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湖北新闻 > 古代中国“口琴”首次“视听化”进入公众视野
  • 古代中国“口琴”首次“视听化”进入公众视野

    时间:2017-08-11 19:56:19  来源:新华社  作者:

    新华社武汉8月10日电(记者喻珮)被誉为人类音乐“活化石”的口弦琴,极少出现在科普范畴,公众鲜有机会近距离赏析其独特的造型和悠远的音色。“世界口弦文化艺术展”10日在湖北省博物馆亮相,展出和梳理了全球200余套口弦琴及其文化脉络,这也是我国首次大规模、系统化陈列口弦文化。

    口弦琴,即中国古代的“口琴”,是一种最为原始的古乐器,在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系统中,具有抒情、通神、伴舞乃至话语的功能。《魏书·乐志》云:“女娲之簧,随感而作,其用稍广”,印证了口弦琴起源之久远。

    本次展览由湖北省博物馆和中国民族博物馆精心打造,并运用现场演奏和声光电手段,让这一展览变得视听兼备。中国民族博物馆目前收藏了来自近百个国家的1058套、1500余件口弦琴,藏品总数仅次于俄罗斯雅库特口弦博物馆,位居世界第二位。

    本次展出的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套口弦琴。记者看到,征集于陕西长安未央宫遗址的一件口弦琴,形制约半个手掌心大小,琴体、琴弦间无焊接痕迹,是世界上迄今唯一一件金属打造一体簧结构金属口簧。

    湖北省博物馆音乐考古研究学者张翔告诉记者,口弦琴在我国发源于北方游牧民族和西南少数民族,口弦琴的材质经历了从竹片、骨头,到金属的演变,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而因竹片历史久远而难以保存,迄今暂无竹子口弦的考古发现。

    “小乐器,蕴藏大文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范子烨说,作为一种世界性“乐器”,口弦琴映射出各民族的社会生活面貌,是世界文明互鉴的一面镜子。(完)

    (责任编辑:连迅)

    • 武汉-曼彻斯特联办青少年传统文化艺术展 中英两国小朋友比赛拼装“黄鹤楼”
    • 夕阳无限好 潜江"老来乐"艺术队广场免费伴奏20年
    • 身体残疾难掩艺术才华 全国百名残疾人书画家作品惊艳武汉
    • 武汉市邮政艺术团歌舞表演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