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湖北新闻 > 李宗林:传承“吴天祥精神”的最美信访干部
  • 李宗林:传承“吴天祥精神”的最美信访干部

    时间:2017-11-03 01:54:48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

    忠诚始终满格,奉献永远在线。10年接访逾万人,化解矛盾上千起。他以责任换信任,以真心赢民心。他用担当和坚守,融化坚冰,收获和谐。传承“吴天祥精神”,他让我们看到什么是人民公仆的本色,什么是赤子之心。他就是全国“最美信访干部”,武昌区委办副主任、区信访局局长李宗林。

    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的名字家喻户晓。这位从武汉市武昌区信访局走出的人民公仆忠于职守、为民排忧解难,给继任者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何让吴天祥的公仆精神薪火相传?这是李宗林常常思考的问题。“吴天祥是一面旗帜,有了标杆就有了动力。”2013年,李宗林担任武昌区委办副主任、区信访局局长,同时接过第4任“吴天祥小组”组长的接力棒。他感觉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最难啃的骨头都由他处理

    早在1997年,黄鹤小区居民因入住后办不了房屋两证开始不断上访。原来,这些居民都是拆迁还建户。1996年,开发商将房屋作为在建工程抵押给了3家银行,贷款本息累计超过1亿元。由于企业破产无力偿还银行贷款,抵押不能解除,667户入住居民无法办理房屋两证。居民们说,凡是开发商欠款的银行他们都找过,但讨不到说法,眼看自己的住房失去了所有权怎能不心急如焚?

    2009年4月,该小区100多名居民将某银行总部大门堵得严严实实。李宗林闻讯立即带人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后,当即向居民承诺:由他帮大家解决房屋两证问题。可居民们根本不相信,“我们要见行长,你一个副局长能顶啥用?”

    李宗林当即表态,“我是军人出身,一口唾沫一个钉,这事我管定了,一定会给大家一个交代。”“行,就冲你这句话,我们跟你走。不过丑话说在前头,你接了‘条’(武汉俚语,接手、承诺的意思)如果不帮我们解决,以后你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

    李宗林从此频繁跑银行,但多少次协商都没有进展。时间一长,他的电话半夜被居民们打爆,有时一个电话打三四十分钟,甚至个把小时。

    为给群众争取利益,他拍了桌子,得罪了不少人。经过艰苦的努力,最终,困扰居民十几年的问题得以化解。小区居民说,“他很清廉,我们想请他吃餐饭都被他拒绝了。”为表示感谢,小区居民将一面写有“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的锦旗送到信访局。

    在武昌区信访局,记者见到了虽然退休多年但仍然每天坚持来此接访的老局长、优秀共产党员吴天祥,他笑着说:“我们这里最难啃的骨头都留给李局长了,他真的不容易啊。”

    “群众有1%的理,我们就要尽100%的力”

    市民苗先生反映,他于1975年在武昌民主路一家副食品商店参加工作,1978年调入汉阳冶金机械厂,后来又换了几家企业。2001年2月底,他所在的企业改制,由于当初没有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该企业便没有将苗先生作为在职人员进行安置,也没有为其办理社保手续。苗先生咨询得知,因其原始档案遗失,无法进社保。

    后汉阳区人民法院、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事进行判决、调解,有关企业赔偿苗先生两万元。苗先生于2005年和2006年先后办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但此前的工龄无法续接。苗先生认为,由于原单位的失误导致自己的档案遗失,造成30年的工龄不能续接,影响了他不能享受本该享受的社保待遇,因此常年上访。

    李宗林与武汉市及汉阳区相关部门多次协调,由于原企业已经改制,主管部门认为法院已经调解,不愿出资为苗先生续接工龄。

    为了化解这一难题,李宗林到劳动部门查询到苗先生的工作记录,又多次与市区社保部门协调,2015年初,苗先生的工龄续接问题终于得以圆满解决。

    这些年,李宗林对来访问题坚持“三个不放过”:问题不查清不放过、疙瘩不解开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他常说:“只要群众有1%的理,我们就要尽100%的力。群众利益无小事,衡量信访工作的好坏就是要看我们为群众做了多少好事、办了多少实事、解决了多少难事。”

    “群众带着期盼来,不能让他们失望走”

    辖区某私营企业的职工王先生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身亡,家属与企业商谈工伤赔偿未果。王某的妻子带着年幼的孩子来到武昌区信访局上访。信访局几次与企业协商,都不欢而散。

    李宗林决定见一见公司负责人。当他来到这家公司时,该负责人正在打麻将,对来访者不予理睬。李宗林对随行同事说:“我们先在外面等一等。”同事劝他:“这种事让家属直接告到法院就完了,我们何必在这里热脸贴冷屁股?”李宗林说:“人家孤儿寡母找到我们,我们怎么能不帮人家一把呢?”在门外等候两个多小时后,这名负责人终于被来访者的诚心所打动。经李宗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双方终于达成协议:由企业先垫付10万元安葬费,其余事宜再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李宗林常说:“群众带着期盼来,不能让他们带着失望走。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

      “人民的疾苦忘不得,群众的心凉不得”

    2014年冬天的一个下午,寒风凛冽。武昌区政府门口突然聚集了数十名信访群众。

    安抚好来访者的情绪,李宗林得知:上访者是安陆市的村民,带队的是村里负责人。原来,村民岳某在武昌区一家KTV进行装饰施工时不幸触电身亡。由于该KTV未注册登记,一出事,老板、包工头全都躲起来了。

    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受害人家属苦苦寻找责任人无果。李宗林立即组织街道、派出所、司法所和律师联合接访,分析如何通过法律途径帮来访者维权。

    村里负责人悄悄将李宗林拉到一边:“他们农民,哪懂什么法律?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你们想办法给他们五六万块钱,我把他们劝回去,息事宁人算了。”李宗林严肃地说:“农民虽然不一定完全懂法,但法律会还他们一个公道。”

    李宗林耐心劝说亲属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并协调由接访律师为死者家属提供法律援助。后经律师多方查找被告、收集证据,最终家属获赔46.9万元。拿到赔偿款时,家属含泪说:“世上还是好人多,真的有好干部、好律师,以前错怪你们了。”

    李宗林是“吴天祥精神”的传承者,也是信访创新的践行者。他推行的“三见面两告知两回访”(接访后将有关情况与责任单位领导、责任人、上访人见面;将信访办理去向和办理结果告知上访人;办结后要对上访人及责任单位进行回访)等创新工作方法,获省及武汉市信访局推广。律师进社区、社区“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调解身边事和社区信访代理在武昌区全面推行。“人不伤心不落泪,家无难事不上访”——吴天祥这句话,李宗林一直牢记在心里。10多年来,他接待过上万名上访群众,处理过上千件信访案件。接访时,他曾被情绪激动的上访者扯破衣服,也曾三更半夜遭电话辱骂,对于这一切,他都默默忍受,无怨无悔。

    李宗林说:“人民的疾苦忘不得,群众的心凉不得。我们代表的是党和政府,连这点委屈都受不了,那就别干信访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李宗林用真心对待群众、用真诚打动群众、用真情感动群众,多次荣获湖北省、武汉市信访战线先进个人及“武汉市模范军队转业干部”等荣誉。今年4月,李宗林被国家信访局授予全国“最美信访干部”荣誉称号。记者 桂林 通讯员 张中俭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