随后,武昌区房管局、人资局等部门在网上迅速完成材料初审、复审。8月5日,刘聪直接在网上完成配租登记,10日选房并签订合同,14日就搬进了人才公寓。全程仅用了12个工作日,期间刘聪无需跑去任何部门,材料、手续全部网上办理,“网上办”的高效、便捷正在服务更多群体。

    除节省时间、省去跑腿外,“网上办”在行政审批现场勘查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更为惊艳。

    今年年初,提升效能,综合设置行政审批局内设机构,实行“大科室制”,现场勘查科承接原17个职能部门53项需要现场勘查的事务。该区服务业繁荣,创新创业环境优越,全年涉及行政审批的现场勘查任务量居武汉首位,为解决量大人少问题,提高审批效率,武昌采取远程勘查办法,越来越多创业者从中受益。

    徐家棚街、水果湖街、中南路街作为试点街道,派出3名工作人员分别进驻。远程勘查时,现场点位由一名派驻人员用移动终端,实时传输画面至指挥中心,相关工作人员通过画面进行判断、甄别,作出现场勘查结论。同时,现场视频录像存档,实现远程勘查规范化、痕迹化管理。“网上办”介入现场勘查,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截至目前,完成勘查任务5012件,单日最高量60件,是纯人力勘查的两倍。行政成本大大降低,之前17个部门有近300人负责现场勘查环节,执法车辆20多台,现在,仅用17个人、5辆车。对群众申请的事项,做到一个工作日完成收件、现场勘查,且同一场所可安排合并勘查,后方同步给出结论,提高效能,节约申请人经济和时间成本。

    远程勘查,还能有效预防权力寻租。现场勘查环节行政执法工作轨迹记录、资料永久可查,工作人员相互监督,避免了特殊环节体外循环可能形成的权力寻租,对打造一支风清气正的行政审批现场勘查队伍至关重要。

    据统计,武昌梳理全程“网上办”事项191项,网上预审事项363项,同时梳理“马上办”事项348项、“一次办”事项498项一并在网上公布,全区审批服务效能不断提升。

    “家门口,遛弯儿顺带就办了。”

    就近通办大小事务不出街

    推进“放管服”改革,有难有易。优化窗口服务易,搭建网络平台易,难在政务服务体系建设。

    由点到面,全方位提供高效便民政务服务,武昌实践给出了答案。“家门口没几步路,不用排队,遛弯儿刚好走到这,顺便办一下。”65岁的马天成老人说,今年初就符合《武汉市老年优待证》办理条件,一直没想起来办。办好证,老人可享受景点入园优惠,每年可免费乘坐730次武汉公共交通。中北路黄金地段,地铁楚河汉街站正出口,交通十分便利,走进武昌区水果湖行政事务服务中心,1500平方米宽敞大厅内,19个服务窗口依次排开,2015年4月投入使用,让居民享受到最便捷的政务服务。

    在这之前,老年人办理《优待证》只有一个选择,乘车到区级政务中心的老龄委窗口办理,途中奔波麻烦,还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在武昌,该事项办理权限下沉至街道行政事务服务中心,老人凭身份证即可就近办理,外地户口常住老人在社区开具长期居住证明亦可,办证的老年人对此举赞不绝口。

    武昌步步为营,力求“一站式”服务和“一门式”办结,出台《武昌区行政事务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全区14条街道标配街道行政事务服务中心,每个中心配置12名工作人员,按政务服务规范化、全科化、便民化、质量考核统一化运行,打造面向基层、功能齐全、办事高效、服务优质的政务服务体系。

    在全省,率先实现街道层级政务服务机构全覆盖。

    社区上收、部门下沉、街道平移。集成布局强服务,行政事项办理流程再造,明确93个事项进驻街道中心办理,统一街道中心事项通用目录、流程、时限、责任体系,实现“一窗多能、全科服务、全区通办”;将街道中心建设工作纳入全区绩效目标管理,完善13项服务制度规范,促进区、街政务服务体系统一规范,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截至10月底,各街道中心共计办理事项54万余件。“把事项留在基层办,让群众就近办理,全力打造居民家门口的市民之家。”武昌区编办主任容珊萍表示,办事群众感觉到舒服了,改革工作就算做到位了。

    通过授权、委托、代办、延伸服务等方法,把与群众联系紧密的人口计生、民政、社保、工商、税务等事项纳入街道行政事务服务中心办理,扩大街道行政事务服务中心服务范围。水果湖街行政事务服务中心副主任王亚娟说,中心还提供交通违章处理、水电费缴纳、社保查询等18项便民生活服务,每天办理群众申办事项400多件。

    “政府职能在转变,发展环境更优化。”

    角色转换晒出清单建机制

    好服务需要好机制维系,公开透明、阳光运行是机制的生命力所在。

    “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管”,厘清职能部门、垂直部门及街道关系。实行行政审批标准化,明确区级保留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80项。全区区属部门的2062项行政权力事项和街道办事处实施的61项行政职权事项按权力清单、程序清单、责任清单和办事流程图全部在网上公开。

    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印发《武昌区区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取消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11项。如“社会团体登记”,申请人不再需要委托中介机构出具验资报告等证明材料,精简材料,减轻其办理许可的经济负担。

    创新工作模式,通过实行企业设立证照联办、房屋交易联合受理、建设项目并联审批;与工行、农行、建行联合开展“政银合作”,与邮政开展“政邮合作”,与楼宇物业进行“政物合作”等举措,全区行政许可事项和审批服务件均办理时间2.87、4.24个工作日,分别比法定时限压缩89.74%、82.17%,仅武昌不动产办证时间就从30个工作日压至7个工作日以内。

    武昌制定《武昌区行政权力清单动态管理办法》,明确行政权力清单调整的基本原则、类别划分、职责分工、调整程序和监督管理。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建立区级行政审批与监管信息交互平台,实现行政审批与监管执法部门信息的即时传送、无缝对接。

    构建“四级”网格化管理指挥联动系统。设立区网格化指挥中心、街道网格化管理中心、社区网格管理站及1700多个网格,形成巡查、发现、分派、监督考核的指挥管理服务闭环,高效处置城市建设、社会管理中的各类事件和问题,1700多名网格员活跃在大街小巷,与群众打成一片,提供贴心的政务服务。

    “政府职能在转变,发展环境更优化,市场活力更加充分释放。”武昌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洁认为,深化以“三办”为核心的“放管服”改革,将为武昌转型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为武昌建设创新型城区和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添新动力。

    执法力量下沉,从“多头管理”向“提能增效”转变。缩减执法机关编制人员,充实到驻街工商所、食药监所等51个队所,390人到街道服务。设立街道综合执法领导协调小组,对派出(驻)街道的行政执法机构双重管理,人员实行任免交流和奖惩使用,提升执法人员干事积极性。

    新时代,新征程。武昌省市区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稳步推进,“放管服”改革正向纵深迈进。

    短评

    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中积蓄发展动能

    “放管服”是一场刀刃向内、自我削权的改革,本质上是从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的回归。在这场大刀阔斧的改革中,蕴含着现代治理的基本逻辑。

    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明确指出,深化“放管服”改革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改善市场环境、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一项重要改革,也是武汉争当改革排头兵的重要抓手。实行“三办”联动服务,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方向。

    武昌区改革的实践证明,“放管服”的力度有多大,政府职能转变的速度有多快,市场和企业的活力就有多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就有多实。

    改革期待大担当,发展呼唤行动派。简政放权事关全局、利在长远,拿出自我革命的精神和兴利于民的情怀,集中力量把该管的事管好、该服务的服务到位,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政府部门才能当好全面深化改革的排头兵。

    民之所呼,改革所向。转变政府职能,不仅要从过去以“审批”为主转向以“监管”为主,更要转向以“优化服务”为主。多从老百姓的角度考虑,寻求更多人民群众的“双赢”,才能找到改革突破口,为经济社会发展凝聚起强大动力。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