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河南新闻 > 家庭农场成为南阳卧龙区富农“新引擎”
  • 家庭农场成为南阳卧龙区富农“新引擎”

    时间:2021-10-15 16:19:03  来源:大河网  作者:

    大河网讯 10月7日,在南阳市卧龙区英庄镇南屯村的种植基地,一眼望去,满眼绿油油的豌豆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工人们的身影穿梭其中,手法娴熟地将豌豆苗摘取并装进篮中,待装满后逐一称重,动作一气呵成。

    这是刘怀义自家400亩种植基地中的一块,他成立的粮源家庭农场,主要生产豌豆苗、儿菜、红菜苔等一线城市市场喜爱的特色精品蔬菜。他始终坚持绿色有机的生产理念,采用公司+农户的生产销售模式,经过加工包装,销往北京、温州、深圳等沿海发达城市。

    据刘怀义介绍,除自家400亩种植基地外,通过与农户合作,各类蔬菜回收量在1500亩左右。现在农场每天有近800件包装后的蔬菜输送到全国各个大型批发市场,每年该农场生产各类蔬菜品种多达10万件,总营业额700多万元。

    “你看,摘这个豌豆苗也是有技巧的,我们摘豌豆苗的 ‘一叶一芯’,这是它最嫩最鲜的部位,每斤最贵时候卖到四五块,南方和发达沿海城市吃的人比较多,涮火锅、焯水凉拌、包饺子特别好吃。”刘怀义介绍。

    今年4月份,在当地政府的牵头下,该家庭农场与北京一家农业科技公司签订了三方框架协议,目标建立2万亩的高效农业带,采用粮蔬轮作方式,为北京当地提供稳定的蔬菜供给,同时也为该镇其他各类农产品进入北京市场提供了便利。此外,在当地镇政府支持下,今年7个村委近1000亩地也纷纷加入到刘怀义的家庭农场的种植生产中来。

    “我在这摘豌豆苗已经第三个年头了,需求旺季的时候一天都能拿到快两百块,这在以前农村想都不敢想的。”家住英庄镇街上六十多岁的冯广印说。

      在蔬菜种植科技含量飞跃、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当下,刘怀义依然坚持多用人工,人机结合。在春季蔬菜旺季时,一天有将近200人在他的家庭农场务工,有效带动了周边村的剩余劳动力。

    英庄镇镇长秦芳芳说:“家庭农场作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一种,带动群众致富动力强,范围广。镇政府和村两委积极参与引导,推动家庭农场标准化、规模化建设,同时积极向上级争取政策、扶贫资金扶持家庭农场发展。今后我们将依托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这个新引擎,集中连片发展蔬菜、羊肚菌、大葱等特色农业,培育一批自有农业品牌,推动英庄镇特色农业更好更快发展。”( 曹飞)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