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湖北新闻 > 武汉医界“一把刀”张应天教授去世
  • 武汉医界“一把刀”张应天教授去世

    时间:2017-11-25 00:00:00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

    湖北日报讯 记者 汤炜玮 通讯员 袁莉 刘望

    他,把一生奉献给外科事业,被誉为武汉医界“一把刀”:其自创胃癌根治术及扩大根治术,规范手术至今不亚于日本医疗水平;自创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及引流,被黄志强院士称为中国该领域第一人。

    他,始终将患者利益摆在第一位,敢为患者担风险,接下了无数别人不愿或不敢接的病人。

    他,年逾八旬仍坚持出门诊、查房、讨论病例,“作为一名医生,就要一切为病人服务。”

    他,就是我国首届“中国医师奖”得主、著名外科学专家、江汉大学终身教授、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武汉市第六医院)名誉院长张应天教授。

    22日凌晨3时25分,张应天教授带着对医学事业无限眷恋与不舍,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88岁。“半个世纪创新无数救人无数真乃世间华佗,一生勤勉报国有情育人有情诚为医界师表。”昨日上午,从各地赶来为老人送行的500余人,泣不成声,其中许多人是他曾经的患者。

    医术精湛――

    “是他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是他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昨日上午,从全国各地赶来为张应天送行人群中,有一个人在默流泪,他是武汉市第六中学校长马德驹。

    1998年4月,马德驹因腹部不适到武汉市第六医院就诊,被诊断为晚期肠癌。

    时年68岁的张应天,在详细了解马德驹病情后,为其制定精细化手术方案,并立即安排手术。整个手术持续近6个小时,清扫了60余处淋巴结,其中揪出3处转移并伴有感染的淋巴结。术后,张应天冒着风险为他制定化疗方案。手术至今,患者已走过19个年头。马德驹坦言,在当时,美国晚期肠癌存活率不到15%,而经张教授的全程治疗,自己可谓实现了“治愈”奇迹。

    对医术追求始终精益求精。早在1954年,年仅24岁的张应天,就在医学界开展了“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技术的研究,成为国内最早运用这项新技术的医生之一。直到现在,这项技术仍被肝胆外科作为常用诊疗手段。

    张应天行医62年,始终以科学、严谨、求实、创新的精神探索医学知识。

    仁医大爱――

    “好医生,要时刻把病人放在心上”

    2004年,中国医师协会颁发首届中国医师奖,全国210万名医师中只有39人获此殊荣,张应天名列其中。熟悉张应天的人说,他得到该奖项是因他把医生这个职业实实在在做到了位。

    张应天用几十年如一日的行动,塑造了一位深受病人爱戴的好医生形象。他常说:“想做一个好医生,就要时刻把病人放在心上。”张应天有个习惯,除了上班查房,到了晚上,他肯定还会打电话询问值班医生:“病房里的情况怎么样?有没有收治急诊病人?重病人的病情稳定吗?”遇到有危急重病人时,他总会及时来到病房。

    一名姓严的女病人腹膜后长一个巨大肿瘤,跑了多家医院,医生们都因为肿瘤长的位置太凶险,不敢动手术。严女士几乎绝望,后来,找到从不拒绝病人的张应天,张教授果断收她住院,并成功摘除了她的巨大肿瘤。

    事后,有人忍不住问:“别人不敢收的病人,您都收了,难道您就不怕万一出什么事,毁了您的名声?”张教授严肃地说:“病人把生命都交给我了,我还考虑什么名声。”

    风范长存――

    “张老师淡泊名利,引领我们做人”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点名手术”一度风行,一些年轻人少有上台做复杂手术的机会。但在六医院,不到30岁的医生,一年仅胆囊手术就可以做到90多例。

    这与张应天反对“点名手术”有关。他常说,一家医院、一座城市不能只有一两把“刀”,只有每位医生都有良好的医术,才能更好地为患者解除病痛。为鼓励年轻人敢动手术,他乐于为年轻医生“打下手”。

    从不计较个人名利,是张应天留给同事另一宝贵财富。据统计,近30年来,武汉市六医院普外科开展了近百项新技术,取得了43项科研成果,张应天在背后做了大量工作,而成果中,他从不署自己名字。

    大医精诚,大公无私,一心为医,张应天教授风范永存。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