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河南新闻 > “十一”小长假前,河南多个景区宣布门票、服务降价 声音:高票价已成“过去时”,景区应摆脱“门票依赖症”
  • “十一”小长假前,河南多个景区宣布门票、服务降价 声音:高票价已成“过去时”,景区应摆脱“门票依赖症”

    时间:2019-09-28 18:49:58  来源:大河网  作者: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陈骏 张超

    【核心提示】包括云台山、老君山、重渡沟、白云山、中原大佛等在内的知名景点,在今年“十一”小长假即将到来之际,来自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简称省发展改革委)的消息显示,截至9月26日,2019年全省共有29个景区的33个门票或配套服务项目实行降价或免费,含5A级景区6个,4A级景区19个,其中22个景区降低门票价格或实行免费。在这一背景下,“高票价已成过去时”已成为旅游界业界共识,在此基础上,如何摆脱“门票依赖症”,转变经营模式,也成为了不少旅游业从业者开始认真思考的一个课题。

    今年“十一”黄金周,又有多家省内景区门票降价

    告诉您一个好消息,随着“十一”小长假的临近,咱河南的景区门票、配套服务再次降价。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日前从省发展和改革委了解到,截至9月26日,在今年“十一”前,河南又有多家景区对外宣布门票及配套服务降价。其中包括含5A级景区6个,4A级景区19个。

    国有景区让利于民,在门票、配套服务方面实施降价在河南已并非首次。两年来,我省共有100个景区的107个门票或配套服务项目实行降价或免费,其中9个景区在2018年降价基础上,2019年进一步降低门票或配套服务价格。全省13个5A级景区中,12个出台降价措施,覆盖面达到5A级景区总数的92%

    发改部门:加强督导、宣传,确保门票“真降价”

    省发展改革委要求各地对辖区内景区降价工作进行督导核实,及时协调解决降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省发展改革委将组织开展定期专项督导,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并对各地降价进展情况予以通报。

    与此同时,为确保降价取得实效,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也对记者表示,省发改委要求景区在降价中不得只降低淡季价格、不降低旺季价格,或通过降低联票、通票价格替代具体景区门票及游览服务项目降价,或以降低特定售票渠道、特定群体、特定时段价格或实行价格优惠替代普惠降价等。不得一边降低门票价格,一边提高缆车、观光车等景区其他游览服务的价格,搞“明降暗升”。要确保降价降的真实、到位,让群众得到实惠。”

    上述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希望通过媒体的大力宣传,让景区门票降价工作深入人心,“只有大家都知道了这个政策、了解到了这项工作,才能更好地让景区降价工作落实到位。”他说。

    业界共识:高价门票已成为“过去时”

    “作为景区来说,转型,转变自己的发展模式,让自己摆脱‘票价依赖症’是一种理智之选。”对于近两年来国家高频次出台政策要求景区门票下调,旅游业内某资深人士这样对记者说。

    对国家出台的降低国有景区门票价格政策,很多景区运营者表示认同,并积极采取措施配合降价,才取得今天的降价成果。但也同时表示,“转型二字,说着容易做着难”,事实上,很多景区都知道变革是大趋势,是必然,但却不知道怎么转型、怎么去突破。不少景区的工作人员还有“不收门票还咋挣钱?”的焦虑与困惑。

    旅游业界普遍认为,旅游景区摆脱“门票依赖”,需要因地制宜,围绕当地本土化特色进行产品及服务的深耕,把旅游产业链做长,把旅游产业做大。通过提升游客服务,整合以旅游目的地为核心,囊括周边景点、酒店、特色乡村、美食、旅游演艺等在内的资源,实现旅游目的地资源整合式发展,为游客提供整合式创新旅游服务,进而拉动消费。

    对于转型路径,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招生就业中心主任、河南旅游研究院院长王少华说,对于门票降价,各景区应着眼大局、着眼未来,“这是加快景区从旅游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的必由之路。”而对于这一路径的实现,王少华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除应当给与景区适当补贴外,积极探索文旅融合的路径,助推自然资源型景区与人文类景区的深度融合、携手共赢共同吸引旅游者。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